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左丹 通讯员 张学文
初次就业率达到了97.7%,就业质量达到了82.38%。近3年来学生就业率都达到了95%。
这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交出的成绩单。
这份成绩单不简单。艺术设计专业,是中国就业难前十位专业之一。全国艺术类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不太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为何能一枝独秀?7月初,记者就此进行了一番探访。
让行业最新成果进课本
“广东大型家具企业的中层骨干60%是我们学院的毕业生,珠三角许多成建制的家具企业有我们的学生。” 中南林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刘文金,谈起学生就业的情况,言语中满是骄傲。
中南林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成立于2009年12月,其前身为中南林业大学1980年在全国首创的“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享有“中国现代家具业人才摇篮”的美誉。
“虽然我们在全国首创”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的融合,人们对家具设计的需求日益提高,我们的教学如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学生毕业后将难以适用社会的需求。” 刘文金告诉记者。
自2000年开始,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的教职工每年都会利用假期走访企业,开展社会用人需求的前瞻性调研、毕业生就业及工作情况调研,并形成非常翔实的调研报告。
“社会需求调研已成为我们教师的必修课。学院每年都会根据调研结果对教学大纲、培养计划进行修改,并动态化地不断更新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让行业最新成果进入我们的课本,让学生掌握行业最前沿的知识。同时,我们以知识类型为依据,设置课程模块,形成反馈式、模块化、动态化的课程模式,确保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刘文金说。
让师生课余进工作室
在很多高校,教师上完课就走了,学生们很难在课余时间与教师交流。
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却是另一番景象:课余时间,教师和学生一起“泡”工作室。
“通过每年的社会调研,我们发现艺术设计专业虽然是较难就业的专业,但也是比其他专业更适合创业的专业。为此,我们将培养学生的模式确立为‘以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即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提高其了解、适应社会的能力。”学院负责人介绍。
自2012年开始,学院与企业共建设计工作室,即建立由企业技术人员、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的创新团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基础研究和社会项目服务。
走进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智能办公家具”工作室、“医疗家具设计工作室”、“欧派家具工作室”、“软饰家具”工作室……一个个创意十足的工作室,让人流连忘返。
家居软饰设计专业工作室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叫“六尚门”。“六尚门”由6名教师,10名研究生,以及8名本科生组成。“研究生基本都进工作室,同时从每一届本科生中选2名学生进工作室,形成阶梯型培养模式。”“室主”刘文海教授介绍。
“六尚门”每周二下午都会开一次例会,进行工作部署。工作室去年成立,就已开展社会服务项目4个。创造社会效益7000万元。目前该校共有12个工作室,自2012年以来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工作100余项,创造直接经济价值20亿元。
“我们自从设立工作室后,教师们课余基本在工作室,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时间增多了,而且通过社会服务,学生们综合素质提高也较快。”刘文金说。
让校门与企业门“无缝对接”
柯乐芙学生创意中心、万家乐家居设计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仁豪班”……这不是企业的研发室,而是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与企业共建的教室。
“我们与企业联系非常紧密。常常是企业提出问题,我们进行教学讨论,给出解决方案。如柯乐芙是宁波的一家全国最大的厨具家具企业,与我们合作已有4到5年之久。我们共同解决了许多板材表面装饰产品方面的技术问题。”刘文金说。
该校还与企业共建课程:即学校确定教学大纲,企业提供素材,联合编写专业教材;学校教师与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课程教学。“近几年来,我们校企共建行业规划教材、专业教材18本。”
与企业共同开展各种设计创新活动,即企业根据需求确定竞赛主题,学校主导进行组织……
创新培养方式,激发了学生无限创造力:近5年来,该校学生立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14项,省级“挑战杯”创新项目30余项,获国家级奖励1项,省级奖励6项。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大赛,获国家级,省级奖励40余项,获行业各类设计大赛奖励150余项,2013年,该校学生还获得了被誉为国际设计奥斯卡奖的“红点奖”。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左丹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