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斯人已逝慈德可掬 余彭年在家乡的五个善行故事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孙敏坚 唐婷 沙兆华 段云行 编辑:杨洁 2015-05-04 09:01:29
时刻新闻
—分享—

  5月3日晚,长沙市五一广场,市民准备乘坐立珊专线公交车。该专线现在依然是长沙的一条热门公交线路。 湖南日报记者 唐俊 摄

  2009年10月20日,白内障患者在接受复明手术。当天,余彭年先生捐资为我省贫困地区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的“彭年光明行动”在娄底市启动,活动为期20天,进行2000例手术。(资料图片) 郭国权 摄

  2009年12月23日,彭年实业董事长余彭年获CCTV经济年度人物社会公益奖。(资料照片) 通讯员 摄

  长沙火车站广场,余彭年在上世纪80年代捐资建设的大型彩灯喷泉。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 摄

  假期的后两天里,记者的朋友圈有点伤感。

  朋友圈持续被“余彭年辞世”的消息刷屏,各式各样的转发评论中,弥漫着家乡人对这位老人的深切怀念。

  5月3日,本报数路记者分头行动,走访那些与余彭年(曾用名彭立珊)先生有过“亲密接触”的人们,追忆余先生生前感人的点滴细节:那位把慈善的种子种到湖南的余彭年,那位印有他名字公交线路的余彭年,那位既熟悉、又陌生的余彭年。许多人说,他用光明点亮我们的人生路,我们永远感谢他的善行,我们要将慈善的光明传递,点亮更多人的希望。

  为了父亲的嘱托

  “我与余彭年先生有过一面之缘,至今历历在目。”5月3日上午,省民政厅退休干部贺开桂对记者说。

  那是1990年8月,我省洞庭湖区秋汛,环洞庭湖9个县市区受灾,正当民政干部忙着调运救灾物资发往灾区时,省政府打来电话说,一位叫余彭年的香港富商要捐赠赈灾款50万元,并在长沙当地买1万件棉大衣赈济灾民。

  “50万元,现在看来金额不大,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那可是相当于一笔‘巨款’呐。”贺开桂有些惊讶,捐钱的是位什么人物?

  来电话的人说,余彭年亲自来了长沙,就住在湘江宾馆,贺开桂负责与他接洽捐赠事宜。

  身材中等、满脸福相,是余先生给贺开桂的第一印象。“虽然是香港来的大老板,但他没有一点架子,很谦和地让我选一家产品质量好、信誉好的服装厂定制棉大衣。”贺开桂按照要求,找了许多家厂,最后初步选定了浏阳县山田乡的一家被服厂,该厂一件棉大衣要价50元,但如果每件大衣加上毛领,就要多出5元钱。

  贺开桂将情况反馈给余彭年,余彭年犹豫了一下后说:“我的每一分钱都是辛苦赚来的,不能乱花,但是花在家乡父老身上,我愿意。”

  贺开桂不禁多嘴问道:“既然都是辛苦钱,您为什么捐这么多?”

  余先生告诉他,自己年幼时家乡发生水灾,一家八口人及房屋财产曾全部被洪水冲走,水灾过后,在家乡人的鼎力资助下,父母与他兄弟六人才得以团聚,并重建家园。因此,父亲病逝前,千叮万嘱几个儿女,日后若有出息,一定不要忘记父老乡亲的恩德,为家乡做几件好事。

  就为了父亲这个朴素的嘱托,余先生做了一辈子慈善。他在我省先后启动救灾、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社会慈善福利项目20余个,是个人捐资湖南社会慈善的第一人。

  乡情永存汩汩流

  “要在有生之年,挣够100亿,捐够100亿。”2013年,年届九旬的余彭年向乡亲们立下誓言。然而,一个噩耗,让涟源市杨市镇官庄村的乡亲们瞬间心碎。

  5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这座小山村。乡亲们正忙着准备丧事,因为老人的遗愿是“落叶归根,与妻合葬。”他的姨外孙肖振白接待了我们,向我们讲述这位老人与小山村的传奇故事。

  1923年,余彭年出生在官庄村的静养堂。成年后,他先后在蓝田父母处帮工,后又单独到湘潭开铺,解放后到上海,再辗转赴港经商,他的夫人和两个儿子继续留在官庄村。

  1982年,余彭年阔别25年后首次回到了家乡探亲。“发达”了的余彭年听说县城缺乏医疗设备,当即捐赠200多万元资助购买救护车和其他设备。并在涟源捐赠22辆车的立珊车队,开通涟源城区至荷塘、桥头河等地的公交专线。

  看望久别的妻儿,没有给他们大把的钞票,而是应乡邻们要求,办一所学校。1989年,占地近50亩、总投资460万元的涟源市立珊中学建成,成为当地的名校。捐建立珊中学后,余彭年多次到学校了解情况。1999年学校科教楼建设时,他亲自参加奠基;2001年,余彭年给学生做讲座,鼓励学生要常怀感恩之心,常怀报国之情;2005年,又为学校捐赠40台电脑建立了电脑室。

  对村里的困难户、贫困户,余彭年更是关怀备至。春节、端午、中秋,困难户每户每节500元,几十年来从未间断,现已提高到800元一个节。每一笔慰问款,都要经办人将签字本复印传真。余彭年说:“我要一分钱做一分钱用,不能浪费。”

  “余彭年的意义,不仅在于他的捐款,更在于他带出了一种慈善风气,对娄底的企业家进行了慈善启蒙,目前,涟源市受到企业家捐赠的学校达140多家,这都是余先生精神倡导所致。”肖振白告诉记者,余先生的墓地在立珊中学东边的小山上,造价仅5万元。夫人肖芝元已先期安葬在此,几天之后,余彭年将与之合葬,归隐家乡。他留下的人间温情,将继续汩汩流淌。

  重见光明,向谁报喜

  “前天刚做完蒋群兰的白内障免费手术,正准备和余老报喜,就听说他去世的消息,心情很悲痛。”5月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娄底爱尔眼科医院院长廖华语气低沉。

  廖华说的蒋群兰,是怀化太平乡福田村人,患白内障已有多年。因为家境贫寒迟迟没有手术,直到有一天她听人说起“恢复光明不要钱,赶快去找余彭年”的宣传口号。

  “蒋群兰的手术是余老亲自安排的,那是我接到余老的最后一个电话,就在他去世前三天。”廖华说,他马上与蒋群兰联系,第二天就把蒋群兰接到了娄底爱尔眼科医院进行免费手术。

  如今手术成功了,廖华和蒋群兰却不知道该向谁报喜。“余老做好事从不求回报,他不仅给我们医院捐了6台面包车,方便我们去接患者,每年还会安排人来娄底看望这些患者。他总是问我,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些贫困患者脱贫致富,是不是给他们买几头牛、几头羊去经营,能让他们生活得更好?”

  说着说着,廖华开始哽咽。“余老于我不仅是朋友,更是一位品格高尚,值得尊敬的长者。”廖华说,自己在与余老的交往中,也深受其乐于助人、乐善好施的精神感染。

  “我们会尽最大能力帮助病人。”廖华说,受余老影响,去年医院免费医治了1000名眼科病患,今年还会继续。除此之外,医院还在去年资助了2个贫困孩子,帮助其完成中学学业。

  获得“彭年光明行动”帮助的人,有感于余老的善行,也自发地传递正能量。廖华介绍,有位70岁的张大爷,手术成功后自发地当起“彭年光明行动”的宣传员,积极帮助其他病患了解手术情况,送他们来医院接受治疗,并自愿留下照顾他们。张大爷说,因为有了余老的帮助,他才能重新看到这个世界,他要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帮助更多的病患重见光明,让光明永远留在人间。

  每次回乡都要坐坐立珊专线

  在长沙,余彭年的名字和立珊车队紧紧联系在一起,几十年来,伴随着立珊专线公交车走遍街巷,深入人心。5月3日,记者来到湖南巴士公司立珊车队,听几名老员工讲述他们眼中的余彭年先生。

  1988年11月1日,是立珊车队正式成立的日子。当年41岁的任定一,成为了车队的首任队长。

  “第一代立珊专线车是衡阳客车厂生产的‘衡山牌’大客车,市场价7.4万元一台。”任定一说,当年,慈善事业不像今天这样普遍,一个老板一下子掏出100多万元买20台公交车捐赠出来,确实是一件轰动全城的大事。

  上世纪80年代的立珊专线,往返于火车站和湖南大学东方红广场,是长沙河东河西的一条主要线路,成为当年长沙城最繁忙的公交线路之一。大学生们下了火车,都是坐着立珊线回校;到市中心购物、娱乐,也大多乘该车出行。

  “余先生做慈善,不是把钱一捐就不管了,而是对慈善项目的后续进展非常在意。”任定一说,余彭年在捐赠之初,就和长沙市政府“约法两章”:一是希望立珊专线能够一直存在下去,二是要求车队必须做到3个一流:一流的车、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益。

  那几年,余彭年每年要回几次家乡。到了长沙,他就自己一个人坐上立珊专线的公交车,带个白手套这里摸摸、那里擦擦,和乘客扯扯谈、聊聊天,看看卫生搞得干不干净、听听乘客对服务满不满意。如果做得好,余先生会很高兴,叫上车队负责人一起吃饭;如果做得不到位,他也会毫不留情地批评一通。

  对慈善,余彭年出手大方;对工作,余彭年要求严格;对员工,余彭年充满友善;而对自己则无欲无求,生活俭朴。

  1992年,余彭年70岁,任定一等人到深圳为他祝寿。看到家乡来的客人,余彭年很是高兴,当天中午在深圳芙蓉宾馆设宴招待客人。一桌子人,余彭年点了8个菜,然后问:“够不够了?”大家都说够了。余先生说,那就先吃,不够再点,莫浪费了。吃完了,还剩两个馒头和一些剩菜,余先生招呼服务员打包,笑着对客人说:“晚上我叫儿子陪你们吃饭。我老了,晚餐有这两个馒头就够了。”

  而就在此次深圳之行,任定一提出,想对车队中的优秀员工给予奖励,希望余先生支持。余彭年二话没说,当即要求立珊基金会拨出几万元专款,组织10名优秀司乘人员到珠海、深圳、香港旅游;1993年,又出钱请优秀员工去新马泰旅游。

  立珊车队的车辆到今天,已经经历了5次更新换代。但是立珊车队的这些老员工,始终记得这个善良、慷慨、较真的老人。

  “立珊”承载着青春记忆

  5月3日下午,在中南大学学生公寓的立珊专线终点站前,一波又一波的同学排着队,等着和还未发车的立珊专线合影留念。他们从新闻、微博上得知,这条公交线路的捐赠者余彭年昨天离世。“没有见过余彭年,却对他无比熟悉。”学生们说,余彭年的名字总与慈善挂钩,慈善事业就是他的灵魂。

  已经工作的湖南师范大学教师谢珣对立珊专线的感情更为深刻:“我在湖南师大读书7年,每天都是早上7点半在家门口坐立珊专线到学校,真是坐出了感情。”这条线跨越湘江,连接长沙东西城区,从火车站始发,终点至河西大学城。许多青春少年搭着这趟车开始了自己的校园青春故事,谢珣也不例外。

  谢珣说,曾经最幸福的事,就是初夏的傍晚和女友一起坐着立珊专线回家。那个时候,谢珣常和女友坐在最后一排,“微风从窗外吹来,她的长发就会拂过我的面庞,酥酥痒痒的感觉会记得一辈子。”谢珣说,“立珊专线已成为长沙城市的一道风景,也是我们青春中重要的记忆符号。人已去,车仍在。感谢余彭年老人,他也永远活在我们的青春回忆里。”

  (本版稿件采写:湖南日报记者 孙敏坚 唐婷 沙兆华 段云行 杨柳青 陈永刚 张斌 )

  【人物肖像】

  余彭年,又名彭立珊,涟源市杨市镇人。香港知名商人,著名慈善家。主要从事地产建筑、酒店业,历任香港元朗博爱医院总经理、富得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元昌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亿朗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和环亚酒店企业管理公司顾问及彭年酒店董事长等。

  余彭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捐助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余彭年是中国内地第一个建立超10亿美金民间慈善基金会的慈善家,中国第一个以实际行动“裸捐”的人,胡润慈善榜连续5年中国排名第一的慈善家,被称为“中国慈善第一人”。

  5月2日凌晨1时许,余彭年在深圳辞世,享年92岁。

  那些年余彭年做过的善事

  ·1980年代,余彭年捐资建设涟源立珊学校、长沙五一广场地道工程、火车站大型彩灯喷泉、彭立珊救护中心、立珊公交专线、彭立珊长沙福利基金会等。

  ·2000年,余彭年旗下的五星级酒店——深圳彭年酒店正式营业。仅26天后余彭年公开宣布:“彭年酒店的全部盈利都捐出去,挣多少捐多少”。开创了中国第一家慈善五星级酒店先河。

  ·2012年,余彭年慈善基金会与北京大学签署“余彭年慈善基金会励学奖学金捐赠协议”,根据该协议,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全国20所知名高校每年将各自受捐人民币150万元,用以助学、奖学和出国留学资助。加上之前对港台5所高校的资助、对国外名校贫困生500人来华留学的资助,奖助学金总额已达7000万元。

  ·自2013年起,“彭年光明行动”累计为宁夏、甘肃、广东和湖南等20多个省、自治区的30多万名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免费治疗,让他们重见了光明。其中,湖南受惠患者已逾1.2万名。

  ·在轰动世界的2010年“巴比慈善晚宴”中国行中,余彭年宣布将所有财产共93亿元港币委托香港汇丰银行托管,在他百年之后全部用来做慈善事业,成为中国“裸捐”第一人。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孙敏坚 唐婷 沙兆华 段云行

编辑:杨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