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构建特色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田芳 编辑:康晓乔 2015-04-26 09:19:49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晚报记者 田芳 通讯员 张涛 

  昨晚7时30分,源点影视文化传播公司一群80后年轻人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邮差》在长沙实验剧场举行首场公益演出。“平时看个电影都要花几十元,今天免费欣赏到这么精彩的话剧,真好!”家住河西的张琳女士说。

  源点文化公司是今年长沙市以民办公助的形式引进的首个民营艺术表演团体,长沙市文广新局以该公司艺术骨干力量组建了长沙话剧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湘涛为话剧团授牌。这是长沙市为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加快构建具有长沙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出的有益探索。

  长沙市作为文化部确定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按照国家和省总体部署,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完善体系、提高效能、促进公平为重点,在推动市、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的基础上,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向标准化、均等化转变,向建设、管理、服务并重转变,向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标准化建设乡镇文化阵地

  如果说长沙剧场为城里的市民带来了文化享受,那么近两年长沙对于乡镇文化设施的大投入建设则为农民朋友建立了文化阵地。长沙县榔梨街道金托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拥有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广场和一个小型舞台等。建成以来,该中心已承办3次村级大型文化活动,几乎每晚都有上百村民来此娱乐健身。

  去年5月,《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正式出台,对每年建设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数量提出了硬性要求,并将其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和绩效考核。随后,长沙市又制定《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对乡镇和村两级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面积、功能布局、公共服务、队伍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每个乡镇文化站单独设置站舍面积500平方米以上,室外活动场地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演出、阅览、培训、展览、体育健身五类设备齐全。每个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室内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面积不低于800平方米,统筹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长沙市每建设或提质1个乡镇文化站、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市财政都有一定金额的专项补助,区县财政则按照1∶2的比例给予配套资金。截至目前,长沙市127个乡镇共建有标准化乡镇文化站86个,1242个行政村建成标准化的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90个。

  总分馆体系提升服务效能

  有了文化阵地,如何让其发挥最大的效能?长沙通过实施总分馆体系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几个月前,这里有了图书馆,我过条马路就能看书。”闲暇时,望城区莲湖社区居民邓超常到图书馆享受阅读时光。2012年,长沙市图书馆启动“总分馆”服务模式。目前,全市已建成分馆76个、市区两级流动图书车服务点75个、地铁(街区)自助图书馆3个、馆外自助阅览室1个、自助读报机/电子读书机15台。让老百姓真正实现出家门就能进图书馆的愿望。

  今年,长沙市又启动文化馆“中心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以长沙市群众艺术馆为中心馆,以9个区县(市)文化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社区(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为基层服务点,以“联盟馆”方式广泛吸纳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老年大学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加入,构建“1+9+N”的文化馆运行新模式,打造“平台共享、资源互补、区域协同、供需对接”的文化馆“中心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到2015年底,全市将建成中心馆1个、总馆9个、分馆30个、基层服务点50个、联盟馆5个,文化馆“中心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广纳文艺人才增强文化活力

  今年29岁的罗芳是长沙市宁乡县历经铺乡紫云村文化管理员。除了白天的工作,每天傍晚6点多,罗芳总是提前调试好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音响等设备,为晚上来中心跳广场舞、开展文化活动的村民做好服务。“虽然辛苦,但能给身边的村民带来快乐,我很知足。”罗芳说。

  有了高品质的阵地,有了优质的运行体系,还需人才引领。长沙市积极创新基层文化人才配备和引进方法,开辟文化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推行文化专干雇员制,近两年面向全国招考文化专干60余名。目前,长沙市每个乡镇文化站配备文化专干2人以上,每个村配备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同时,近3年来共培训文化站长和文化专干3000多人次,造就了一支爱文化、懂文化、会管理、能组织的基层文化专干队伍。长沙市还将文化志愿者纳入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市有1个文化志愿服务支队、15支文化志愿服务分队、20个文化志愿者服务示范点,文化志愿者注册会员达3万余人。

  社会力量参与创新文化运行机制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参与。”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杨长江说。近年来,长沙市通过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采取“群众看戏,政府买单”方式,每年组织湘剧、花鼓戏等国有院团开展“好戏天天演·送戏下乡”活动1200余场。通过票价补贴、剧场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源点文化公司、靠谱儿戏剧工作坊、果实戏剧社等民营艺术团体为老百姓提供公益性演出40余场。每年举办“公益电影放映月”、“阳光娱乐文化节”活动,向市民发放影院、歌厅、酒吧等经营性文化场所免费券10万余张。“从今年起,长沙市安排400万元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初步形成。”杨长江说。

  同时,长沙市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或捐助的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了解决村里没有大型文化活动场地的问题,长沙县春华镇官塘村村民于建佳带头捐资10余万元,带动村民纷纷捐钱、捐物或义务劳动,市、县两级政府则分别给予资金支持,最终促成了官塘村文化广场的落成。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田芳

编辑:康晓乔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