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下行压力,湖南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沉着应对经济增长的“换挡调速”——
交出“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成绩单
湖南日报记者 唐婷
GDP增长8.4%,高出全国1.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出口增长83.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3%……
4月底,湖南公布的一季度各项经济数据,清晰勾勒经济发展的新态势:增速稳、就业稳、物价稳、预期稳,积极向好的因素不断积累,新的发展动力不断聚集。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持续的下行压力,省委省政府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在参与国家战略中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千方百计稳增长,一心一意谋发展,交出了一份“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成绩单。
精准施策,精准发力
有效需求不足、产业结构调整经受阵痛、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多困难……新常态下,面对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湖南如何发力?
科学应对、周密部署。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深入全省各地调研,密集召开会议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事关经济发展大局的重点工作,牢牢掌握经济工作主动权。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要求各级政府切实把稳增长作为主要任务、主要目标和主要考核内容抓紧抓好,积极应对,主动作为。
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一年多来,湖南先后出台促进信息消费、运用价费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等意见,出台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装备、电子信息、风电、新材料、医药食品、养老健康、体育文化创意、移动互联网、住宅产业化、环保等产业发展支持政策,重点支持新型工业、小微企业、“三农”、现代服务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增强了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突出重点、强化抓手。以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为抓手,打造绿色湘军;以“两房两棚”、“两供两治”为抓手,不断改善民生;以三个“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以水利、能源、交通、信息“四张网”为抓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135工程”为抓手,不断壮大园区经济;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湘江新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武陵山与罗霄山扶贫片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六大平台”为抓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七大新兴产业为抓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励下,湖南经济发展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到2014年底,全省规模工业、民营经济的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
驭稳“三驾马车”,激发内生动力
截至目前,上海大众长沙工厂已完成投资50亿元,首台样车成功组装,预计今年5月即将实现批量投产;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去年新签订单超400亿元,绝大部分是海外订单,刷新国内机车销售纪录;
几天前,中联重科50台、总价值8000万元的起重机从长沙发运,启程前往印度;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湖南各大景区游人如织,曾经藏在深闺的“大湘东”红红火火,3天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70%;
……
新常态下,湖南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平稳发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
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稳增长首要的是稳投资。湖南着眼于强产业、打基础、补短板,不断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一季度,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17.47亿元,同比增长18.3%,比全国投资增速高出4.8个百分点。
在省会长沙,城市地铁、磁浮工程、万家丽路快速化改造、蓝思科技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一季度,长沙624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23亿元,新开工项目87个。
消费,是稳增长的持续拉动力。湖南适应消费发展新趋势,大力发展服务业,网络、信息、旅游等新兴消费发展势头强劲。今年前2个月,我省网络购物销售额增长达60%以上。一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2.8亿元,增长12.9%。
出口,是稳增长的重要力量。湖南着力拉长外向型经济的短腿,打造9大外贸平台,开放型经济逆势而上。一季度,全省完成进出口总额427.52亿元,增长38.4%。其中,出口322.55亿元,增长83.2%,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新产业、新业态成为增长新力量
新常态、新机遇。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湖南抢抓机遇,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稳增长注入强大的新动力。
在推动信息化中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推动互联网技术在现代制造业、生产服务业、文化、旅游、城市管理、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等领域的运用。一季度,全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更是风生水起,仅长沙高新区一季度就新增移动互联网企业190家,新增注册资本9亿元。长沙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880亿元,同比增长25%。一个千亿级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指日可待。
在对接“中国制造2025”中改造传统产业。“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促进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高度融合。湖南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工程机械、石油化工、钢铁有色等传统优势产业的高端化改造,让“老树发新芽”。以工程机械驰名海内外的中联重科瞄准环卫领域成功突围,成为全国最大的环保环卫装备制造商。华菱涟钢依托技术创新实现了巨亏后的成功“逆袭”,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240余亿元。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唐婷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