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潭仅存的抗战时期防空洞 曾作临时病房使用

来源:红网 作者:曾佰龙 虞舜之 编辑:曾小颖 实习生:谢芬 2015-08-14 10:31:0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湘潭站8月14日讯(湘潭日报记者 曾佰龙 实习生 虞舜之)湘潭市中心医院东南角,有一株百年大樟树,它不仅见证着这所医院的兴衰变迁,树下还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据说树下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抗日战争时期修建的防空洞。8月13日,记者来到大樟树下一探究竟。
  
  关于这座防空洞,市中心医院《院志》只有寥寥数笔的记载:“抗日战争时期,医院在美国长老会统管下,修建了一个88平方米的简易地下室,为防空所用。”
  
  绕到市中心医院9号楼的后面,在靠南的墙根处,是一株百年大樟树,在医院工作近40年的原党办主任陈健伟告诉我们,防空洞入口就在大樟树底下,麻石堆砌的入口至今让他印象深刻。后来因从安全考虑,树下入口被封。
  
  现在要进入防空洞,得通过医院9号楼的摆药室,再穿过一段暗黑的通道,往下走两层楼梯,才能看见这座防空洞洞门。防空洞内室有点像陕北的窑洞,圆拱形,中间有过道,内室左右分布,每一间面积大概在10平方米左右,现在能看到8间这样的内室。如今防空洞内安装了现代防火、排气、排水设施,被用作存放病人病历。
  
  这座抗日战争时期建设的防空洞,历经几十年风雨,能完整保存下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市中心医院原党委书记朱海清说:“抗日战争时期,出于对医院财产和病人安全的保护,建设了这座防空洞。日本侵略者对湘潭进行了多次狂轰滥炸,医院被炸得面目全非,防空洞也变得不再安全。后来,当时的医院副院长、香港籍医生司徒安活,携家室带领18名医务人员乘船转移离开湘潭,他们先后经湘乡县谷水、安化县蓝田等地,沿途目睹了成群结队的难民贫病交加的悲惨景象。为解除难民贫病之苦,他们在蓝田开设流动医疗诊所,救治伤病。此后,他们还在溆浦、泸溪等多处先后开设了临时诊所。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当年11月16日,疏散转移的医务人员得以返回湘潭。此时,他们见到医院已是满目疮痍,房屋家什破烂不堪。不久中华基督教会湖南大会捐款资助,医院得以重建。”
  
  朱海清说,这座防空洞在战乱中神奇地躲过了日军的炮火,一直保留并且使用至今。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作为临时病房,安置过不能及时转移的病人和药品。上个世纪80年代初,医院在防空洞内加开了36张病床,用来做康复病房。再后来,还做过职工临时休息的场所,现在做医院库房。
  
  湘潭史志专家周磊说:“据统计,日本侵略者对湘潭的轰炸约有15次,造成1000多人死亡,另有1000多人不同程度受伤。当时人们的防空意识很差,面对空袭,很多市民在八仙桌上盖两床棉被,空袭一来,就躲在下面,这是第一代‘防空洞’。后来,人们在湘潭老城墙上挖洞,每个洞只能藏一两个人,湘潭人叫‘猫儿洞’,这是第二代‘防空洞’。第三代防空洞,就是市中心医院这个。这是湘潭唯一一座构筑在半地上半地下的防空洞,是湘潭历史上第一座有庇护能力的防空设施,也是现在全市唯一留存下来的旧式抗日时期防空洞。”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