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打造农村基层党建升级版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朱跃军 编辑:王娉娉 2015-08-05 10:42:04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

  怀化辖13个县(市、区)、286个乡镇、3856个行政村,农村党员12.8万名。近年来,该市着力落实农村基层党建主体责任,坚持“硬件升级、软件变硬、保障有力、群众满意”的原则,全力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家园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本报今天推介怀化市部分县(市、区)农村基层党建的做法,供参考借鉴。

  沅陵县:构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机制

  7月2日,中共沅陵县流动党员广东总支部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广州市越秀区举行。该县在广东的党员代表10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越秀区委组织部和东山街道党工委的领导和沅陵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贺庆玲出席会议。

  沅陵县是湖南省版图最大的1个山区县,外出务工的剩余劳动力较多。仅以广东省为例,该县每年流入广东的务工人员大概有2万余人,其中党员1000余人。贺庆玲介绍:“许多外出流动的党员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没有正常过党内组织生活,为此,我们积极探索构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机制,坚持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确保‘流动不流失,流而不散,流而不乱’”。

  根据党员需要搭建平台。以北京、广州、长沙等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为中心,成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加强流动党员党支部建设,以点带面,以示范促全面,强化中心区域的辐射作用。该县驻长沙离退休流动党员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主要职责是加强离退休老党员的日常管理,为他们提供便捷的党组织服务。

  从实际出发强化管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的原则。广东党总支下设佛山市九江支部委员会、珠海市南屏支部委员会、南沙区东涌支部委员会、广东沅陵商会支部委员会以及广州办事处支部委员会共5个支部。据初步统计,已有将近600名党员纳入管理范围。

  完善《流动党员联系卡制度》。该县将流动党员的姓名、村别、外出地、务工情况、联系方式等全部登记入册并形成流动党员电子信息库,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基本状况、流动去向等情况的掌握。

  健全支部组织生活,执行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会制度等,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流动党员党组织严格按照沅陵县委组织部下发的《三会一课记录本》和《组织生活会记录本》,落实相关制度。

  突出人文关怀。以“情”为工作思路,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工作、生活关心力度。积极帮助流动党员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困难,使得党员服务中心成为为流动党员排忧解难的坚强后盾。

  为流动党员开辟“绿色通道”,鼓励流动党员回乡创业,回乡建设,并通过创办党员干部学习示范基地等形式,为流动党员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广州办事处支部书记印代祥说:“我们希望通过搭建支部班子、规范组织生活、加强教育管理,确保在广东地区的所有流动党员都能就近找到党组织,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一系列的举措,赢得了广大流动党员的认同和拥护。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到佛山打工,如今已是一家家具厂厂长的刘老板感慨地说:“我是一名党员,也可以说是一名‘流浪’党员,多年以来,不知道到哪里过党组织生活。家乡为我们搭建了党组织平台,让我们这些漂泊在外乡的人有了依靠,有了自己的家。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回馈社会,回报家乡。”

  谈起流动党组织的建设管理工作,县委书记刘志良信心满满地说:“我们相信,通过一切有效的组织活动,一定会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把一批优秀的青年吸纳到组织队伍中来,不断增强党的生命力。通过引导青年就业,创业,为广东和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一定会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摸索出一条新路子。”

  辰溪:村干部“值日” 村民“点赞”

  “王书记,我的新农合卡丢了,村里能代办吗?”近日,辰溪县桥头溪乡梅洲村村民邱细娃匆匆赶到了村组织活动中心内的村级事务代办点,村支书王学武一边递过张单子一边回答:“你先把单子填好,相关材料备齐后,村里会统一帮你办理。”

  “以前,找村干部办个事少说要跑好几趟,要么直接去村干部家里找,要么到田间地头找,还经常找不到人。现在好了,村干部坐班,随时都能找到人,还有乡上的干部定期来村里代办,办事方便多了。”事情有了着落,邱细娃禁不住为村干部坐班制“点赞”。

  “今年来,我们5名村支‘两委’干部3天一轮换,坐班为群众办理(代办)上户等事项81件,调处矛盾纠纷12起!” 替老人办好代办手续后,王学武“晒出”了坐班“成绩单”。

  “在全县443个村(社区)全部推行了村(社区)干部轮流坐班制度,保证了群众办事随到随办。”辰溪县委书记杨一中说,村干部为群众办好事、群众找村干部好办事成了辰溪的“新常态”。

  过去,村干部日常工作时间不确定、地点不固定、逢人做事、逢人办事的问题突出,出现村民办事“人难找、事难办”的问题。辰溪县坚持用改革破题。今年初,该县全面推行村(社区)干部坐班制。即周一至周五,每天安排1名以上村干部在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坐班办公,处理村(社区)内日常事务,处置突发性事件,为群众提供政策、法律法规、村务咨询,代为办理各种审批事项等职责;对群众提出的各种事项,认真做好登记,能当场解决的要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要主动向群众说明原因并通过每周例会及时集体研究或请示乡(镇)党委,再予以妥善解决。

  在辰溪县后塘瑶族乡丹山村村务公开栏上,一张坐班安排表张贴在明显位置,本周坐班村干部、坐班时间及联系电话,都在表上列得清清楚楚。村民叶明顺说,以前有事找村干部,总是先要电话联系一下,问有没有在村里。现在到村委办公室,随时都有人接待,办事比以前方便多了。

  为使村干部坐班坐得住、坐得稳,能办好事,该县将全县村级(社区)运转保障经费预算增加到3044万元,比2014年增加512万元,村主要干部年人均工资提高到8000元,村秘书、妇女主任年人均工资提高到6000元左右,并由县财政投入300万元对村级活动场所进行改造升级。今年初,该县对全县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并从县纪检、组织、民政、计生、国土等部门选派业务人员组成3个业务宣讲培训组深入全县30个乡镇对443个村(社区)干部进行业务技能培训。

  该县还加大督查考核力度,采取公开举报电话、派员随机暗访、实地查看资料等方式检查坐班制落实情况,对执行不到位的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直接免职,村(居)委会班子成员先停职,再按照相关法律程序罢免相应职务。

  “以前,村部楼都是大门紧闭,我们靠打牌来打发时间,现在村干部坐班,农家书屋每天定点开放。今年,我家种植的5亩西瓜收入3万多元,得益于坐班制,让我有机会查看了种植技术方面的书籍。”桥头溪乡黑子坪村村民雷传金对坐班制赞不绝口。

  辰溪推行村干部坐班制,节省了群众的时间,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减轻了群众负担,真正实现了有事靠干部,办事不出村。据统计,今年来,辰溪县村(社区)干部共坐班5.3万余人次,调解群众矛盾纠纷450余件,处置突发事件近20起,代办群众事务2900余项,帮助群众节约开支达8万余元。

  麻阳:硬件升级 服务贴心

  “现在有了新的住房,工作条件好了,我们的干事积极性大大提高!”8月3日,麻阳苗族自治县尧市乡政府干部田定春指着新建的宿舍开心地说。据了解,尧市乡去年底以来,投入400余万元新建了50套公共租赁房和12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大厅。目前,该工程主体已完工,预计10月底可全面投入使用,将全面改善干部职工基本工作生活条件,方便全乡群众办事来访。

  走进麻阳各个乡镇政府所在地,都能见到“六小一中心”建设的火热景象。

  “对基层干部既要严格管理,又要关心爱护。为此,我县大力推进‘六小一中心’建设,切实改善乡镇干部工作生活条件,让乡镇干部安心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县委书记李卫林介绍。

  去年来,麻阳按照怀化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强化乡镇机关“六小一中心”(即小套房、小食堂、小浴室、小图书馆、小厕所、小运动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计划新建小套房607套、改造88套,新建便民服务中心15个,其他项目85个。

  该县由县委书记李卫林挂帅,成立了以县委组织部牵头,住建、房产、财政、国土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对各乡镇项目规划选址、工程报建以及项目实施进行全方位指导,并每月进行一次调度。县财政积极落实1280万元配套资金,并对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服务性收费减半,对项目报建审批工作实行 “一站式”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建设过程中,采取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双重模式,按照“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六小’工程适用化、院落环境整洁化”的总要求,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并严把审批关、监管关、验收关,打造“放心工程”。

  目前,全县已建成小套房350套、小食堂12个、小厕所17座、小浴室18个、小图书馆19个、小运动场15个,便民服务中心10个,其余项目均在紧张施工中。基层基础硬件的升级,提升了乡镇便民服务功能,增强了乡镇基层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真是太方便了,办的又快又好,再也不用跑冤枉路了!”7月31日,在麻阳苗族自治县岩门镇便民服务中心刚办理好房屋建设国土手续的张大爷乐呵呵地说。

  走进岩门镇便民服务中心,党群、国土、计生、劳保等办事窗口排成一排,工作人员热情接待着前来办事的群众。据岩门镇党委书记张绍湘介绍,去年来,政府投资建成了设施健全的高标准便民服务中心,实行各职能部门集中办公,完善工作流程,并采取双人轮流的“AB”制工作岗位,方便群众随时找得到人,办得了事,有效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而在距县城32公里的大桥江乡,乡党委书记宋青山告诉我们,自从实施“六小一中心”建设,大家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有了改善,乡干部更愿意留守乡政府,扎根基层,群众有任何情况都能及时找到人。

  8月2日正值星期日,该乡双合口村因修建水电站多占村里地方,建设方和村民发生冲突,情势危急,村支书龙绪军立即给乡干部周拥军打电话求助,周拥军很快赶到现场,及时化解了矛盾。

  中方:夜访农家服务到家

  近日,中方县桐木镇宝寨村村民何树莲刚吃过晚饭,门外传来敲门声,原来是县委书记张霞带着县直机关和乡镇干部夜访他家。

  “葡萄快熟了?有什么困难?”张霞一进屋就关切地问。何树莲说,希望今年刺葡萄节能把宝寨村纳入节会和采摘范围,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宝寨村来。张霞把何树莲的建议记在笔记本上,承诺会统筹考虑。

  一盏电灯,几条木板凳,几杯清茶,像家人一样在夜幕下促膝谈心,是中方县“夜访农家,服务到家”活动的常态。

  近年来,针对农民白天忙农事的特点,中方县推出了“夜访农家、服务到家”民情巡访活动。要求党员干部下村入户访农家。拉家常、听意见、解难题,建台账,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收集整理造册,交由相关部门及党员干部限时办结。

  该县推出了“温馨12345”服务举措,即将每个工作日分别定为爱心帮扶日、劳动服务日、政策解读日、矛盾化解日、健康生活日、科技服务日等不同内容的“夜访活动日”,根据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能和服务范围,在相应活动日期间,集中开展“夜访农家、服务到家”活动。同时,要求县直机关党员干部全年下基层不少于90天,夜访农户不少于10户;乡镇党员干部每月夜访农户不少于60户。

  该县铜湾镇渡江坡村年逾8旬的村民杨春民因为低保的事情一直牢骚不断。6月3日晚,县委书记张霞登门拜访,与他交心沟通,看到县委书记连续3个晚上与他交心,杨春民终于道出了憋在心中10多年的话:“我被高票评为低保户,却在审核时被取消了,感到很委屈。”张霞耐心地向他介绍有关政策,并针对他家特殊困难,答应按照政策给予生活救助。

  “开展‘夜访农家、服务到家’活动,是践行‘三严三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只有干部放下官架子,群众才会掏出心窝话。”张霞深有体会地说。为了让群众把想说的话说出来,中方县以“夜访农家、服务到家”为载体,要求党员干部白天下村、晚上走访农户,通过拉家常等听取群众意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该县新建镇政府干部在“夜访农家、服务大家”活动中,根据村民反映留守老人较多,白天农事劳动繁忙,不能定期进行体检的问题,组织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队”晚上进村入户,为全镇65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并为每位老人制订“健康方案”。袁家乡了解到野星村坑坑洼洼的村级公路影响村域经济发展,及时与交通部门沟通衔接,确保了6.1公里通村公路水泥硬化改造,解决了482名群众出行难题,打通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条条意见的落实,一桩桩实事的办结,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赞不绝口。该县下坪乡桥上村种粮大户高生铁表示:“我在村里生活几十年了,干部利用晚上时间走村串户,真心实意和群众聊家常、话发展,了解群众所想、所求。我们都愿讲出真心话。”

  “白天上班,晚上下访”。自开展“夜访农家、服务大家”活动以来,中方县、乡(镇)干部共走访群众6.87万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3713件,化解矛盾纠纷3768起,全县越级上访、缠访、闹访同比下降60%。

  洪江市:

  产业链上建支部

  经济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要延伸到哪里。

  近年来,洪江市把党的组织优势融入到产业优势中,通过产业链上建支部,使基层党组织带动农业产业化不断加快发展。

  针对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因忙于生产经营而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出现了农村党员不主动找党组织,党组织对农村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监督难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难的两难的问题,洪江市委审时度势,按照“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模式,依托生产基地、农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链,以单独组建、跨村联建、区域共建等方式,把党组织及时融入产业发展当中,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产业链上建支部。洪江市打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传统设置模式,在具备条件的产业中建立基层党组织,使基层党组织体系和工作触角延伸到产业链上,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主体、产业党支部为骨干、农村党员为基础的新型组织构架,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扩大了基层党组织在产业中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

  产业链条上闪跃基层党员的身影。该市基层党员在日常工作时,以服务和带领群众致富为己任,请专家传授技术,不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交流会,及时了解市场、提供信息,组织群众齐心协力搞好营销,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和带动农民增收。园林花卉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建立党员“村社党员同培训、组织生活同参加、产业项目同发展、致富困难同帮助”的“四同制度”后,对合作社党员实行“包种苗、包回收、包销售”的三包服务。

  沙湾乡健康花果专业合作社党总支,通过开展“五个先”活动,即政策法规守先、技术指导为先、为民服务争先、产业发展当先、带头致富领先,形成了农村党员奋勇争先,致力发展的生动局面。黔阳特色水果专业合作社党总支紧紧围绕“诚信经营、做强品牌”目标,组织全体支部和党员主动作出水果施药不过量、销售果品不掺假、果品包装不调包的“三不”承诺。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托口镇阳荆村过去只有党员杨政连、邓小星尝试生姜规模种植。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去年,该村果蔬种植协会党支部组织党员种植能手和村民结对帮扶,采取每人联系5到6户群众,手把手帮他们传授生姜种植技术,使全村的规模种植户猛增到82户,种植面积达150亩,带动当地近200名富余劳动力就业,年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

  党建融入产业,产业助推发展。如今,洪江市已在柑橘、花卉、养殖、种植等20多个产业中发展建立了专业合作社党总支2个,党支部30个,拥有党员达1000余人。

  产业发展孕育全面小康升级的新希望。该市先后建立了8000多平方米的柑橘商品化处理基地、3万亩柑橘基地和5000亩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年生产柑橘3万余吨,畅销华东、华南、华中、西南等水果批发市场和超市,带动果农增收2000多万元。

  靖州:简政放权让群众办事更方便

  “真没想到,不到20天就把事情办好了。”近日,靖州太阳坪乡新建村七组的村民刘真发来到乡便民服务中心,领取了他新办的集体土地使用证,他感叹:“过去办这样的事情通常要几个月到半年的时间。现在乡便民服务中心啥时都能办,省时省钱省心。”

  2013年以来,靖州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在全县16个乡镇(管委会)实施了简政放权到乡镇。按照“能放全放、能下全下”原则,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创业经营息息相关的组织、财政、民政、国土、计生等23个县直部门、56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下放到乡镇办理。其中社会保险、社会救助、计划生育、农村宅基地审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涉农补贴等39项事权由乡镇直接办理,对不能直接下放的如林权证、少数民族证办理等17项事权进行委托办理,推动乡镇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对不能下放到乡镇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归口县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审批服务。并为群众搭建起3级服务平台:即完善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将发改、国土、房产等51个涉及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单位全部进驻,所有行政审批和非行政审批事项共计225项全部纳入办理。设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将所有服务事项,分类整合到计生服务、国土建设、民政民宗、司法信访、劳保医保、财政扶贫、农林水牧、公安户籍8个服务窗口进行办理。建立村级事务代办点。分别在乡镇集镇、村部和大团寨设置集中代办点、统一代办点和日常代办点。代办点按照“一个场所、一支队伍、一套制度、一本台账、一本服务指南”的“五个一”标准建设,推行“赶集日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集中代办,赶集日前一天轮流在村部统一代办,在团寨日常代办,对孤寡、伤残、五保等特殊群体上门代办”4种代办模式。

  该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网络平台,将各乡镇(管委会)和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县直单位一并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做到网上并联审批,实现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并建立网上政务服务微信平台,将手机移动终端与网上政务服务系统和触摸屏查询系统连接,使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网上咨询、办件查询。

  为保障简政放权便民服务措施的落地,该县出台了《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制度》、《承代办服务制度》等制度,全面推行“五制办理”、“六件管理”、“八公开办事”,为群众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进一步突出乡镇主体地位,除上级部门派驻乡镇机构和教育、卫生事业单位外,乡镇事业站所全部实行以乡镇管理为主、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的管理体制;乡镇事业站所人员调动,须经调出人员所在乡镇党委、政府同意;乡镇事业站所人员的人头经费财政预算直接安排到乡镇;乡镇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发放由乡镇负责统筹;乡镇站所人员全部纳入乡镇考核,确保权、责、利相统一。

  开展简政放权便民服务,有效避免了群众多头跑、跑多回的现象,对村民需要到政府办理的相关事务实现了全程代办。今年以来,该县政务服务中心受理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3010件,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2.8万件,群众满意率达99.6%。

  (本版稿件采写:湖南日报记者 朱跃军  通讯员  周安民  张家华)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朱跃军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