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桥生 通讯员 摄
创客语录:
百折不挠,创新不止。
——余振兴、王桥生
湖南日报记者 柳德新 刘桂林
对我国多达45亿亩林地来说,如何快速监测林业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准确判定灾害发生地点、面积,历来是一大难题。
如今,湖南中航天目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天目测控”)的“湘创客”,成功研发出一套无人机电子勾绘系统,比传统人工勾绘提高效率上百倍,比美国载人勾绘的同类系统节省成本80%以上,且更为精确、安全。
仅用半个小时,“看”遍17880亩森林
5月12日,天目测控董事长余振兴、总经理王桥生来到长沙县大山冲森林公园,现场演示林业有害生物无人机电子勾绘系统。记者看到,这套系统包括无人飞机、图像地面站、飞控电脑和勾绘电脑4大件。
只见王桥生在飞控电脑上点击“自动起飞”,再把无人机向外抛出,才半分钟,无人机就爬升到200米高度。
开启“航线模式”,无人机进入全自主飞行状态。“放心,飞机会按照我事先规划的航线飞。”图像地面站上,实时显示出由无人机回传的视频图像。勾绘电脑的屏幕上,视频图像自动和电子地图进行配准。王桥生解释:视频图像中每秒有30帧画面,每帧画面都带有对应的坐标(经纬度)和空间三维姿态;勾绘软件通过几何运算,将视频图像与电子地图匹配叠加。
图像上的各种不同颜色自动分割并出现轮廓,轮廓线条在电子地图上自动生成一个个“斑点”,系统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出有害生物的种类和程度。“哪些树是枯死木,哪些树有病虫害,一目了然。自动勾绘的同时,病虫害面积也计算出来了。”
不到半小时,无人机就将大山冲森林公园“扫描”了一遍,公园的全景图也同时拼接完成,并显示共“扫描”了17880亩森林。
研发“高大上”,不惜“烧钱”2000万
这么“高大上”的电子勾绘系统,有着让人动容的故事。
汶川大地震时,虽然有无人机航拍灾区,但需要后期处理才能将图像与电子地图配准,以确定各目标的位置和面积。当时正开办一家航拍公司的王桥生心想:无人机航拍灾区并回传图像的同时,如果能够同步记录坐标和姿态,就可勾绘出灾害的位置,计算出面积等数据,那该节省多少时间啊!
依托航拍经验和自主研制的“天目大鹏”固定翼无人机,王桥生在中科院院士、国家模数识别重点实验室主任谭铁牛和著名数学家侯振挺等人指导下,2010年开始了无人机电子勾绘系统的研发。
在省林业厅森防总站支持下,王桥生将该系统的应用重点放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方面。每次现场实验,他带领团队来到长沙周边的林区,搭起帐篷,一呆就是好几天,先后攻克了极轴天线跟踪、全景图拼接、航拍防抖减震、坐标同步录制、飞防面积计算等技术难关。
创新,需要大量的投入。他把航拍业务的收入,全都投入到研发中,“还得到国家创新基金及长沙县政府各50万元支持”。只见“烧钱”,不见收益,公司一个个股东相继撤资。就在王桥生快“扛不住”的时候,他的好友余振兴加入进来,为研发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历时5年,耗资2000多万元,林业有害生物无人机电子勾绘系统终于研发成功。
勾绘技术领先于美国
研发林业有害生物无人机电子勾绘系统的过程,也是一系列发明创造的过程。几年来,他们累计获得11项专利,包括3项发明专利。其中,发明专利“无人机航拍视频实时全景图拼接方法”,在无人机飞行的同时,自动、实时拼接全景图,效率极高。仅这一项专利,评估市值就达2亿多元。
这套林业有害生物无人机电子勾绘系统,在2011年就开始在湖南、浙江等地林业部门试用。当时,湖南省林业厅森防总站站长刘跃进认为可以全国普及试用,但追求完美的王桥生却坚持要把图像自动分割功能研发完善并加载其中,才愿意推广,并且让这套系统“具有自我学习功能,越用越灵泛”。
4月25日,美国林务局专家弗兰克来华观看演示后称赞:中国采用无人机监测森林资源的勾绘技术领先于美国。应美方要求,国家林业局将这个项目列为中美林业合作项目之一。
创新,开启一片蓝海。“无人机在200米上空航拍,可清晰拍摄到地面上5厘米大小的物体,哪怕是一个火柴盒。”余振兴说,因为有这样的特性,这套系统不仅可用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通过配套相关软件,还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抢险救灾、国土资源勘测、土地确权颁证、景区监测甚至低空侦察等领域。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柳德新 刘桂林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