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80后”湘妹子中止赴英学习 她奔震区照护伤员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贺卫玲 张洋银 编辑:刘飞越 2015-05-18 09:16:38
时刻新闻
—分享—

  5月17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玲给奶奶讲述在尼泊尔的经历。记者 唐俊 摄

  杨玲在尼泊尔地震灾区照顾孤儿。 受访者供图

  核心提示

  中止去英国学习的计划,奔赴尼泊尔参加救援工作,经历一周的艰苦奋战,5月17日,“80后”湘妹子杨玲成功返回长沙。作为一名“80后”,这是浏阳市银杏康复医院院长杨玲第二次远赴地震灾区,之前她曾参与过云南鲁甸震后照护工作。

  ■记者 贺卫玲 张洋银

  距尼泊尔7.5级强烈地震已过去一周,遇难总人数超8200人。大部分人只能通过新闻关注尼泊尔难民的不幸遭遇,但有那么一批志愿者,他们身体力行,不顾个人生命安危,远赴异乡开展震后伤员照护工作,湖南浏阳的“80后”女院长杨玲就是其中一员。

  5月17日上午10点,前往尼泊尔开展震后伤员照护工作的湘妹子杨玲顺利返回长沙。作为湖南省紧急救援协会队员,她在尼泊尔进行了一个星期的义务援助。

  17日中午,三湘都市报记者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见到了在这探望奶奶的杨玲。蓬松的头发,戴着眼镜,瘦小身材,这个丢在人群中不会被追寻第二眼的“80后”女子,却舍弃个人安危,亲赴地震救死扶伤。

  【第一个晚上】

  露宿皇宫墙下,余震中打醒同伴逃生

  “我出国那天奶奶刚好生病,上飞机后我才知情,在灾区生活了一周,我更能体验亲情的伟大无价。”杨玲一边给病床上的奶奶看她在尼泊尔的照片,一边向记者讲述这一周来她在尼泊尔的经历。

  继4月25日的地震后,5月12日,尼泊尔再次发生7.5级强烈地震。当地时间5月13日凌晨,杨玲和中国救援队队员一起抵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

  抵达尼泊尔的第一个晚上就让杨玲铭记终生。“此起彼伏的狗叫声、漫天乱窜的乌鸦、随时可能发生的余震、露宿皇宫屋檐下。”杨玲说,因为当地的酒店屋檐都是歪的,不敢住,在当地人的建议下,她和队员就露宿在皇宫的墙根下。

  夜里两点多,当地又发生了余震,杨玲爬起来光着脚就往空旷的地方跑。看到同伴还在熟睡,她又折回去叫他,狠狠地打了那个男生几巴掌,才把他弄醒。在慌乱中,杨玲把自己的膝盖都摔破了。

  【每天工作】

  照护伤员和孤儿,至少工作16个小时

  杨玲在尼泊尔的主要任务是在当地一家康复医院开展震后伤员照护工作。医院条件相当艰苦,100多名伤员就睡在草坪的简易帐篷里。余震发生后,伤员暴增,医疗物资更加匮乏。杨玲一行带足了一周工作所需的医疗物资,包括医用酒精、络合碘、棉签、手套、口罩、一次性医用垫单等,还准备了一些防治感冒和跌打损伤的药物。考虑到当地饮食不习惯,又没有足够的条件和时间吃饭,她特意准备了够吃10天的压缩饼干、辣椒酱、火焙鱼。

  白天要提防余震就把伤员抬到医院外,晚上则陪护着病人睡觉。“整个过程我们神经都格外紧张,随时保持在战斗状态,回国后感觉国内空气都要清新些。”杨玲说,“在尼泊尔每天都是工作16个小时以上,饿了就吃自己带的辣椒酱拌白米饭,灾区缺水,一个星期没洗澡。”

  “最大的障碍是语言不通,我只能用肢体动作和简单的英语和他们交流。”杨玲说,虽然困难重重,不过她和队友的工作开展得还算有条不紊。在回国之前,他们把住在户外的100多名伤员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杨玲还负责照看当地一所孤儿院的20多个孤儿,给他们做食物、帮助他们学习简单的英语口语、教他们唱中国的儿歌。

  【援尼背后】 中止赴英学习计划报名援尼

  按照计划,5月16日,杨玲将启程前往英国,参加中国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下称:长照联盟)组织的一次护理培训学习。不过,4月25日发生的尼泊尔大地震让计划中止。

  “‘长照联盟’5月1日向会员发出通知,招募持有护照的会员前往地震灾区开展震后伤员照护工作,我立即报名。”杨玲说,第二天“长照联盟”第一批队员抵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志愿者每天都在微信群里发回现场情况的图文。”杨玲打开一张照片,在一块沾有黄土的草地上,当地灾民席地而坐,志愿者正提着桶子往灾民的盘子里分发食物,远处是震后的断壁残垣,这一幕让她印象深刻。“我决定暂缓学习,先去灾区当志愿者。”她是此次前往尼泊尔开展工作的会员中唯一一名湖南人。

  “那边的医疗设备、物质都极度匮乏,我们与英国、荷兰组成的国际救援组织都已陆续撤退了,震区共有16392名伤员紧缺照护和医疗力量。”杨玲介绍,现在尼泊尔那边条件仍非常艰难。

  延伸

  曾参与鲁甸震后照护

  今年32岁的杨玲是浏阳市银杏康复医院和银杏养老院的院长,父母都是医生,在他们的熏陶下,杨玲从小就是个热心肠。去年8月10日,杨玲曾带领医院的4名职工前往云南鲁甸开展震后照护工作。杨玲表示,自己参加过特别培训,有震后照护经验,因此,对这次前往尼泊尔并不感到忐忑。

  杨玲有一个7岁的女儿,当记者问其冒着生命危险出境救援是否考虑过家人的感受时,她不加思索地回答道,“我女儿知道我去国外灾区,一直以妈妈做公益感到自豪,家人也都很支持我。”

  现场传真

  “建筑会垮,尼泊尔的精神不倒”

  新华社5月17日电 4月25日的尼泊尔大地震已过去三周,连日来又经历了多次高震级余震,令尼泊尔震后复苏进程充满艰辛。尽管灾后全国满目疮痍,民众生活深陷困苦,但目前一些民众的生活已开始逐渐复苏,一些商户的生意也在逐渐艰难恢复。

  地震后,59岁的木匠拉克西米每天出现在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上。他身穿白色和黑色的尼泊尔传统服装,胸口绣着尼泊尔国旗,手中还举着一面巨大的尼泊尔国旗。在满目疮痍的广场上,拉克西米非常引人注目。外国游客往往会跑过去,请求跟他在废墟上合影留念。他非常配合,从来不向游客伸手要小费。

  拉克西米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建筑会垮,尼泊尔的精神不倒。”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贺卫玲 张洋银

编辑:刘飞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