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萧山令、何凤山:“益阳双雄”忠义彪炳史册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杨军 编辑:王娉娉 2015-07-27 09:13:06
时刻新闻
—分享—

  萧山令 (资料照片)

  萧山令南京保卫战殉难请恤公函。

  何凤山博士 (资料照片)

  何凤山一九三九年为犹太人签发的前往上海的签证。

  湖南日报记者 杨军 通讯员 曹荣 石科圣 陈泽伟 汤济夫

  山令凤山两英杰,益阳人民好儿男。不畏强暴秉忠勇,名并钟山气如虹。犹太临危伸援手,义薄云天胜浮屠。

  益阳四方山下、叶家河畔,哺育出两位反法西斯英雄,他们是萧山令、何凤山,并称“益阳双雄”。

  萧山令,益阳市赫山区(原益阳县)岳家桥镇四方山村人。在抗日战争南京保卫战中身兼6大要职——全国宪兵副司令、首都警察厅长、战时南京市长、代理南京警备司令、防空司令、渡江总指挥,率领将士浴血杀敌。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以身殉国,是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最高军事指挥官。

  何凤山,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镇叶家河村人。他在二战时期任国民政府驻维也纳总领事,在1938至1940年间,给数千名犹太人发放了逃离纳粹魔爪的“生命签证”,被誉为中国的“辛德勒”。

  7月上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益阳双雄”的后人,走访有关专家,查阅相关资料。拂去时光的尘埃,70多年前的那段历史逐渐清晰起来,萧山令、何凤山尽忠尽义的形象在眼前活了起来。

  益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胡立安说,萧山令、何凤山这两位益阳籍英雄,一个凛然正气、精忠报国,一个大爱正义、义举感人,一文一武,他们的行为诠释了淳朴重义、忠诚担当、胸怀天下的湖湘文化精髓,也体现了崇文尚义的益阳城市精神。

  萧山令:尽忠职守保卫南京城

  “我十万大军在前抵抗,不要害怕”

  赫山区泥江口镇七里江村70岁的肖百钢是萧山令的孙子。今年6月16日,他被区里接去看新近排好的现代花鼓戏《益阳萧山令》,该剧以1937年南京保卫战的惨烈战事为切入点,表现了抗日英烈萧山令将军一生中“入军校”、“任县长”、“送妻儿”、“战孤城”等人生亮点。肖百钢小时多次听长辈讲起过爷爷的故事,见到舞台上的爷爷十分激动,他说这出戏把萧山令演活了。

  肖百钢向记者讲述了祖父萧山令和父亲肖恢廓的一个故事。1937年,萧恢廓正在长沙一所学校读高中,眼见时局艰辛,深感日军残暴凶狠,在写给父亲萧山令的信中,诉说自己的恐惧和不安,同时也为父亲担忧。萧山令回信安慰他:“我十万大军在前抵抗,小日本只是井下一蛙,不要害怕……”

  “死在抗日报国前线,

  荣幸之至”

  7月5日,萧山令之孙、52岁的萧运春从益阳到南京市参加纪念活动,这是他第一次来南京。他找到当年萧山令牺牲的地方,泪流满面祭拜祖父。他对记者说:“爷爷那么年轻就牺牲了,让人惋惜,但我为祖父感到骄傲!”

  赫山区文化馆工作人员、一级作家雷德高说,萧山令45岁时才是少将副职,在当时湘籍军官中名不见经传,但抗日战争使其成为名闻中华的英烈。随着雷德高的讲述,南京保卫战的场景一一再现。

  南京保卫战从1937年11月18日打响。日军进攻南京有7个师团12万人,用飞机、坦克、军舰对南京形成立体包围。而萧山令指挥的守军,只有直属的宪兵和警察各6000人左右,以及两个直属陆军师和工兵部队3万人,再加上临时接管的国民党宪兵司令兼南京警备司令、防空司令“三司令”所属部队和军校士官生,总共11万人左右,武器只有轻重机枪和山炮等。

  在萧山令指挥下,南京城10余万守军同仇敌忾,英勇杀敌。11月26日,在萧山令宪兵部队主要负责的防区清凉山、明故宫一带,日军遇到顽强抵抗,死伤无数,不敢长驱直入。但经几天激烈交火,随着日军援军增加,我方守军终因装备落后、援军无望,士卒虽然英勇,但伤亡惨重,南京城岌岌可危。

  12月8日晚,同乡部属陈楫川劝萧山令将军审时度势,以策安全。萧沉思良久,毅然答道:“我萧某受命全权拱卫首都,防守无方无以对父老;杀敌不力,俯首称臣,有何面目见江东。我决心留守,与金陵共存亡!”12月9日,日军一部冲进光华门内,军情紧急,萧山令率清凉门宪兵第2团火速增援光华门。期间,数次有流弹从他身边掠过,手下劝他回指挥部,他笑道:“将军难免阵前亡,死在抗日报国前线,荣幸之至!”

  “杀身成仁,今日是也”

  赫山区政协文史委主任徐萍,曾到南京等地收集有关萧山令的资料。她说史料上对萧山令的记载不多,仅寥寥几句:虽习军事,实温文儒雅,无疾色厉言,每讷讷不能出口,而条理缜密,处事忠勤,严而不慢,宽而有威,为部属所钦慕。

  1937年12月12日,萧山令率部与日军激战,杀伤大量进攻日军。正准备同日军进行巷战时,他接到上级命令撤退。12月13日清晨,萧山令率领掩护撤退的部队抵达长江边,看到我军遭日军水陆夹击,军民死伤遍地,悲愤无名,疾声呼喊:“杀身成仁,今日是也!”随后率领官兵与敌人白刃格斗。宪兵如潮水般冲向日军,肉搏、血战5个小时,最终弹尽援绝,萧山令以身殉国,年仅46岁。

  噩耗传开,国人肃穆,老少含悲。当时设在重庆的《中央日报》头版刊登了“国民政府追赠萧山令为陆军中将”的命令。蒋介石训导手下军官时,常称“抗倭之战,能与城共存亡者,实以萧副司令为巨擘”。

  “南京人民永远怀念萧山令”

  “南京人民永远怀念萧山令。”前不久,记者从益阳到南京采访时,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说。

  经盛鸿以南京为研究中国抗战史的切入点,写成了《南京沦陷八年史》。他对记者说,南京保卫战过去近80年了,第一手资料收集越来越难。现在南京有一个由普通市民自发组织的草根社团“南京保卫战调查团”,其成员包括的士司机、产业工人和警察等,他们一到节假日,就结伴探寻南京保卫战遗址。

  经盛鸿还说,在今年初召开的南京市两会上,不少政协委员联名递交提案,建议把当年萧山令将军阵亡所在地下关的主街道,命名为“萧山令路”,让南京路名多点“抗战”味,让后代不忘历史,永远铭记英烈。

  何凤山:世界上救助犹太人最多的义士

  益阳与以色列因一个人而结缘

  今年4月21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丽兹卡尔顿酒店,中国和以色列两国政府驻奥地利大使馆共同举行了“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纪念铜牌揭幕仪式。而最近3任以色列驻中国大使马腾、安泰毅、海逸达,先后多次访问益阳。2007年9月28日,益阳市政府还与以色列驻中国大使馆签订了经济、文化友好合作备忘录。2011年9月,以色列第5大城市佩塔蒂科瓦与益阳结为“友好城市”……

  作为一个内陆城市,益阳为何会与以色列结下如此深厚的情谊?这主要归功于一个人,他就是在益阳出生的、二战期间挽救了数千名犹太人的国民政府驻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领事馆总领事何凤山。在以色列,何凤山被尊称为“永远不能被忘记的中国人”。

  以色列原驻中国大使安泰毅这样赞颂何凤山的人道精神和正义品格:“人的生命是最神圣的。有一句名言说,救人一命就像拯救了一个世界。而何先生救了成百上千人,他可称得上拯救了这个世界。”

  著名作家余秋雨为何凤山写下了这样的文字:随其手也,千百家庭得以绝处逢生;随其笔也,沉溺之身攀上救命方舟;随其声也,域外人士惊识中华文明;随其形也,离乱生命重建人世信心。

  冒着危险签发“生命签证”

  益阳市政协原副主席陈恒祥与何凤山女儿何曼礼夫妇联系密切。他说,何凤山的事迹湮灭了半个多世纪,何曼礼在何凤山于1997年去世后,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收集了一大批第一手珍贵资料,将这段历史还原在世人前。

  陈恒祥介绍,二战前的奥地利是欧洲第三大犹太人聚居地,总数约18.5万人。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大批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但纳粹当局又同意,犹太人只要拥有他国签证,便允许离开。可是,在这关键时刻,32个国家拒绝接纳犹太人,何凤山却出手相助,向奥地利犹太人签发前往中国的签证,帮助他们逃脱纳粹迫害。

  何凤山到底签发了多少“生命签证”?何曼礼回忆:“有文件表明,1938至1940年间,中国驻维也纳总领馆平均每月签发500个签证。从我找到的签证编号看,有时一个月发了900个,也有时一天发了100多个。按这个数据推算,何凤山发放的签证成千上万。我们保守地说,他发放了数千签证。”

  何凤山在世时,曾给何曼礼讲过一个为救犹太人朋友而直面德国党卫军的故事。那是1938年的一天,何凤山办好了犹太人罗森堡一家去上海的签证。他来到罗森堡家时,看到其妻子正伤心欲绝,原来罗森堡已在前一夜被纳粹党卫军抓进了集中营。这时,再次闯入的党卫军士兵看到何先生后质问:“你是谁?”威胁并勒令他立即离开。何凤山利用自己的外交官身份,一边强调“我是这家主人的朋友”、“他不回来,我是不会离开的”,一边设法营救罗森堡一家。在何凤山大力帮助下,党卫军当晚释放了罗森堡。次日,罗森堡一家人拿着何凤山办理的签证前往上海,躲过了一场家破人亡的劫难。

  海外演讲宣传家乡

  “何凤山留给我的印象,不仅是一个国际正义人士,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爱祖国爱家乡的人。”7月9日,今年80岁的益阳市离休干部彭长春对记者说。

  1982年10月11日,何凤山在时隔35年首次回益阳探亲,时任益阳地区行署办公室主任的彭长春负责接待并全程陪同。看到家乡变化,何凤山深情地说:“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祖国繁荣昌盛,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我看按邓小平先生改革开放的政策走下去,中国有希望。”离开家乡时,他向益阳地区行署负责人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能把他这次回乡耳闻目睹的变化,整理一个资料寄给他,回到美国后,他要发表演讲,向外国人宣传家乡的变化,宣传改革开放的成就,为祖国做点有益的工作。

  彭长春对记者说,当年11月10日,他给何凤山写了一封信,连同自己整理的2500字的《益阳今昔》一文寄给了何凤山。何凤山看到后十分高兴,他在回信中写道:“把祖国的成就向外人宣扬,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他还表示:“继续奋斗,相信不出10年或最多15年,中国可以与欧美先进国家并驾齐驱,祖国前途无穷,我们不禁同声预贺!”字里行间,洋溢着爱祖国、爱家乡的真切情怀。

  救过“新四军中的白求恩”

  益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市专家联合会会长谢正初是益阳历史文化研究专家,他讲述了何凤山救罗生特医生的故事。1939年8月,罗生特医生来中国后为中国人民服务长达10年。在众多被何凤山拯救的犹太人中,奥地利籍医生罗生特是其中之一,他拿着何凤山签署的“生命签证”从德军布肯沃德集中营死里逃生。他来到上海,在这里结识了德国犹太作家汉斯·希伯及其妻子秋迪·卢森堡。汉斯·希伯多次到中国抗日军队进行采访。1941年,经汉斯·希伯介绍,罗生特加入了新四军。

  罗生特是泌尿科和妇科医学博士,在战争年代艰难困苦条件下,他自己用银元打制医疗器械,为众多妇女解除了痛苦。罗生特以高超的医术救治了众多伤病员,也为所在部队培养了大批医护人员,被称作“新四军中的白求恩”,为中国革命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链接

  “一扫群魔”萧山令

  萧山令,1892年6月出生在益阳县(今益阳市赫山区)一个书香门第,自幼继承家训,立志图强。16岁时毕业于益阳龙洲高等小学堂,当时正值晚清,列强争相瓜分中华国土,少年萧山令无比愤慨,报考湖南陆军小学,投笔从戎,立誓“兵符在握,一扫群魔”。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湖南陆军小学停办,萧山令考入保定军校第三期,与白崇禧、张治中、何健是同窗。毕业后入湘军,开始戎马生涯。因为富有见识,又十分英勇,屡获军功,从排长一路升到团长,受到上司唐生智赏识。此后参加北伐战争,立下不少战功。1937年抗战前夕,他被提升为少将,任全国宪兵副司令、参谋长。1937年12月13日,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

  1984年7月,民政部颁发证书,追认萧山令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全国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萧山令名列其中。

  “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

  何凤山,1901年9月出生在益阳县一个贫苦农家,自幼聪慧、勤奋好学。1921年考入长沙雅礼中学,1926年考取德国慕尼黑大学公费留学生,获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随后开始外交生涯。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领事馆总领事。1938年至1940年间,他冒着生命危险向犹太人发放签证。在纳粹没收了中国领事馆的房子后,他自掏腰包租了一间民房,继续向犹太人发放签证。1973年何凤山定居美国,1997年病逝。

  2007年7月,以色列政府追授何凤山“国际正义人士”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杨军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