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岳阳提出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战略目标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李国平 编辑:杨洁 2015-09-15 09:26:15
时刻新闻
—分享—

  岳阳市城陵矶国际集装箱码头,起重机正在为货船装运集装箱。 记者 赵持 摄

  ■记者 李国平

  岳阳,依长江、傍洞庭,是镶嵌在东洞庭湖边的一颗明珠,因江湖而生,因江湖而成名,也将因江湖而富,因江湖而强。

  因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岳阳港在清朝末期就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港口,岳阳在1992年成为国家第一批批准的对外开放型港口城市,湖南省唯一的国际贸易口岸。

  作为湖南的门户城市,作为通江达海的现代港口城市,作为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节点城市,岳阳在湖南经济发展版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省委省政府也将岳阳作为全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对接“长株潭”,辐射“环湖区”,有意将其打造成湖南发展的新增长极。

  桥头堡

  通江达海排头兵

  【目标】 湖南省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岳阳作为全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要将其打造成湖南的新增长极,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数据】 “作为湖南唯一天然深水良港,岳阳港通过多年建设,散货集装箱码头每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个亿,是整个长江沿线中8个亿吨大港之一。”城陵矶港的党委委员、主任徐克军介绍,今年上半年,城陵矶口岸进出口货物929万吨,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6.2%,集装箱吞吐量11.7万标箱,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0.3%,上半年口岸经济运营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国家将长江经济建设带作为国家战略后,岳阳通江达海的优势更加明显。”岳阳市委书记盛荣华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岳阳拥有163公里的长江岸线,百年老港城陵矶港是湖南唯一一个国际港口,是长江沿岸八大口岸之一,也是长江沿线过亿吨级港岸。口岸优势在湖南得天独厚。

  2015年7月,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城陵矶新港区,力争将城陵矶港口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主阵地、湖南省东进出海的“桥头堡”、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最前沿,呼应了国家长江经济带和洞庭湖经济区战略。盛荣华说,岳阳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正按照“三新一中心”来规划建设城陵矶新港。把城陵矶港打造成为现代新港、产业新区、滨江新城和长江中游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

  城陵矶新港区将是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门户、长江中游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区。 按照规划,城陵矶港重点发展包括航运物流产业、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贸易服务业、低碳新兴产业5个方面的产业。

  新增长极

  打造成湖南发展新的一极

  【目标】 岳阳提出了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的战略目标,“621” (六大战略、二十项工程、一百项工作)行动就是这个目标的发展路径和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

  【数据】 根据湖南省最新发布的今年上半年各市州主要经济指标数据,今年上半年岳阳地区生产总值达1220.2亿元,增长8.6%,位居全省第二,但岳阳经济总量在全省目前占比并不是很大。数据显示:2014年,岳阳市GDP占全省的9.5%,财政收入占全省的9%,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9%。

  盛荣华表示,要完成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岳阳打造成为全省通江达海的新增长极”要求,岳阳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不懈怠。岳阳市提出:力争到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 12%左右,到2025年,占全省比重15%左右。

  盛荣华说:“为尽快实现发展目标,全市上下正凝心聚力,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国家战略在岳阳叠加的大好机遇,依托通江达海的口岸优势,突出抓好6个国家级口岸平台的建设和运营。”

  岳阳成为湖南发展新的一极是有底气的。2010-2014年,仅城陵矶新港区生产总值就从19.6亿元增长到65.8亿元,增长235%;规模工业增加值从11.6亿元增长到35.9亿元,增长208%;集装箱吞吐量由2009年的3.87万标箱提升到2014年的22.13万标箱,增幅连续五年保持长江内河港口第一。

  发展引擎

  或与长株潭上演“双核”发展大戏

  【目标】 岳阳市商务局在《关于岳阳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中称,岳阳承东启西、联南通北、临江临湖临港的区位没有变,但新的历史机遇赋予岳阳区位的价值和优势却在变。长株潭城市群与岳阳同处湘江下游,均在京珠大动脉沿线,距离较近,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基础雄厚,有望成为引领湖南发展的“双引擎”。

  【数据】 数据显示,1-7月,岳阳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7%,增幅居全省之首。

  长江港口与岸线,是岳阳独特的资源优势。作为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岳阳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经济学家认为,湖南不靠海但沿江,可充分发挥岳阳163公里长江岸线资源优势,加速其发展;让长株潭与岳阳联袂上演“双核”发展大戏。

  “要实现这一目标,项目建设是基础、是支撑,也是抓手。”盛荣华说,岳阳首先开展了大力度的招商引资,以“一区一港四口岸”为依托,先后在重庆、武汉、长沙、上海、深圳、香港等地举行口岸平台专题招商推介,效果明显。

  岳阳市政府透露,岳阳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将于2016年全面建成运营,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40亿元、税收3亿元的经济收益。湖南航天“068”工程,项目总投资6亿多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创造年产值20亿元,年创造税收1.3亿元。

  盛荣华介绍,“近期,我市还将进行第二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进一步营造全市上下狠抓项目建设、各产业园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加力加速项目建设。”

  动力

  两翅膀

  助推岳阳起飞

  在岳阳近几年大发展中,位于岳阳北部的城陵矶港新港区和南部的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无疑是助推岳阳前进的两大重要引擎。

  从地图上看,两个园区分布在长江流域的一个大拐弯处,如同两只翅膀,以长江大拐弯为鸟头,组成了一幅正在华丽起飞的大鸟形象。岳阳市委书记盛荣华表示,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城陵矶港新港区两个园区是助推岳阳经济腾飞的两个翅膀。

  “新生儿”:城陵矶港新港区

  为了使岳阳这两只翅膀均衡发力,岳阳统筹经开区和城陵矶港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盛荣华说:“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个长者,城陵矶新港是个新生儿,市委市政府在规划上突出重点产业,避免同质竞争。”

  按照规划,城陵矶港重点发展包括航运物流产业、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贸易服务业、低碳新兴产业5个方面的产业。城陵矶新港区将是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门户、长江中游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区。

  据悉,城陵矶港已实现了至上海港的“江海联运”,并且达成重庆-武汉-长沙-上海“四关联动”运输,还可以直达台湾香港。看着城陵矶江面上穿梭的轮船,盛荣华心里有打算:“引进大项目、好项目,特别是适合于城陵矶港口大运量、大耗水的装备制造项目,把整个城陵矶产业做大、做强,与港口口岸形成互动、互补、相辅相成。”

  “长者”: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与城陵矶港新港区遥遥相望的是位于南边的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2年4月正式开发建设,已形成木里港工业区、金凤湖生态示范区、三荷空港产业区、现代新型城区“四区一体”的功能布局。

  在规划上,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运营生物医药、电子商务、食品加工、现代金融服务。2010年3月,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4年,全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08.23亿元。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李国平

编辑:杨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