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6月10日讯(记者 肖军 黄巍 通讯员 王继云 金张求)6月7日,走进溆浦县祖市殿镇敬老院,见院落干净整洁,正在吃午饭的71岁的老人龙清连说:“以前,我们敬老院的护工服务态度不怎么好,现在护工服务越来越细腻,住在这里很开心。”
过去,溆浦县乡镇敬老院在聘用工作人员时,没有因岗聘人、因责定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上护理人员待遇不高,工作人员埋怨待遇低干事没劲,管理人员埋怨机制不活管不住人,五保老人埋怨服务不好心情不舒畅。说起过去的敬老院,一些人说:政府花了钱,老人不满意。
从去年10月开始,溆浦县在4个乡镇开展敬老服务社会购买试点。在低庄、祖师殿等乡镇敬老院,采取“院长负责制”式购买服务。敬老院服务管理费用与入住老人数量挂钩,工作人员由院长负责聘用,工作人员数量与薪酬待遇由院长确定,院长负责为工作人员购买养老、工伤、医疗等相关保险。在水隘、陶金坪等乡镇敬老院,推行“服务外包”式购买服务。服务管理费用与入住老人挂钩,只有让老人满意、吸引更多五保老人入住的敬老院,才能争取更多的管理费用。
溆浦县改革措施推出后,乡镇敬老院工作焕然一新,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入住老人均感到满意。管理人员有了自主权。低庄镇敬老院一名工作人员因为服务时间没有保障,给敬老院管理带来了影响,被解聘了。工作人员比过去敬业了。一位护工说:“以前做得好不好,工资都一样,现在做得好工资就高,不好好做就会‘丢饭碗’。”机制活了,服务改善了,老人争着入住敬老院。改革前,低庄镇敬老院只住了36个老人,现在已入住54个老人。
■短评
改革除弊为上策
肖军
谁的服务好,就让谁提供服务。谁的服务不好,就淘汰出局。这是市场规则。
公共服务,公家的钱花了,可是服务不到位,群众不满意,这是用老办法、旧思维办事的结果。新形势下,唯有用改革举措,破解积弊,才是上策。溆浦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敬老服务社会购买取得“三满意”的效果,就是例证。
要大胆试、大胆闯,探索新途径、新方法,让公共服务真正造福老百姓。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军 黄巍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