湖南日报记者 杨柳青 通讯员 吴义国 邹艳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蔡和森同志120周年诞辰。他留下了怎样的红色记忆?流传了什么样的家风?
近日,记者分别采访了蔡和森后人蔡转、蔡恒、刘燕和李勇。他们告诉记者,看了《开国将军钟伟的家风》的报道,为先辈们的优良作风和传统深感荣耀,蔡和森同志留下的家风和钟伟将军留下的家风有许多相似之处。把每一件事做到令人满意,是蔡和森同志用生命铸成的座右铭,也溶进了他们后代的血脉中。
“努力做一个对党对国家
有贡献的人”
“喜欢独立思考,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是我们家的一个传统。” 蔡和森的女儿、已87岁高龄的蔡转,向记者谈起父亲留给后代的精神财富时,仍十分激动。
1938年,刚满10岁的蔡转被党组织护送到莫斯科学习。“当时很多领导人的孩子都在那里,但大家从来不提自己的父亲,因为都知道,我们来学习是为了继承革命事业,是要努力做一个对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蔡转回忆。
“外公对后人们影响很深,大家都秉承家风,对自己严格要求。”蔡转的女儿刘燕在母亲身边接话说,母亲当年在周边都是俄语的环境下,坚持每天用中文写日记,就是为了回国后干好事业。
因为勤学善思,蔡转在莫斯科各项功课出类拔萃,后来免试进入莫斯科斯大林第二国立医学院医疗系学习。1953年初,蔡转毕业后回国,分配在北京医院神经科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白衣使者。
蔡和森的儿子蔡博也是治学严谨的“蔡家人”代表,是新中国第一代冶金专家。“我的父亲就是善于思考,敢于创新,所以在冶金领域出了很多成果”。蔡博的女儿蔡恒对记者聊起父亲时,满是钦佩。
“父亲在鞍钢工作时,可以用废寝忘食形容。”蔡恒回忆,父亲经常在家画图纸、看书到深夜。他和广大技术人员、工人一起,对炼铁厂进行了技术改造,并引进苏联技术,解决了硅制钢生铁冶炼、低锰制钢生铁冶炼等一系列比较重大的技术问题。“也就是从那时起,炼铁高炉操作从技艺转入‘半科学’,鞍钢炼铁厂的生铁产量也大大增加。”蔡恒回忆。
“凡事靠自己努力,决不依赖他人”
“父亲蔡和森有个特点,就是凡事靠自己努力,决不依赖他人。”蔡转说,他们兄弟姐妹从小就从长辈口中听父亲的故事,没有人因为是蔡和森的小孩受到特别关照,大家都靠认真工作安身立命。
蔡转的大姐蔡妮1953年从苏联学成回国,最先接待她的是姑妈蔡畅和姑父李富春。蔡转回忆,当大姐分配到北京儿童医院上班时,蔡畅只叮嘱她要好好为人民服务,其他的与别人没任何区别。“文革”结束后,蔡妮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成为俄语教授,主讲俄罗斯概况与历史,成为最受师生欢迎的教授。
蔡和森最小的孩子蔡霖,自幼与父母分离,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后才恢复“本来面目”。“蔡霖先在北京第一棉纺织厂、第三棉纺织厂工作,后调至北京化纤工学院,直到1990年离休。在他的身上看不到一点骄贵,只有不知疲倦的无私奉献。”蔡转回忆。
李特特是蔡和森与向警予最疼爱的外甥女,她从小受舅舅、舅母的思想影响最深。李特特的儿子李勇向记者回忆,母亲一直心系贫困山区人民,退休后并未选择休息养老,而是全身心投入义务扶贫工作,先后到陕西、甘肃、江西、云南等十几个省区的老少边穷地区做调查,完成父辈未竟的事业。
“当时她年岁已高,许多人对她的行为不理解,说她给自己找罪受。”李勇说,李特特从未把这些话放在心上,而是对子女说,很多贫困地区的人衣穿不暖,饭吃不饱,她只要想到就坐不住,怎么还可能天天坐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呢。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吴义国 邹艳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