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老粮食”情系粮农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王娉娉 2015-06-18 10:19:59
时刻新闻
—分享—

  何炳文 何超

  连日来,在安仁县城关中心粮站内,可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在为新建万吨粮仓做前期准备工作。他,就是被当地人称为“老粮食”的阳利林。

  阳利林今年50来岁,是安仁县粮食购销公司经理。在粮食系统工作36年,他热心助民“种好粮”,尽职尽责“收好粮”,赢得了农民群众信任。今年5月,他被评为全国粮食系统劳模。

  “粮企与粮农是鱼水关系,任何时候都不能与农民争利。”6月15日,阳利林接受笔者采访时说。

  安仁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毎年产粮30多万吨。肩负“产、购、销”重任的县粮食购销公司,先把“算盘子”拨向农民一边。为做到心中有数,阳利林每年带领59名干部职工分成17个服务队,深入全县225个村,进行摸底登记。对缺劳户、困难户,公司先垫付生产资金,预约上门收购粮食。

  手中有粮不算本事,关键还要销得出。为此,阳利林注重在公司内培养一支懂市场、精业务、会经营的人才队伍,利用“网络+信誉+品质”,抢占市场制高点,使安仁的优质稻谷源源不断销往广州、深圳等地。 近10年来,安仁县粮食购销公司外销粮食16万余吨。粮食“卖得出、有钱赚”,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安仁县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农民进了粮站门,就是一家人。”这是阳利林的口头禅。毎年8月进入粮食收购期,为了让农民高兴而来、满意而归,阳利林在公司推行首问责任制、预约收购制、失礼追究制、收购政策公示制等等,并将制度细化到过磅员、验质员、出纳员、值班员等具体岗位上。为减少农民排队和搬运,阳利林挤出钱来,添置了8套电动输送设备,组建了义务搬运队,使农民卖粮轻松又省力。对偏远地区农户和缺劳户,还组织流动收购车辆上门收粮。仅此一项,公司一年要多花费10余万元。阳利林说:“农民种粮太辛苦,为他们多做点事,值得!”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