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记者 姚倩 摄
长沙晚报记者 姚倩
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地区调度班是长沙电网的中枢机构,担负着长沙地区电网安全、可靠、优质、经济运行的重任,这也是今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雷鸣工作的地方。正是雷鸣与他的同事们在幕后指挥、协调着电网的运行管理,给市民的生活提供了电力保障。前夜昨晨,记者跟随雷鸣来到长沙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体验他的工作。
岗位一刻也不能离人,节假日照常上班
“调度班一刻也不能离人,所以我们是三班倒的,节假日照常上班。”前晚9时,换上工装的雷鸣开始了工作,这一班,他的工作时间是晚上9时到第二天上午9时。
他首先询问了上一班的同事电网的运行情况,这也是他们每天交接班时必须的工作,了解上一班时电网运行情况、工作进度,对重点注意的地区做到心中有数。随后,他通过工作台前的4块显示屏,开始对长沙地区所有变电站进行例行巡视。此时,他面对的显示屏上显示的并不是记者所想象的变电站的实物监控画面,而是各个变电站的线路、参数等。面对这些数字和电路图,记者一头雾水。雷鸣告诉记者,这都是非常专业的东西,所以他们调度班大部分人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并且经过层层考试选拔才能进行操作。“如果把整个电网看成一个人,每个变电站相当于人的手,而调控中心就是大脑,大脑的指挥一出错,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雷鸣说。
目前,长沙地区有110千伏的变电站110座,而当雷鸣把这一百多座变电站全部巡视一遍后,已过了当晚11时。
操作指令多,不能出现一丝差错
零点一过,雷鸣就要开始做每日的长沙电网日报,对前一天的电网情况进行总结,形成报表。
以前,调度员每天晚上都要收集各单位填写的报表,再一一汇总,要耗费很多时间。2009年,雷鸣经过研究,开发了《长沙电网报表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将各类报表整合到一起,各单位填写后系统自动生成标准格式的报表,为各类报表制作节省了不少时间。此外,雷鸣还利用业余时间开发了《调度管理优化程序》,编制了《长沙电网调度指令票规范》等,在全省首编了《地区电网调控运行专业题库》,使调度员培训进入了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他主持完成了全省“调控一体化”试点项目,组织开展环网柜二次核相及合环课研究,实施后每年减少用户停电上千次,缩短停电时间400小时,创造经济效益超200万元,雷鸣也被誉为电力系统的“创新达人”。
作为调度班班长,雷鸣还要审核调度指令票,这是给每个变电站的操作指示,必须提前两天做出来,协调各个变电站的操作。每一步操作,都关系着一个区域的电力运行,不能出一丝差错。审完这些指令票,一般就到了凌晨三四时。“电力高峰的时候,操作指令多,经常是从头一天晚上工作到第二天中午才能审核完。”雷鸣说。
昼夜坚守岗位,
连续工作超12小时
此次,已工作了一整夜的雷鸣略显疲惫,本应该9时下班的他,与前来交班的同事交流了这一天的电网情况,又守在班里继续操作,到上午10时多才准备下班回家。此时,他已经在调控中心工作了超过12小时。“昨晚没有大的异常情况,还算比较轻松的。”雷鸣告诉记者,夏日用电高峰即将到来,那将是他们最忙的时候。2013年夏天连续54天高温天气,雷鸣昼夜坚守岗位,科学安排,沉稳调度,每天都工作15个小时以上。
这个35岁的年轻人,带领地区调度班在长沙电网负荷连年频破历史最高纪录的压力下,科学合理调度,电网安全运行超过7000天。他本人实现了调度值班超过20000小时零差错、零投诉的纪录。
人物名片
雷鸣
国网长沙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地区调度班班长,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姚倩
编辑:康晓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