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光纤细丝,神凝脉聚,“望闻问切”悉数登场;一组数据图表,病清症明,“远程坐诊”药到病除。刚从无锡凯旋的参赛队领队孙茂康告诉记者,借助远程中医脉诊综合健康服务平台,患者只需将内附有光纤传感器的特制手环佩戴在手腕处,人体脉象即可通过一根细光纤传送至千里之外的脉象分析诊疗系统处理终端,继而准确将提取的脉搏信号物理化,自动比对中医医理,从而全面掌握患者身体状况,实现“悬丝诊脉”效果。
“我们的灵感源于一次研讨课交流。”谈及设计初衷,中医世家出身的参赛队员史炜表示,“在光纤传感器技术学习中,有何作用、如何应用是我们讨论最多的问题。边防部队驻地偏远、医疗条件匮乏的实际让团队萌生了借力光纤传感器实现中医远程问诊看病的想法。”
远程问诊,获取脉搏信号是关键。他们研究发现,现有脉搏传感器只能简单提取脉搏波,所测脉象单一,对于脉搏波与脉象的对应关系也无法得出明确结论。而运用特制的光纤光栅微震动传感器,不仅可以克服温度、肌肉抖动等因素的干扰,还能最大限度地放大脉搏测量信号,便于从叠加重合的复杂脉象中获取病症信号,再通过信号处理终端,即可确定脉象信号病症信息的对应关系。
“这套平台不仅成本低廉、性能稳定,而且使用方便,即使不懂中医医理的普通医务工作者也可根据平台提供的数据分析图表为患者对‘症’用药。”孙茂康说。该平台推广后,还可利用现有光纤网络组建远程医疗体系,实现足不出户即可“看病问诊”,破解边防官兵的看病难题。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朱华 黄伟
编辑:王娉娉 实习生李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