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村规民俗不能对抗法律 “入赘男”享有子女姓氏取名权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何淼玲 罗海波 编辑:杨洁 2015-04-20 08:48:48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记者 何淼玲 通讯员 罗海波

  【判决结果】

  夫妻双方在子女的姓氏取名上具有同等权力,入赘家庭所生子女同样既可随母姓,也可随父姓。4月15日,一对80后夫妻因争夺孩子姓氏取名权发生争执,闹起离婚,永州市零陵区人民法院依法驳回原告文某要求离婚的诉请。

  【案情回放】

  文某与李某均系零陵区人,两人经网络相恋于2008年登记结婚。当时约定,因文某家中无男性兄弟,婚后李某要入赘到女方家中生活。婚后6年里,夫妻生育一男孩,男孩出生后两人在随父姓还是随母姓问题上发生争执,李某私下将儿子登记为李姓。夫妻矛盾由此升级。协商无果后,文某要求离婚。

  【法官说法】

  审理此案的法官卿淑君说,《婚姻法》第22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也就是说,孩子的姓氏由父母协商决定,入赘家庭同样适用。从村规民俗来看,按照永州习俗,男方入赘女方家,孩子一般都随母姓。父母为子女起名时,应首先遵从当地社会的风俗习惯,再通过平等协商共同确定,即遵风俗、循法律。如果父母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法律规定与村规民俗产生冲突时,村规民俗不能对抗法律。本案中,李某私自将孩子名字登记为李姓,虽与当地风俗相违背,但合乎法律规定,因此法院予以支持。

  此外,因子女姓氏问题引发的夫妻间矛盾,不属于法定的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不能被认定为符合离婚要件,法院遂依法驳回文某的诉讼请求。

  【温馨提示】

  随着独生子女结合增多、婚姻观念多元化,不少家庭面临“孩子跟谁姓”的困扰。如果夫妻以及双方家长在意孩子姓氏起名,最好婚前明确约定,以免产生矛盾。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何淼玲 罗海波

编辑:杨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