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天路”:圆瑶胞致富梦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邹仪 编辑:王娉娉 2015-06-18 10:02:19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记者 邹仪 通讯员 唐明登

  6月14日,记者应邀前往东安县鹿马桥镇简家岭瑶族村,看看那条刚刚竣工的“天路”。简家岭村位于越城岭山脉深处,是一个风景优美的贫困山村,最高海拔884米。全村830人,80%以上为瑶族居民,是东安县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村。

  52道弯串起一路美景

  车子到了鹿马桥镇,一眼就看到了盘旋在山巅的“天路”。这条路全长21.5公里,为四级公路。

  汽车沿着山路盘旋,时而急转弯,时而爬陡坡,时而下长坡,旁边都是悬崖峭壁,车辆就像在山间跳舞,令人惊心动魄。同行的县交通局副局长谌正告诉记者,“天路”垂直高度达到500米,有52道弯,弯道多处有180度的急转弯回廊盘绕,“天路”沿着山脊向上蜿蜒曲折,顺着山势盘旋而下,让人心仪向往又望而生畏。

  “天路”沿途景色十分漂亮,可以欣赏原生态美景,古木参天、竹海林涛、高山梯田、千年古井。行走其中,翠绿满眼,清新扑鼻,犹如置身于天然氧吧,让人心旷神怡。

  解决少数民族贫困问题,修路是关键

  简家岭村山高路远,路途险峻。以前,村民一年难得出几次山,输运物资材料靠肩扛马驮,“走山路、住危房、穿旧衣、吃光饭”是该村贫困的真实写照。该村坐拥9000多亩的南竹资源却难以开发,行路难成为脱贫致富最大的瓶颈。劈山修路、发家致富,是村民最大的梦想。

  当年的羊肠小道,上下山坡难,出山路途远。全村突发急病重病不能及时送出村外就医,近些年不幸死于送医抢救的路上就达6人。二组72岁老人简吉良说,以前出山的路太难走了,只有1尺多宽,山路中的泥巴有齐膝深,走出山要4个多小时。村里90岁的老太婆吴兰花一辈子都没出过山。

  2008年,该村实施“村村通”工程,在陡峭的山体上开凿出一条简易公路。简易公路,坑坑洼洼,山体经常滑坡,如遇雨天,路面泥泞不堪,车辆无法通行。2014年,东安县委、县政府加大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力度,全力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工程。“解决少数民族贫困问题,修路是关键,千方百计修通简家岭出山水泥路。”县委书记谢景林在简家岭调研时掷地有声地说道。

  修建简家岭水泥路,工程艰巨、投资很大。有些人不理解,说县里财政困难,花这么巨大的代价修通一条少数民族的公路不值得。但县委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扶贫开发应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各个单位纷纷支援简家岭水泥路建设。县委、县政府积极向省财政厅争取国家资金,为简家岭公路列入了通达公路指标,国家补助840万元……

  “天路”,为瑶胞致富插上金翅膀

  2014年,开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后的简家岭村支部书记简韩飞兴奋得睡不着觉,他连夜打电话把县里决定修建水泥路的喜讯传到村里。那一夜,简家岭像过年一样沸腾了。村民们奔走相告,打电话告诉在广东、浙江等地打工的简家岭人,在外打工的青年纷纷把自己的收入寄回村里。有钱捐钱,有力出力。简韩飞带领村里100多名在家的男女老少,对公路硬化工作进行前期准备,清除公路两旁的杂草,扩宽部分公路路面,加固路基。

  施工道路处于悬崖峭壁上,坡陡路滑,材料输送困难重重,需要二次转运,一不小心就会发生事故。人工开山非常艰难,有的地方,要靠人工打垒才能操作,峭壁上凿出天梯,才能勉强攀登上去。悬崖上松动的岩石要用撬棍撬下来。老支书赵生交在修路基时,山上的石头滚下来,幸好简韩飞看到,眼疾手快一把推开赵生交,才化险为夷。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砍清了杂草树木,路基扩宽至5米。

  “修好简家岭公路,是老百姓做梦都在想的事。现在梦想实现了,群众出山方便了,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简韩飞激动地对记者说。“天路”,为简家岭脱贫致富插上了翅膀。村民的10多座红砖新房正拔地而起;村里的综合办公楼即将竣工;村民与竹产业科技开发企业签订合同,竹子就地销售换来现金;孩子们坐着校车到山下上学了……

  “天路”修通后,为简家岭村民脱贫致富带来了直接收益:仅竹子产值就达1200多万元,运输成本下降70%,人均增收1500元;当地村民利用自家院落发展“农家乐”将实现增加值92万元,为村民增收10.2%以上。2015年,全村年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2500元以上。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邹仪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