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化紫鹊界:清泉滋润“尾水田”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曾楚禹 编辑:王娉娉 2015-06-15 15:53:31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记者 曾楚禹 通讯员 曾水腾

  临近端午,正是中稻插秧大忙时节。新化紫鹊界,农人成群结队散布在如画梯田中,放水,犁田,耙田,莳田,不时有山歌从田坎角落里飘来,整个紫鹊界都沉浸在繁忙的农事里。

  往年到了这个时候,56岁的“老庄稼把式”邹育辉急得屁股冒烟:自家责任田都是“尾水田”,引水沟渠渗漏严重,山泉水往往到了老邹家的3亩地就不见了影子,打田插秧就成老大难。为此,老邹还自编了一曲“看水”山歌:四月里秧老要插田,背起锄头去守泉,吃了早饭守到晚,一天仅浸半亩田。

  6月14日,记者在紫鹊界下的锡溪村13组见到邹育辉时,“老把式”却悠闲地坐在屋檐下抽旱烟,紧挨屋边的邹家责任田,水平如镜,秧苗青青,3亩“尾水田”刚刚插上新栽的秧苗。

  “一托老天的福,今年雨水多;二托政府的福,整修了沟渠。农业综合开发帮大忙,‘尾水田’变成‘来水田’,‘看水’负担减轻,人也乐得清闲。”见到记者,邹育辉说话快活得像唱山歌。

  近年来,紫鹊界水资源逐年减少,沟渠渗漏,水土流失。去年,新化县投资514万元,启动农业综合开发紫鹊界小流域生态治理项目,提出既要改善原有灌溉设施,又要与景区环境协调,把水利工程打造成景观。到今年上半年,项目建成投用,紫鹊界景区5个行政村5000多人因此受益。

  记者沿项目区的白水、龙普、石丰、锡溪、奉家等村实地查看,只见总长13公里多的硬化灌渠,40厘米高的渠面,下面30厘米混凝土面光洁如镜,上面10厘米覆土种草,山上流水,静静入田。站在月牙山观景台俯瞰,条条灌渠如绿色管道,与周边绿树、村寨、农人相依相融,构成一幅鲜活的农耕图。

  锡溪村支书邹应雄介绍,这几年,随着紫鹊界旅游的持续井喷,游客对景区农民自产的生态大米青睐有加,不仅数量上供不应求,价格也比普通大米高一倍。“仅锡溪村就有‘尾水田’上百亩,项目建好后,山上泉水顺渠入田,‘有水不愁,放水无忧’,可以预见,今年秋天将得到实实在在‘红利’。”邹应雄说。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曾楚禹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