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增产(右)正在给阿廖沙讲述当年这里的一些故事。
阿廖沙正和一位住在洛八办附近的老奶奶聊起了那段历史,阿廖沙听得连连点头。本版照片均为长沙晚报记者邹麟 摄
河南省洛阳市八路军驻洛办事处,刘少奇曾在这里主持工作。
长沙晚报特派记者 李广军 通讯员 尹芳
这是一段数千公里的行程:一位60岁的俄罗斯老人,为了追寻爷爷的足迹,辗转4省7地,寻找历史的见证者,瞻仰长者从前驻足的地方;找痕迹,听故事,看旧址……在这一路的寻访中,拨开历史的迷雾,还原事件的本真。
7月底至8月初这10余天的时间里,阿廖沙——刘少奇的俄籍长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开启着“追寻少奇足迹,弘扬抗战精神”为主题的重走抗战之旅。一路上,刘少奇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许多几乎要被湮没的细节、为抗战所做的卓越贡献,又一一展现在人们面前。
昨日,圆满结束此次寻访之旅的阿廖沙说,这一段抗战的烽火岁月和老一辈创造的丰功伟绩,我们不应该忘记。
太原
步行数百米给师生讲革命思想
阿廖沙寻访的第一站,在山西太原。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平津局势日益严峻。经党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刘少奇率北方局机关迁至太原。北方局新的领导机关驻地在太原成成中学后院。阿廖沙一行来到这里时,旧址仅留下3间平房,而当时种下的桑树却存活了下来。阿廖沙抚摸着树干,在平房前要我们给他拍照留念:“这是爷爷曾经住过的地方,我要拍下来,当做纪念。”
“当年刘少奇同志就是在这里办公,主持北方局的工作。他经常步行到附近的山西国民师范学校,为师生们讲先进思想,宣传抗日救亡各项主张。”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杨云龙介绍,离驻地不过数百米的地方,就是山西国民师范旧址。在刘少奇的精心指导下,1937年8月1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在这里宣告成立。
阿廖沙向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副馆长杨芸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爷爷是什么时候来到太原的?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作为牺盟会的总部?”看得出他对这儿很感兴趣。
当杨芸介绍,在抗战最艰苦时期,不少领导干部不得不将自己的孩子送给附近的老乡抚养时,阿廖沙深有感触地说:“我祖父当年就不得不把我的父亲放在老乡家寄养,后来又送到了国外……我在俄罗斯长大,很久以后我才知道,爷爷竟然是刘少奇……对这些被寄养的孩子,我非常了解他们的心情。”
1937年11月4日,刘少奇布置完山西党的工作后,随北方局机关向临汾转移,从此离开了太原。
临汾
听刘少奇讲课后写下《游击队之歌》
刘少奇率领北方局机关,去的是临汾刘村。几乎在同一时刻,八路军总部、中共山西省委和山西牺盟会总部也迁驻了这里。
在临汾市尧都区刘村镇副镇长徐咏娟的指引下,我们从刘村镇一个极不起眼的小巷进去,纵横多家巷口,直到一个三进式庭院门口悬挂的“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标识牌告诉我们,目的地到了。
当地村民史增产已70岁,依旧精神焕发。据他说,这个老宅院是他祖父辈建造的一个大院落,刘少奇和北方局机关,就驻扎在这里。
史增产带着阿廖沙边走边聊。他指着宅院内两边的房子说:“当时刘少奇主席住东边,杨尚昆就住在右边。这些砖头还是当时的原物呢。”阿廖沙也跟着从院子这头走到那一头,时不时用手机拍摄周围的景色。
史增产说,根据爷爷的回忆,刘少奇非常平易近人,“每次出门,他都会跟屋子里面的老百姓打招呼,还喜欢逗小朋友玩,跟周边邻居相处得特别好!”
当然,村民们并不知道这位和蔼可亲的“大官”就是大名鼎鼎的刘少奇,只知道是一位姓陶的教官——当时,刘少奇化名“陶尚行”,他用这个名字写作的一本《关于抗日游击战争中各种基本政策问题》的小册子,为抗日游击战争指明了方向。
今年80岁高龄的赵刚,是刘村镇的老干部,退休以后专注于当地革命史料的研究。“《游击队之歌》就是在我们这里写的呢!”赵刚介绍,当时,这儿驻扎着一支600余人的学兵大队,刘少奇经常给学员们讲课。其中一位名叫贺绿汀的学员听了刘少奇的讲课之后,非常激动,挥笔写下了一曲《游击队之歌》,从刘村镇唱响,从此传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1938年2月底,临汾沦陷前夕,中共中央北方局撤离刘村镇,刘少奇回到延安,继续领导华北地区党的工作。
渑池
因一个人和一部著作而彪炳千秋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是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发祥地;而在抗战历史上,渑池兵站也因一个人和一部著作而彪炳千秋。
渑池兵站,是1938年11月十八集团军与国民党当局谈判后创办的我党我军的公开机构。说起渑池兵站,必须提到刘少奇和他的政治名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刘少奇化名“胡服”,由延安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到渑池,于12月20日在渑池兵站召开了“中共豫西特委扩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在这里,刘少奇完成了《共产党员的修养》提纲,并在党训班上首次进行了宣讲。抵达竹沟后,为了给党员干部进行党性锻炼和修养的教育,刘少奇在提纲的基础上精心撰写,题目加上“论”字,内容也进行了归纳、增删,成为了名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在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刘少奇旧居,看到爷爷的半身像,阿廖沙神情肃穆地三鞠躬。
刘少奇旧居是一间不到8平方米的小屋,刘少奇工作和休息都在此地。“桌子、椅子、床和火盆都是以前的原物,我还在这张床上住了十几年呢。”昔日房东的孙子、50多岁的王小润告诉阿廖沙,“当时我爷爷并不知道住在这里的是谁,因为对方租了房间之后,我们就搬走了。等几个月后对方离开,回家一看,屋里摆设得整整齐齐,依然保持着原样。一打听,才知道是刘少奇同志。”
渑池县博物馆馆长陈琳琳曾经是这里的讲解员。1995年4月,王光美来到这里时负责讲解。 阿廖沙询问王光美奶奶到这里来的每一个细节。休息时,他一个人坐着,突然唱起了一首俄文歌曲。翻译告诉记者,这首歌的名字叫《哎,道路》。
洛阳
“镇脑器”和“少将秘书”的故事
在河南洛阳老城区一条叫贴廓巷的小巷子里面,“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洛阳办事处”(简称“洛八办”)旧址赫然在目。洛八办对面一处门面,69岁的杨明周老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他告诉前来寻访的阿廖沙,“我听我爷爷说,当时只知道这里门口的警卫员从原来的两个一下子变成了四个,办事处里头用铁丝扯起铃铛,不让外人进去。但是当时真不知道是刘少奇主席。”
杨明周不知道的是,刘少奇在1939年1月、4月和9月先后三次因为不同的工作需要,来到洛八办工作。
洛八办纪念馆研究员王志军介绍,1939年1月,刘少奇在从延安到竹沟途中,在洛阳进行了短暂停留,受到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的隆重接待。经过磋商,卫立煌同意将洛阳八路军通讯处升格为八路军办事处。
王志军还给阿廖沙讲起了“镇脑器”的故事:在洛八办的夜晚,刘少奇的房间内总是灯火通明,甚至经常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大家很好奇,这位领导怎么会有这么好的精力。一次,一位党员干部在刘少奇房间的桌子上发现有一串用绳子串起来的铁片,很好奇。刘少奇介绍,这是自己驱赶疲倦的神器,名曰“镇脑器”。时值寒冬腊月,铁片更是冰冷刺骨。每当倦意袭来,刘少奇便将这串铁片戴在头上,顿时精神便来了。
同年9月,刘少奇和徐海东一起从延安返回竹沟,途中第三次经过洛阳。此次出行,为应付国民党顽固派的刁难,刘少奇打扮成普通战士,装成徐海东的秘书。徐海东佩戴国民革命军少将的军衔,以到中原检查新四军的名义,掩护刘少奇秘密回竹沟。离开洛阳时,刘少奇一行在国民党卡口遭到盘查,幸亏有了徐海东“国民革命军少将”的军衔才得以化险为夷。
竹沟
化名“胡服”,老百姓以为他是伙夫
这儿是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的延安街,村民王志华就住在这条街上,作为竹沟革命纪念馆的邻居,46岁的他很自豪:“竹沟很有名,很多外地人都来俺们这儿参观。抗战时,刘少奇在俺们这里待过……”
1938年11月,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制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同时决定撤销长江局,成立中原局,以胡服(刘少奇化名)兼中原局书记。1939年1月28日,刘少奇一行抵达竹沟。
“他非常平易近人,因为胡服这个化名,老百姓还以为他是伙夫,根本不知道他是中原局书记。”竹沟革命纪念馆馆长鲁金亮在给阿廖沙介绍当年的情况。一棵果实累累的石榴树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原来,这棵石榴树是刘少奇1939年来竹沟后亲手栽下的,在十年动乱中被连根拔掉。当地群众发自对少奇同志的爱戴,悄悄地剪下一枝,经过精心培育,终于成长了起来。
纪念馆里一顶色彩陈旧、式样普通的皮棉帽也引起了阿廖沙的注意。鲁金亮介绍说,这是刘少奇到达确山竹沟镇时,送给农民革命家王国华的。这顶皮棉帽陪伴着“传奇老汉”王国华度过了几十个寒冬,一直到王国华去世后还珍藏着。1984年由王国华的夫人杨纯芝老人捐献给纪念馆,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阿廖沙听得聚精会神。听说王国华还有个干女儿住在离纪念馆不远的村里,他主动提出要去看看这位年已102岁的世纪老人。
盐城
重建新四军军部发展华中根据地
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刘少奇提出的“在政治上全面进攻、在军事上暂缓进攻”建议被中央采纳。1月2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向全国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命令,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兼政委。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军部重建大会在江苏盐城召开,重建后的新四军成为继八路军之后我党领导的又一支强大的抗日武装力量。1941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决定东南局与中原局合并,成立中共华中局,刘少奇为书记。至此,位于黄海之滨的盐城成为华中抗战指挥中心。
在位于盐城的新四军纪念馆,听着纪念馆宣教部副主任陈春梅的介绍,看着墙上的《新四军军歌》歌谱,阿廖沙突然哼起了这首歌的旋律。原来,常住广州的他经常和一些革命后代一起联谊,参加合唱等活动,也就是在这些接触中,他已经学会了这首歌。
1941年7月,中共华中局、新四军军部机关主动撤离盐城,向阜宁县境内作战略转移。到1941年底,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面积已扩大到18万平方公里,另加游击区共25万平方公里,根据地人口达1500万人。
临沭
“更有少奇来鲁,指点胜利之路”
“滨海岁月几度,罗陈朱萧谷符。抗日将士拼九死,英雄豪杰无数。更有少奇来鲁,指点胜利之路,转战千里沂蒙山,卧虎藏龙临沭。”这首陈毅元帅作于1946年的《西江月·忆滨海》,如今静静地铭刻于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里的一块石碑上。
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工作人员李建丰长期从事抗日战争史研究,他介绍,1942年春,正值抗日战争进入艰难时期,中央书记处和毛泽东连续三次给刘少奇发电,要求他从新四军军部所在地江苏阜宁返回延安途中,到山东指导工作。1942年4月10日,刘少奇到达中共山东分局、115师师部驻地——山东省临沭县朱樊村(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梁河镇西朱范村),尔后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之中。
“这儿就是当年刘少奇住的地方。”70岁的当地村民王宗富指着村里的一块玉米地告诉记者。幸运的是,我们在玉米地里发现了一口并未干涸的水井。“这口井名叫‘王家井’,当年方圆数里的村民都来这里打水的。住的人多了,井里的水有些紧张。少奇同志知道了这件事,就要求同志们到远一点的河里去挑水,把井里的水留给村里人用……后来,‘王家井’就被大家叫成‘爱民井’了。”王宗富介绍。
就在临沭,阿廖沙结束了这次追随刘少奇抗战路的寻访之旅,他说,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把这次寻访中自己的感受和听到的故事、见到的景色说给家人和朋友听,让大家都能记住爷爷刘少奇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的卓越贡献。
微评快读
@B612土著: 刘少奇,永远的伟人,历史永远铭记他的无私奉献。
@geroi_339: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教育,是红一代留给他们后人最宝贵的遗产。这个家庭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温暖”。
(长沙晚报记者 康笑琴 整理)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广军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