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清水秀中崛起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唐爱平 编辑:王娉娉 2015-05-13 11:19:08
时刻新闻
—分享—

  上堡村位于绥宁县西南端,与城步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接壤,距绥宁县城约50公里。古村地处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是湘桂黔地区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侗族村寨之一。 本版照片均为 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 摄

  绥宁县南竹产业园,华龙风行公司依托当地的竹木资源生产滑板。

  位于绥宁县的湖南中集竹木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用当地原材料生产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

  绿色生态,绿色经济,绿色理念……春末夏初,走进绥宁,怎一个“绿”字了得——

  “靠山吃山”新演绎

  湖南日报记者 唐爱平

  通讯员 向云峰

  突围“独木经济”,产业重转型

  绥宁,以林著称。“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与庄园”。

  这里,29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林地面积占近八成。

  这里,是“三湘林业第一县”, 森林覆盖率达74.94%;森林资源总量、木材单位面积蓄积量、林木单位面积年生长量等指标全省第一;

  多少年来,人们津津乐道于上天赋予的资源神话,原始地靠山吃山,围着山林打主意,从最初的卖木头,到简单的粗加工,“独木经济”是其基石。以宝庆联纸为龙头的竹木加工企业,最多年份要消耗木材10多万立方米。林业经济占全县GDP的68%;县财政收入的70%、林农收入的60%直接或间接来自林业。

  2001年6月19日,一场特大洪灾,让长年过度采伐森林的绥宁,毫无防御力,山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多元。此后几年,绥宁几乎连年大灾。

  过度消耗资源的沉重代价,让绥宁人警醒。痛定思痛,他们提出生态立县的构想:跳出伐木的深渊、摆脱木头经济的桎梏。

  带着清醒的认知,顶着巨大压力,实施产业转型,去重新描绘山清水秀的新图景。

  自2007年以来,绥宁县关闭了157家小型造纸厂、竹木加工厂;同时,引导宝庆联纸、中集竹木等较大规模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资源集约利用。曾经的木材消耗大户宝庆联纸,先后投资2亿元进行巫水流域水电开发,投入1.3亿元进军锂电池生产领域,逐步迈开了企业整体转型的步伐。

  竹木加工业一统天下的格局,在绥宁转轨,年林木砍伐量从2007年前的34万立方米减少到当前的10万立方米左右,每年减少财政收入5000万元,但累计增加的森林蓄积量达200万立方米。

  还是“靠山吃山”,选择了绿色方式

  春末的绥宁层峦叠翠,美得让人心醉;这个美丽的季节里,人们在忙碌中播种一年的新希望:

  关峡苗族乡大园村,种植大户黄秀田忙着种油茶;

  黄桑坪苗族乡上堡村,农家乐老板杨伍凤忙着装修,等着迎接旅游黄金季;

  华龙风行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所有设备都进行着满负荷的生产,他们用竹木为原材料生产的运动滑板,已经走出国门,供不应求……

  还是“靠山吃山”,绥宁人选择了绿色方式。

  工业向绿色转型。大力引进和扶持非竹木工业企业,一批医药、新能源产业在绥宁迅猛发展。风能、生物质能、水电等清洁能源产业风生水起。大唐风力发电项目建设进入实施阶段,华能、湘电等企业正跃跃欲试。天冠宏泰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项目即将开工建设。目前,全县62家规模工业企业中,非竹木加工企业达到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近四成。

  竹木加工企业,向精深加工转变。在湖南华龙风行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展品间,各种运动滑板琳琅满目,色彩斑斓。公司董事长王虹力告诉记者,这样一个滑板,普通的可以卖到800-1400元,电动的要卖4000多元。这些体育运动滑板,已远销美洲、欧洲、澳洲和东南亚。在这里,一根20元的竹子,可做两块滑板的坯板;一根竹子到这里走一趟,身价陡增几十倍。

  农业以绿色为本,放大特色,绥宁确定将杂交水稻制种、油茶、生态养殖等作为全县农业特色产业;目前,绥宁杂交水稻制种发展到10万亩,被誉为“中华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县”。绥宁腊肉、绥宁糍粑、巫水鲤鱼、黄桑干鱼等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美味佳肴。而绞股蓝、青钱柳、冬笋、花猪、高山有机蔬菜等特色产品,成为各路商贩的抢手货。

  以往只卖木头的青山,如今卖起了 “风景”。绿色、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让养在深闺的绥宁走进人们的视野,省内外的游客,纷纷结伴前来,去黄桑来一场森林生态徒步探险游、去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来一次浪漫的水上休闲游、去苗乡体验四月八姑娘节的独特风情……

  旅游业带来了商机。4月27日,黄桑坪苗族乡上堡村的杨伍凤正忙着大搞装修。“家里6间客房都要配上单独的卫生间,这样客人会更方便。”她家经营的农家乐,这些年生意越做越大,周末和小长假,房间都要提前预订。自从2006年接待“四八”姑娘节尝到了甜头,杨伍凤便专心干起了农家乐, 一年可以赚到十几万。在上堡村,这样的农家乐有10多家,本来在外务工的李享凌、石冰等年轻人,也嗅到了商机,纷纷回到家乡开起农家客栈。

  旅游火了,同样红火的还有山上的特产。以前漫山遍野的青钱柳,如今身价陡涨,一公斤干茶能卖到七八百元。杨伍凤一次就给一位上海的客人寄走了6公斤。

  播翠撒绿 养山才能富山

  走出粗放的发展模式,绥宁人尝到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甜头,他们知道,靠山吃山更要养山富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珍爱家乡的一草一木。

  他们定下“宜居、宜业、宜游”的目标,立志打造“山水绥宁”。

  坚持封山育林,全县划定生态公益林127万亩,其中45万亩县级生态公益林由县财政负责对林农进行直接补偿。

  为了不断提升生态品位,绥宁号召全县群众放下斧头、拿起锄头,播翠撒绿,牢牢构筑起生态屏障。

  今年春天,绥宁县关峡苗族乡大园村相水冲山场上,一派忙碌景象。承包此山场的林业大户黄秀田告诉记者,这个春天,他组织劳力在这片林地上种植油茶350亩。在绥宁,像黄秀田这样的林业大户还不少。去冬今春,绥宁新造油茶林2500亩,全县油茶林面积达到20万亩,年创产值可达6000万元。

  为调动人们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县里确定了奖励措施,对阔叶树混交比例在10%、20%、30%的造林小班,每亩除奖补50元苗木费外,另分别按每亩40元、80元、120元的标准予以奖补。同时,不断拓展造林主体,积极引导和扶持社会资本投资造林。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卓有远见的创举。近些年,全县涌现造林大户、造林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造林主体200多户。去冬今春,全县共完成造林5.3万亩、幼林抚育7.6万亩、植树210万株。

  ■链接

  中国森林覆盖率目标

  2020年达到23%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其中,人工林面积0.69亿公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

  从分类来看,天然林面积从原来的11969万公顷增加到12184万公顷,增加了215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从原来的6169万公顷增加到6933万公顷,增加了764万公顷;人工林面积继续居世界首位。

  在2009年的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中国要实现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的“双增”目标,森林覆盖率目标为23%。

  东江湖边:转型的舍与得

  湖南日报记者 陈淦璋

  通讯员 谢平芝 邓剑锋

  东江湖,地处湘江上游,水面面积160平方公里,蓄水量81.2亿立方米,相当于半个洞庭湖。

  东江湖沿岸,大部分岸线被资兴市白廊乡所环绕。一汪湖和一个镇,唇齿相依。

  4月下旬,正值莺飞草长、春风和煦,白廊乡党委书记廖草洋却高兴不起来。眼下他愁的,是督促乡里的规模养殖户退养。“市里要求,东江湖禽畜禁养区的369户今年底前要全部退出,可眼下还只完成70多户。群众工作不好做啊。”他告诉记者。

  转型阵痛

  对以“猪、渔、果”为主打产业的白廊乡来说,目前的转型颇有些艰难。

  回溯历史,上世纪80年代,因为修建东江水库的需要,许多资兴人不得不搬迁。大部分农民后靠于山头,开山造林,发展畜牧,二十多年打拼,东江水边,成了“鱼米仓”、“钱袋子”。

  曾经“万口网箱下东江”,可如今却“有水不能渔”。资兴市从2011年起加快东江湖网箱退水上岸,对原有1.3万口网箱,计划到今年底只保留4000口,确保湖区一级保护区内没有网箱养殖。

  扩大生态公益林面积,实施禁伐、禁火、禁荒、禁猎、禁牧的“五禁”措施,直接让湖区林业经济受挫。而矿业治理,更是让“金山”不在。据资兴市环保局介绍,坚持铁腕整治湖区污染,近年来共取缔非法矿点27个,关闭有证矿山17个,湖区居民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

  外地老板叶建清办了个碳素厂,这个白廊乡唯一的利税企业,去年也因为环评不达标而关了门。登上央视《新闻联播》镜头的叶建清,表情有些苦涩。

  舍得之道

  如何处理“环保与温饱”的辩证关系,这道考题摆在当地政府面前。

  “东江湖是资兴的命脉,郴州的水源地,湖南的战略水资源,直接关系到湘江中下游。从战略高度重视东江湖保护,就是最大的政绩。”资兴市委书记陈荣伟语气坚决。

  扭转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是资兴市正在采取的做法。从2013年开始,市里对白廊乡等7个乡镇取消了财税收入、新型工业化等考核指标,增加了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等民生事项的权重。效果也很明显,白廊乡当年发动村民植树造林2800亩,比市里下达的任务多出1300亩。

  新考题带来新变化,也带来不少新问题。舍弃“猪、渔、果”产业,东江湖周边群众持续增收靠什么? 共饮一江水,作为上游的湖区的百姓舍弃了不少发展机会,生态补偿机制该如何建立?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东江湖区山林被划为生态公益林后,每年每亩的补偿为20元。相比每亩山林平均150元左右的年收入,这个补偿标准实在有点低。

  在资兴市委书记陈荣伟看来,争取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及移民双转移政策,可以把湖区产业通过补偿的方式转移出来,减少对东江湖周边生态环境的依赖。

  问水寻山

  保护与发展,既需要政策推动,也不能完全“等、靠、要”。“守着绿水青山,出路问水寻山。”东江湖区人正在开启自己的探索征程。

  4月23日,记者在东江湖看到,投资1.3亿元的环湖公路一期已基本完工。道路两侧,“东江湖(白廊)桃花节欢迎您”的标语还未撤去。

  “桃花节刚结束不久,今年已是第三届啦。白廊人气旺了,旅游发展了,桃子的价钱都涨了好几倍。”说到旅游开发,白廊乡党委书记廖草洋拉开了话匣子。

  驱船向湖心进发。凤凰岛正是白廊乡“五岛一村”旅游开发的核心项目,也是唯一能在岛顶360度观湖景的地方。景区管理负责人程旭告诉记者,岛上还散养了孔雀、猴子、羊驼、松鼠,人与动物能够零距离互动,今年“五一”假期已正式开园。

  而在七仙姑岛上,过去靠网箱养鱼的黎小杨,现在把养殖规模缩小了大半。转型水上农家乐,已经让他尝到了甜头。“钓鱼、住宿、休闲旅游一条龙,今年我还追加投资、扩大了住宿规模哩!”黎小杨乐开了花。

  “过去的湖区人,捕鱼养猪砍树,而今后,可以卖水卖空气卖环境,到休闲度假产业中去掘金。”资兴市委书记陈荣伟说。

  ■记者手记

  绿水青山的新“吃法”

  湖南日报记者 陈淦璋

  一个东江湖,半湖“洞庭水”,其水质之好、储量之丰,为湖南唯一,全国也不多见。而“三湘林业第一县”绥宁,森林覆盖率高达74.94%,被誉为“没有污染的神奇绿洲”。

  这方绿水青山,如果再是老一套的“靠水吃水、靠山吃山”,结果只会水污染了、山吃空了,继续重复昨天的故事,糟蹋了好资源。

  农耕时代,平原最值钱;工业时代,沿海最值钱;“吃饱了撑着”的休闲时代,山水最值钱。过去毁林砍树,现在转型升级、换种“吃法”,将来的大趋势就是卖水卖空气卖环境。君不见,大名鼎鼎的杭州千岛湖,已经吹响了打造千亿级国际休闲度假目的地的号角。

  “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对东江湖(资兴市)、绥宁县来说,化生态优势为产业优势,守住了绿水青山,就是守住了金山银山。

  ■一路心语

  感谢上天赋予绥宁这么美的山水。善待山水,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绥宁县委副书记、县长罗玉梅

  绿色转型,迟转不如早转,慢转不如快转,要以前瞻性的视角引领转型。

  ——资兴市委书记陈荣伟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唐爱平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