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长沙县春华镇,烈士家属在墓园泣不成声。 记者 李琪 摄
核心提示
7月18日,以“接英灵回家”为主题的长沙会战春华山抗战浙江籍阵亡抗战将士英灵回家公祭启灵仪式在长沙县春华镇举行。五名参加过春华山战役的烈士后人从浙江来到春华山,迎接他们先辈的英灵还家。118位浙江籍抗战阵亡将士的遗骸带回浙江,离别故土70多年的忠魂们将魂归故里。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月18日上午,以“接英灵回家”为主题的长沙会战春华山抗战浙江籍阵亡将士英灵回家公祭启灵仪式在长沙县春华镇庄重举行,离别故土70多年的118位浙江籍抗战阵亡将士将魂归故里。
19日上午,118位浙江籍阵亡将士的遗骸被安葬在浙江杭州安贤陵园。
【现场】 烈士后人赴湘迎英魂
1941年9月,日本军第11军司令阿南惟几中将集中了四个师团加四个支队,由湘北再次向长沙发起进攻。同年9月21日,国民党74军从江西新余、分宜出发,强行军5昼夜,直奔湖南长沙县春华山,意在春华山部署战场,阻击日军重兵攻占湖南省城长沙。但74军调动电令已被日军破译,日军牢牢掌握了74军的行动计划和行军路线,并已先期到达春华山,在此布下重兵。最终,坚守这一高地的千余名将士全部壮烈牺牲。
今年4月,通过多方努力,湖南老兵之家、湘浙两地媒体、社会公益团队先后找到当年参加过春华山战役的118位烈士名单,并据此找到名单中的8位烈士后人。7月18日,五名烈士的后人来到春华山,迎接他们先辈的英灵还家。
“来到春华山,亲眼看一看爷爷为国流血的地方,把他接回家。”浙江籍烈士蒋孔一的孙子蒋国炎介绍,1938年,21岁的爷爷蒋孔一新婚不久,父亲当时出生才4个月,但面对日寇入侵,他毅然前往江西参战,此后,家人再没听到他的消息。直到今年第二次长沙会战部分阵亡将士名单公布,家人才知道,原来蒋孔一离开家乡3年后就为国捐躯了。
站在墓碑前的蒋国炎久久凝视,眼里饱含泪光,蹲下身掏出从老家带来的一块红布,小心翼翼包起几把春华山的泥土,塞进自己贴身的小包里。
当日,浙江省殡葬协会受浙江省民政厅委托,把远在春华山的118位浙江籍抗战阵亡将士的遗骸带回了浙江。离别故土70多年的忠魂们将魂归故里。
【守墓者】 守了50年 ,终于达成所愿
“我守在这里,就是为了这一天,等这一天,让家属可以把这些长眠异乡的英灵,带着他们回家。”为阵亡将士守墓50年的刘金国,在公祭仪式上说到动情处数度哽咽。
1965年,18岁的刘金国下放到春华镇金鼎山村。一次出工,他发现田坎上铺了一块用墓碑搭做的小桥,碑上刻着“中央阵亡将士”六个大字,刘金国不忍心让其被人践踏,便移到一隐蔽地方,用泥土掩藏起来。2009年,他又意外发现了一块墓地,碑穴的痕迹和他藏起来的墓碑宽窄吻合。刘金国又从自己微薄的养老存款中拿出1000元,在墓碑下建好底座,修复了墓碑。长沙县文物局查实后,把“中央阵亡将士”墓列为文物保护点,刘金国也成了文物保护员。
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68岁年近古稀,刘金国守护墓碑整整半个世纪。“他们是民族英雄,为民族独立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不应该被遗忘。我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找到这些无名烈士的后人,让他们的英灵回归故里。”
反映刘金国生平事迹的电影《丰碑》正式开机,该电影以守墓人刘金国为抗日烈士守墓多年及寻亲的真实故事展开,表达对抗日先烈最崇高的敬重与缅怀。电影负责人表示,该电影或将在年内与观众见面。 ■记者 李琪 实习生 邹莹
延伸
118位浙江籍阵亡将士回家
7月19日上午,118位浙江籍阵亡将士的遗骸被安葬在浙江杭州安贤陵园。“我们不想把他们分开,生前是一支部队的,死后也要一起作伴。”安贤陵园的负责人李钢告诉三湘都市报记者。杭州安贤陵园专门制作了一个墓穴,用于安放118名浙江籍抗战阵亡将士的遗骸,边上的墓碑将镌刻阵亡将士名录。
来源:三湘都市报
编辑:罗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