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开福区洪山街道组织城管执法人员和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拆除了福元东路旁一排约百米长的临时工棚,为城北主干道福元路消除了这处有碍观瞻的“斑点”,并将进行复绿改造。该工棚是5年前工地施工方临时搭建的,面积约500平方米。 长沙晚报记者 周和平 通讯员 刘玉娥 摄影报道
长沙晚报记者 唐朝昭 通讯员 李均荣 赵媚
时下,“史上最大规模拆违控违行动”正如火如荼地纵深推进。今年3月25日,长沙制定了全市违法建筑实现“一年内基本拆除、两年基本清零”的总体目标。据市拆违办负责人介绍,目前各区正按照计划大规模推进拆违行动,并在拆除违建的同时,同步解决配套问题。
强力拆除违法建筑,不但维护了城市的形象、打击了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而且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尤其是还路于民、增绿于民等民生项目的快速跟进,更是获得市民的点赞。据统计,仅在2014年,长沙就通过拆违还绿、造景添绿等方式新建绿地1.08万亩,相当于4.7个烈士公园的面积。
记者探点
堵住“破窗效应”:浏阳河东岸在拆违后巨变
一幢房子如果有扇窗户破了,隔不久其他窗户也很有可能会被打破——这种犯罪心理学上的“破窗效应”也同样适用于城市管理。违建的苗头如果不及时制止,往往成为其蔓延、泛滥的开端。
近日,记者来到浏阳河东岸,看到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滨河路沿线,浏阳河东岸风光带正在进行苗木种植,而在部分完成路段,已经有市民在其中散步休闲。越过滨河路,还有不少违建正在拆除。“这种场景,在几年前是完全想象不到的。”东岸街道居民郭女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东岸街道多个村紧邻浏阳河东岸,不少当地居民曾经主要以种植蔬菜为生。但前些年,这里陆续有违建冒出。“有一家搭,别人就会跟着来。”东岸街道杉木村一位居民说。自2013年开始,浏阳河东岸片区启动了强力拆违行动,到2014年已基本完成违建清理工作,其中仅东岸街道杉木村、东岸村和东屯村就拆除违建307处,面积近16万平方米。
浏阳河东岸风光带预计年内建成,建成后的浏阳河东岸风光带总长近10公里,绿化面积1200亩,平均宽度80米,最宽处达200米。此外,还将建设总长达40公里的自行车道贯穿全线。
连线区县
腾出空间服务发展:一批重点工程和民生项目顺利实施
大量存在的违法建筑严重挤占了城市发展空间,不仅带来消防、治安、污染隐患,更挤占了城市发展空间,束缚了民生项目建设。
雨花区是今年全市待拆违法建筑面积最大的区,几乎占长沙市违建面积的一半,区内成片历史违建较多。去年,该区共拆除违法建筑126万平方米,腾地5570亩,保障了沪昆高铁、城际铁路、磁悬浮等一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和民生项目的顺利实施。记者获悉,雨花区将在两年完成片区拆迁拆违任务目标不变的基础上,力争今年完成核心区(京港澳高速-机场高速-浏阳河-香樟路合围区域)拆迁拆违工作,确保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拆迁腾地节点。
雨花区负责人表示,今年该区共确立征拆项目136个,计划腾地1.6万亩,其中主要包括山塘路、长塘路、石坝路等13条道路建成通车,完成圭塘河二期景观工程、湘府路中段及东段绿道建设;新建莲湖小学等7所学校、洞井街道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雨花综合馆、雨花市民之家等。
百姓感受
告别“脏乱差”:乱搭乱建不见了,邻里争执少了
除了城乡结合部以外,老旧社区也是长沙违法建设现象较为严重的区域。岳麓区长华社区成立于2007年8月,曾经违建蔓延,不少私搭的棚子还被居民用来喂养鸡鸭等,小区内环境脏乱。
2014年8月,长华社区启动违建拆除工作。一个月的时间里,共计拆除违法建筑8000平方米。违建拆除后,公共用地面积扩大了,绿化及基础设施提质也有了空间。
“乱搭乱建不见了,社区生活环境提升,养鸡养狗的现象没了,路边乱停车引发的邻里争执也少了。”如今的长华社区已经成为了长沙老旧社区改造的示范典型,对于社区的变化,居民感受最为深刻。记者在这里看到,进入社区的道路全部改成柏油路,同时对照明、地下管网进行了全面改造,并新增400个停车位。
岳麓城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拆违和重新规划腾出地块后,社区新增绿地6000平方米,路灯60盏,道路提质15000平方米,疏浚及改造下水管道3000余米。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唐朝昭
编辑:康晓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