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株洲站5月3日讯(株洲晚报记者 廖喜张)4月29日上午,市政协组织召开“双月协商”会议,关注“株洲市散居五保户生活状况”。据悉,此前市政协曾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市民政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此进行了深入调研,认为株洲市农村散居五保对象基本生活仍然存在供养标准偏低、居住条件较差、住院陪护缺失等比较突出的问题。
会议由市政协主席黄曙光主持,市委常委、副市长杨玉芳出席。
当前,全国散居五保户年供养标准3847元,长沙市为3500元,湘潭市为3800元,均高于株洲市的3000元。
【散居五保户关键词】
低
供养标准偏低 株洲市散居五保户月供平均标准250元/人(城市四区420元/人,南五县多为220元/人),每天仅有8.33元维持他们柴米油盐菜等日常生活的全部开销。随着物价指数上涨,现行供养标准越来越难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有的散居五保对象因支付不起电费,夜间只得点蜡烛、油灯照明;一些散居五保户平时好几天难得吃上一次肉,一年到头难得吃上两次水果;很多散居五保户穿的衣服、盖的被子全靠救济。
差
居住条件较差 大部分散居五保户居住的是老房子,其中土木结构的居多,由于年久失修,存在着安全隐患多、房屋寿命短、抵御自然灾害差等问题。市民政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株洲市散居五保户危房总数为4208户,占34.1%;寄居在旁系亲属家,属于无房户的散居五保户205人。
缺
住院陪护缺失 散居五保户住院期间的生活费及护理费历来由个人承担,每月220元-420元的供养金,除去日常开支,根本没有剩余资金请陪护人员。调研发现,旁系亲属在没有陪护费用的情况下很难坚持长期陪护。尤其是重度残疾患病的散居五保户,由于住院陪护难,他们只能选择“小病忍,大病拖”。对于不得已而住院的散居五保户而言,大多面临着助餐、助浴、助洁、助急等各类护理服务完全空缺的问题。
拟采取的改善措施
以每月300元为供养底线
社会福利、特邀(法律)界别委员刘永忠建议,要加大投入改善敬老院软硬环境,因地制宜建设五保之家,提高集中供养率。科协界别委员刘宏则提议,通过政府购买行为,让部分自理和不能自理的五保对象,在住院治疗期间享受到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当前农村普通居民每月最基本的生活费用,包括米80元、油盐30元、水电煤120元、菜60元,再加上日常其他开支每月最少不能低于300元。”市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周伦祥表示。“建议当前全市农村散居五保户最低供养标准不得低于300元/月。”
对于委员们的建议,市财政局副局长邓小荣介绍,市财政拟以每月300元为供养底线,争取加大投入,切实落实集中供养的相关配套资金,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行业。
声音
进一步改善五保户生活,是民生实事,必须要高度重视。要把握好“三个提高两个加强”,即适时提高供养标准,提高集中供养率,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并加强政策研究,加强资源整合。
————市政协主席黄曙光
散居五保户的问题抓到了关键,抓住了要害。要根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一项一项进行梳理,争取有根本性的改善。
————市委常委、副市长杨玉芳
来源:株洲晚报
作者:廖喜张
编辑:王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