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和镇黎家洞小康房。
郴州大道贯穿正和镇。
正和镇神农蜂庄园。
欧阳朝夕 颜石敦 成元平
初夏,走进桂阳县正和镇,一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流连忘返的西河观光带,清新宜人的九竹园农庄,现代化的燕山工业园,一栋栋新颖别致的黎家洞小康房,古色古香的阳山古村……无不令人感受到这座江南小镇的气息与美丽。
正和镇是桂阳县的“东大门”,总面积93.9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2.39万。该镇交通便利,距郴州市高铁站16公里,厦蓉高速、郴州大道等贯穿全境。该镇先后获得“湖南省文明村镇”、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镇财政所荣获2013年郴州市文明窗口单位。
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越来越成为竞争的重要因素和资本。
“建设文明正和、和谐正和,以文明和谐促发展。”正和镇党委书记黄龙说。基于这种认识,他们以创建文明村镇为抓手,完善硬件设施,提升窗口形象。
近年来,该镇围绕“融入大郴州”、打造“东兴新城”的总体目标,科学编制《正和镇总体规划》。投资近2亿元,建设黎埠公路、朝阳学校等民生工程;投入巨资,推进阳山古村修缮及旅游专线公路、西河综合治理工程、融康乐瓜蒌生态园等重点项目。
为规范农村建房,该镇打造廖家坪、黎家洞、朱家坪、桐子坪等一大批样板新农村,实现农村集中规划连片建房80%以上。同时,该镇还进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在全镇投放垃圾箱近万个,安装路灯2000余盏,村边、路边全部进行绿化。
“翠竹掩映小楼林列,池水碧波绿树成行,阡陌交通平坦整洁。”正和村90岁的毛爱香老人说,“万万想不到,建村几百年,变化一两年。”
的确,现在的正和镇,已成为一个靓丽的文明窗口。
“宽容诚厚重,和气致祯祥。”正和镇秉承阳山古村700年文明家风,并与时俱进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氛围。
目前,该镇 15个行政村都有村级活动中心和农家书屋,群众体育运动设施齐全。全镇广播“村村响”工程有序推进,书画大赛、耍龙舞狮和广场舞大赛等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该镇在“十佳爱我桂阳标兵”、“敬老孝亲模范”、“十大感动郴州人物”等评选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文明标兵。2011年9月,该镇残疾女唐慧艰辛创办“爱心电子厂”,先后招收40多名残疾人来上班。唐慧的爱心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2013年荣获“十大感动郴州人物”。
作为对接郴(州)资(兴)桂(阳)一体化的“桥头堡”,该镇还通过开展道德讲堂、文明村镇、卫生村、平安村、民主法治村等创评活动和学雷锋、文明劝导、生育关怀等志愿服务组织活动,不断使道德理念内化为群体共识。为调解纠纷,该镇每个行政村都成立了调解小组,实现纠纷不出村、矛盾不出镇。西水村等成功创建湖南省“美丽乡村”、“平安村”、“卫生村”、“民主法治示范村”。
这是一组靓丽的数据,2014年正和镇实现生产总值28.46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75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72元,同比增长15.62%。全镇经济再次实现高基数下的高增长。
建设幸福的文明家园,离不开产业的支撑。近年来,正和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目前该镇“西河风光带——阳山古村——阳山湖和神农蜂生态园”休闲农业旅游线路基本建成。
同时,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全镇呈现出农业产业多元化、农村经济发展迅猛的势头。先后形成了新屋村草莓和官溪村麒麟西瓜基地,极乐村和西水村苗木花卉基地,欢乐生猪养殖基地及付家村优烟种植基地。
而借助县工业园“一园六区”规划建设的东风,该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引进金煌管道燃气等多个重大工业项目。镇内南方建材企业已形成的产能60万吨,总投资8亿元的“融康乐瓜蒌庄园”正在紧张建设。据悉,“融康乐瓜蒌庄园”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5亿元,实现税收1500万元。
“云呈五色文明盛,运济三阳气象新。”如今的正和镇,村与城的差别正在一天天缩小,现代文明正在一步步走近广大群众。文明之花在此处悄然盛开。
(摄影 欧阳常海)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