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5日,长沙至吐鲁番航线正式开通。(资料照片) 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记者 金中基
【开篇的话】
“湖湘子弟满天山”,昔时荣光,当今依然。
一说新疆,人们就会想到左宗棠、王震、陶峙岳等湘籍杰出人物,就会谈论“八千湘女上天山”铁血柔情故事,就会称赞现在的湖南援疆干部。
天山湘江,山水相隔,万里之遥。从“屯垦戍边”到“全面援疆”,援疆精神一脉相承。
今年适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吐鲁番“撤地改市”。8月上旬,湖南日报派出记者赴疆采访。从今天起,推出《湘江天山万里情》系列报道,展示湖南援疆工作取得的成就、援疆干部的风采,两地相互交流交融,共同推进边疆团结稳定繁荣呈现的良好局面。
一曲脍炙人口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出自湖南词作家之手,让许多人知道了吐鲁番。今年,葡萄熟了的季节,凝聚着湖南援疆干部心血的第24届吐鲁番葡萄节将要热热闹闹地开办了!
吐鲁番,位于天山南麓,这个古丝绸之路上的“火洲”之地,唐僧西天取经路过的火焰山越千年依旧炽热似火。湖南援疆工作队,从1998年进疆之后,一驻就是17年。
这17年,是多么不寻常的17年!援疆干部来了一批又一批,至今已是第7批。
远离家乡湖南,奉献边疆大漠。在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湖南援疆干部“有志而来”、“有为而作”,于恶劣环境中艰苦拼搏、建功立业,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广泛好评。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年,又恰逢吐鲁番“撤地改市”。8月上旬,湖南日报记者赴吐鲁番采访,真切感到湖南援疆工作成效卓著,“援疆精神”在大漠边塞绽放异彩。
“雪中送炭”,在当地百姓眼中是最好看的景
走进吐鲁番,湖南援疆有几件轰动的事情,人们津津乐道。
开通长沙至吐鲁番航班,每周二、六共两班,圆了两地交流多年的梦想。
“天山梦·湘吐情”湖南万人游吐鲁番活动,让更多湖南人了解吐鲁番。
“吐鲁番葡萄节”去年第一次走出本土,在北京、上海、长沙等地成功举办,打响了品牌。
《爸爸去哪儿》剧组今年7月来到吐鲁番,40多摄氏度的高温可把宝贝们给热坏了,却使“火洲”又火了一把。
不仅如此,社会福利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双语幼儿园、门诊大楼、广播电视大楼、安居富民工程,一个个湖南援疆项目落地生根,与神秘的火焰山、醉人的葡萄沟、美丽的滨沙风光交相辉映,成了吐鲁番盆地崛起的新景观。
在交河故城东南,一片两层楼的新房拔地而起,在日光的照耀下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交河小镇,是安居富民工程的一个点。”高昌区委副书记、湖南援疆前方指挥部成员李勇告诉记者,去年3月动工,一期工程90套180户,年底“交钥匙”。目前有20多套新房住了人,还有62套正在装修。
来到一栋新房前,砖混楼房用黄泥糊面,有着浓厚的当地建筑风格。户主叫阿不都拉,领着我们从外面的楼梯上到二楼露天凉台,旁边是葡萄晾房和住房。他说:“我们这里一年四季无雨,所以楼梯修在外面。吐鲁番是有名的葡萄沟,有了晾房方便。政府帮我们想得真周到。”
“这么好的房子,以前只有巴依老爷才能住上啊!我做梦都没有想到。”阿不都拉和儿子家共有5口人,原来住的是土坯房。这栋楼是他和儿子两户共住,共有166平方米,花了近20万元,政府补贴5.7万元,贴息贷款5万元,其余自筹,没有太大负担,住得很舒适。他还有没想到的是,政府补贴的钱中有2万元是来自湖南的援助。
幢幢新房,民族特色浓,风光很美,竟被一家影视制作机构看中。他们租住农民的安居房作影视基地,正在筹拍《零点客栈》系列电影。
交河小镇只是一个缩影。安居富民工程将惠及5万多户百姓,援助资金达6亿多元,到今年底全部建成之时,那又是一幅多么壮观的画卷!
鄯善县双语幼儿园,总投资达2900万元,其中湖南省出资1900万元;现有教职工91人,幼儿710人。
“这么大的投资值不值?”面对记者的发问,幼儿园园长吕琴陈述往事。县里原来有个老园,只能容纳300人,挤得一塌糊涂。2012年新园建成招生报名之时,排了三天三夜的长队。
这种“雪中送炭”的项目,在当地百姓眼中是最好看的景。
62个项目,总投资69.16亿元,援助资金12.84亿元,其中就业、教育、卫生等民生项目占八成。这是湖南省对口援疆“十二五”规划任务。吐鲁番市副市长、湖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副指挥长倪东海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到今年底,全面完成任务不打折扣,所有项目按计划全部完工,援助资金将全部到位。
全国“一盘棋”,从“人才援疆”到“全面援疆”
湖南援疆工作,成效有目共睹。吐鲁番的干部群众动情地说,湖南人民很讲感情,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援疆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湖南省援藏援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冯萍处长对记者说,去年11月2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援藏援疆工作。徐守盛情深义重地说,对口支援西藏和新疆,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全省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始终带着感情和责任,全力做好对口支援各项工作。
受徐守盛书记委托,去年7月,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常务副省长陈肇雄率湖南省党政代表团赴吐鲁番考察,看望慰问援疆干部,并捐赠了1000万元用于10所双语幼儿园建设和22辆校车。杜家毫在考察中勉励援疆干部:“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吐鲁番建设得更美好!”
开通长沙至吐鲁番航班的事,提了多年没办成。湖南援疆前方指挥部多次与南航协商,最后达成意向,选择吐鲁番旅游旺季,每年开4个月。可是南航提出每趟补助18万元,一年下来得补600多万元。陈肇雄听了吐鲁番市委副书记、湖南援疆前方指挥部指挥长姜欣的汇报后,非常支持,当即在报告上签了字。
从1998年第一批22名湖南援疆干部进疆,至今共7批564名。特别是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湖南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加大支持,援疆工作力度前所未有。
目前,我省形成了“省委省政府直接推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成员单位协作配合” 的援疆工作格局。省委组织部,精心组织选派援疆干部;省发改委,是省援藏援疆办公室的常设地,“十二五”援疆规划制订、一个个援疆项目论证选择都是从这里产生;省教育厅在吐鲁番办起了首届“援疆班”;省人社厅选拔多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进疆。援助上千万元的有教育、科技、卫生等部门,宣传文化系统每年援助上千万元。五凌电力、三一重工、湘煤集团等30多家企业落户吐鲁番,计划总投资30亿元,完成投资10亿元。
从过去单一的“人才援疆”到“全面援疆”,“项目援疆”、“产业援疆”、“教育援疆”、“智力援疆”、“文化援疆”已在吐鲁番生根开花结果。
不辱使命,从事援疆大业是多么崇高与幸福
“在新疆,也许湖南人不算最多,支持不算最大,但是最优秀的之一。”曾写过《西上天山的女人》《西长城》的著名作家丰收如此评价。
吐鲁番的干部群众对湖南援疆干部更是高看一筹。
有一份考核成绩单足可以证明。去年146名湖南援疆干部,年终考核全部被评为优秀。
吐鲁番市委书记张文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湖南援疆干部给予高度评价:“无私奉献,艰苦创业,敢为天下先!”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湖南与新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明代初期翦氏子孙落籍桃源县枫树乡,诞生了“维吾尔族的第二故乡”,到左宗棠抬棺出征,率部收复新疆;从王震、陶峙岳等一批湘籍屯垦闯将,铸剑为犁,到“八千湘女上天山”,抒发了湖南人铁血柔情的戍边壮志;“援疆精神”从古至今一脉相承。
“最热”、“最干”、“最低”,人们用“三最”形象地概括吐鲁番地理气候环境。吐鲁番海拔-154米,是世界最低的盆地;是全国著名的干热区,极端温度达47.8摄氏度,鸡蛋在沙漠中可以直接煨熟;年均降水量16毫米,年蒸发量3000毫米以上,一年四季无雨。
2014年3月5日,第七批湖南援疆干部进疆。大漠飞沙走石,枯藤老树昏鸦。从秀丽江南至荒原边塞,开始许多人不适应,想家思亲人,晚上睡不着觉,有的甚至流鼻血。姜欣为大家鼓劲加油:“挺过第一个月,就能挺过一个季度,就能挺过一年!”
他们到石河子,听湘女老大姐讲屯垦故事,唱《浏阳河》《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们到第一颗原子爆炸的地方——马兰基地,用“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激励大家的斗志。这两次活动,许多人流下激动的泪水。
自3月葡萄开墩,援疆干部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同劳动,并肩斗风沙,一路走来不畏难。
去年“4·23”大风灾期间,姜欣率援疆干部参与抗灾斗争,营救出3名受困群众。她自己却被大风吹起走,也毫不畏惧。
“勇往直前,不辱使命。这是我们的责任担当。”姜欣说,我们的身上流淌着湖湘子弟的血液。当祖国需要与自己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感觉从事援疆大业是多么崇高与幸福!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金中基
编辑:罗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