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4月22日讯(通讯员 蔡立平 记者 杨军)4月21日,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镇居民周小毛开着一台高速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插秧机开过之处,留下一行行整齐的秧苗。这几丘早稻田去年还是棉田,今年改种双季稻。“粮食价格好,国家优惠政策也多,棉改粮划得来。”周小毛对记者说。
据了解,今年益阳市调减棉花种植面积30万亩,本着“宜粮则粮”的原则,以种水稻为主,兼及玉米、蔬菜、黄豆等其他农作物。
益阳市是我省棉花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一度达到69万亩,有棉农100多万人。受市场需求影响,近年来,该市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去年只种了50万亩左右棉花。从去年开始,国家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棉价持续下跌。益阳市许多棉农因种植效益低,纷纷将棉田改种水稻和其他农作物。今年,南县华阁镇有6户种棉花60亩以上大户将棉田全部改种水稻、玉米等作物。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杨军 蔡立平
编辑: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