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彭立珊涟源往事:他做慈善大方 对自己却很“抠”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赵玲 叶子君 谢能武 王安琪 编辑:刘飞越 2015-05-08 08:57:09
时刻新闻
—分享—

  因年久失修,彭氏祖屋内布满青苔,潮湿阴暗,一片衰败。背后便是彭立珊捐资兴建的立珊中学,“百年树人 立珊当先”的标语激励学生奋发图强。 赵玲摄

  5月6日,梁跃卿老人追忆儿时往事,“我和彭立珊一同长大,小时候关系好得很!”

  谢能武 摄

  在老友阳花萼心中,彭立珊做慈善很大方,对自己很“抠”——每次回乡,彭立珊都会提出,接待的饭菜每桌不能超过150元,住宿费每晚不能超过100元。“每次只要有剩菜,他都要打包带走。”阳花萼说。

  ■记者 赵玲 叶子君 谢能武 王安琪

  5月5日,立夏前日,一地新绿,75岁的彭文雄赤着脚丫,使着锄头在土豆地里侍弄。

  说起堂兄彭立珊(后改名余彭年),彭文雄停下,杵着锄头频频点头,“他大大方方,对乡亲们好”。

  几百米开外,立珊中学的放学铃声响起,学生们相互嬉笑着走进食堂。这所彭立珊捐资兴办的中学已有26年历史,有如振翅雄鹰,俯瞰着山坡下紧挨着的一排土坯房。这排布满青苔、屋角坍塌的土坯房,正是当地彭氏家族的祖屋“静养堂”。

  除了正门门廊上由彭老在1993年题写的牌匾,祖屋已破败不堪,只一个外地人借住。静养堂内,几只鸡鸭踱步啄食。

  彭老只惦念着故乡的孩子,却未曾想过修葺祖屋。曾有人要为他重修老宅,他未应允,甚至将部分宅基地捐出建校。

  乳名彭求全

  涟水河上有一拱蓝溪桥,桥头左边,有一栋古老而别致的三层木板房,房子基脚下保存着一块写着“亚浴德堂”的石碑。

  彭立珊就出生在这间昔日的店铺里。他有一哥一姐,家中排行老幺。父亲彭麟阁先是开了这家“亚浴德堂”的印染铺,后转行开米行。

  “我们一同长大,小时候关系好得很!” 94岁的梁跃卿老人,戴着一副黑框老花镜,背脊微偻,却精神矍铄。他长彭立珊一岁,两人不仅是玩伴,也是私塾同学。

  90年前,梁彭两家仅隔着两三间铺子。

  “彭立珊乳名叫彭求全,他父母希望他全面发展。”梁老回忆,他们一起玩耍,每天晚饭后,就吆五喝六喊上小伙伴,一起到涟水河的石头缝里摸泥鳅、抓螃蟹。十三四岁,他们同在陈新界先生和刘禹明先生办的私塾里念书。

  “先生手里有根竹片片,他念一句,我们读一句,背不得书、不听话就要挨打。”竹片片实为戒尺,梁老回忆,当时他和彭立珊没少挨过先生的打。

  六十岁返乡

  私塾时光仅有四年,随后两人同念了两三年“新学”,便不再读书。梁跃卿在家开了一旅店,而彭立珊则搬至涟水对岸开了书店,生意很不错。

  两人再次见面,是1982年。

  这一天是彭立珊60岁生日,也是他阔别家乡数十载后,第一次回到涟水边。当天,他在涟宾饭店摆了40桌酒席,亲自邀请梁跃卿等故友出席。

  梁老记得,旧友相见,两人紧握双手,情绪激动,“没说什么话,但都很开心”。

  生日宴上,彭立珊没有接受任何礼金。相反,为回馈父老乡亲,他为每一位到场者发了10元红包。

  1984年4月,涟源遭受冰雹灾害,彭立珊立马返乡,捐赠100万。

  那一次,梁跃卿等伙伴们和彭立珊在蓝溪桥边合影留念。

  含泪谢乡亲

  听闻彭老辞世,刘倩心里很难过。

  这源于他和彭立珊在2011年的一次会面。当时,刘倩作为涟源市商务局的退休干部,与另外两人前往深圳拜访彭立珊,“我们特意带了彭老爱吃的冬笋、霉豆腐、腊肉、福姜、雪花肉丸。”

  得知家乡人来访,彭立珊立刻让秘书安排住宿,并邀他们共进晚餐。“彭老先生说,很对不起,又有些年没回涟源了,谢谢家乡人带了这么多土特产。”

  深圳三天,彭立珊陪着刘倩等人吃了5次饭。饭桌上,彭立珊谈起往事:1919年,涟源大水,彭立珊父母和四个哥姐被冲走,只有父母二人被船夫救下。父母回到家后,发现房子早已沦为废墟。“在最困难时,涟源乡亲帮我父母重建家园,非常好德。”刘倩记得,彭立珊说此话时眼泛泪光。大水三年后,彭立珊出生。

  彭立珊对刘倩说,“这一辈子,我赚的钱不会留给子孙,要全部贡献给社会,做慈善。”

  这是他那句著名的慈善宣言的“翻版”:儿子强如我,留钱作什么;儿子弱如我,留钱作什么。

  讲述

  亲助孤老

  为全市孤儿、老人发红包,彭立珊做过两次。无论到哪个村,他都亲自发。

  ——讲述:彭长华 涟源市杨市镇官庄村原村支书

  1995年至2005年,彭长华担任涟源市杨市镇官庄村村支书。1997年,他第一次见到了乡亲口中盛传的彭立珊先生。立珊中学建成后,彭立珊曾数次前往参观。彭长华见到他当天,恰是彭立珊再度探访学校的日子。静养堂内,乡亲们密密麻麻地围着老人。彭长华挤进人群,向彭立珊汇报村里情况:官庄小学需要维修,水田灌溉也缺少电排,水坝也没有修缮款。彭立珊全部应允下来,经费不久就落实了。

  2001年,彭立珊捐资100万,为整个涟源的每名孤儿、五保户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400元红包,派发就在立珊中学大礼堂。

  陪奶奶领红包的彭新年当年不到30岁,他清楚记得,彭立珊气色很好,容光焕发。“他站在台上,工作人员每报一个名字,他就亲自将信封发到他们手中。这么大年纪的人了,一直站到结束。”彭新年的奶奶不仅领到了红包,还获赠了一件军大衣。

  “打包抠门汉”

  每次回乡,彭立珊都会提出,接待每桌不能超过150元。剩菜都要打包带走

  ——讲述:阳花萼 涟源市原市委书记

  涟源市原市委书记阳花萼与彭立珊交情深厚。每逢彭立珊回乡探望,他总会亲自陪伴在身旁。

  在他心中,彭立珊做慈善很大方,对自己很“抠”——每次回乡,彭立珊都会提出,接待的饭菜每桌不能超过150元,住宿费每晚不能超过100元。“每次只要有剩菜,他都要打包带走。”阳花萼说。

  一次,阳花萼前往深圳找彭立珊办事。在彭年大酒店49楼的办公室内,彭立珊接待老友。“他特意开了一瓶好酒招待,但每次就倒一点点,就着一盘花生米边聊边吃,酒瓶放在另一边。”阳花萼终于忍不住了,向彭立珊开玩笑:“这么一点点喝,我可就止不住酒瘾了。”彭立珊这才“大方”地把酒瓶挪到他跟前。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赵玲 叶子君 谢能武 王安琪

编辑:刘飞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