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望城白箬铺镇:光明大观园兴镇记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颜家文 姚望舒 方丹 编辑:王娉娉 实习生李子璇 2015-10-26 10:16:47
时刻新闻
—分享—

白墙黛瓦,碧叶红莲,在蓝天白云之下,今天的光明村可谓是处处皆画,步步皆景。本版图片均为白箬铺镇政府供图

(白墙黛瓦,碧叶红莲,在蓝天白云之下,今天的光明村可谓是处处皆画,步步皆景。本版图片均为白箬铺镇政府供图)

光明蝶谷大貌初成。

(光明蝶谷大貌初成。)

从高处看,光明蝶谷宛如人间仙境。

(从高处看,光明蝶谷宛如人间仙境。)

光明蝶谷游乐场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前来玩耍。

(光明蝶谷游乐场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前来玩耍。)

  长沙晚报记者 颜家文 通讯员 姚望舒 实习生 方丹
  
  十里花街十条路,千亩花海千户院。
  
  在长沙高新区以西,宁乡金洲新区以东,有一个宁静的小镇——望城区白箬铺镇。近几年,该镇坚持生态、两型发展,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创立光明大观园发展平台,成功连片打造光明、黄泥铺、金峙、大塘、胜和5个村共32平方公里,如今,一个多点开发,多村连片、多景连线,集农业科技推广、优质农产品生产、农村文化传承、乡村旅游发展为一体的现代化乡村公园正在迅速成型,集约化经营、集群式发展成为“光明模式”的基本特质,在长沙乃至湖南都引人注目。如今,每到周末,这里都是车水马龙、游客如织,村民生意繁忙……
  
  在推进农村转型发展过程中,光明大观园究竟做了什么?它有着怎样的探索与思考?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身在公园,不辨城乡”新农村样板。
  
  生态园
  
  季季花海处处美景,盈盈笑语依依留恋
  
  从长沙市政府出发上金洲大道,驱车20分钟左右就到达了望城区白箬铺镇光明村,从右侧沿着一条平坦的柏油路进入大约1公里,就是光明大观园的第一谷——梦蝶谷。
  
  这是中部地区首家也是最大的以蝴蝶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占地面积600余亩,依山傍水,生态自然环境优美,从入口俯视,整个景区呈一只蝴蝶造型,位于山谷之间,是一处天然的绿色氧吧和生态公园。步入园区,则犹如步入一个花的海洋,足迹所到之处,绿树红花,蝶飞曼舞。
  
  “光明村启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来,区委、区政府多次调研决策,整合白箬铺地理文化资源的特质,提出建设光明大观园的构想。”白箬铺镇党委书记陈际明介绍,策划形成了“五谷欢乐地,光明大观园”的规划设计,所谓“光明五谷”,即光明村——梦蝶谷、黄泥铺村——寻鹭谷、金峙村——长乐谷、大塘村——金果谷、胜和村——定情谷。
  
  2013年,光明大观园拉开全面建设的序幕,如今光明蝶谷已经大貌初成;寻鹭谷、长乐谷、金果谷、定情谷正在全面推进。
  
  一片片花海错落有致,一处处憩园星罗棋布,行走在光明大观园,只见村舍俨然,白墙黛瓦,精致典雅,道路两旁,房屋前后庭院,绿树红花,美不胜收。可谓处处皆画,步步皆景,仿佛置身于一幅美妙的新农村锦绣图。
  
  “10年前,这里到处是砂石路,坑坑洼洼,两旁全是杂灌野草,房屋也是衰颓的老屋,杂乱无章,甚至连用电都困难,‘白天没电碾米,晚上没电照明’。”村支书黄铁辉对我们说。
  
  光明蝶谷从启动到最终建成只用了200多天,当时区政府生动地形容其为“蝶谷速度”。短短几年,光明大观园32平方公里区域就由“穷脏乱”蝶变成了“洁富美”,村民感慨:“以前是村民削尖脑壳往城里钻,现在是村民纷纷回乡就业创业,城里人成群扎堆往这里游。”
  
  致富园
  
  人来了,我回了,家里赚钱更惬意
  
  如今的光明大观园,不仅仅只是一处风光旖旎的乡村公园,更是一处村民发家致富的好场地。
  
  2008年,光明村被确定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村民文建波已经45岁,当时他带着老婆刘建群跑长沙到广州、深圳的客运,一年下来能赚十来万元,对于一个没读多少书的农民而言,这已经足够过上好日子了。
  
  后来村里召开全村村民大会动员进行民居改造,他站出来说:“就从我家改造起吧。”于是他家成为了光明村民居改造的第一户。文建波利用改造好的房屋做起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如今,这个取名叫做“山水相依”的农家乐每年的纯收入达到了50来万元,女儿女婿也回来帮他经营,一家人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惬意了。
  
  跟文建波一样,光明村夏家湾组村民夏辉在回村创业之前也是跑客运的。2009年他看见来参观光明新农村建设的游客越来越多,同时村里的二十多家农家乐做得风生水起,他就萌生了建蔬菜基地的想法。2010年他跟本组村民夏海军、夏万烈合伙,请湖南农业大学的教授、长沙市蔬菜科研所的专家进行指导,通过在村土地流转经营合作社那里流转了本组100多亩农田开始种植蔬菜,由于他的蔬菜属于无公害有机肥健康食品,同时又是顺季蔬菜,很受游客和农家乐的欢迎,现在他的蔬菜基地有近千亩的规模,流转了周边四五个组的土地,并聘请了40多位村民在这里劳作,蔬菜基本定点销往长沙市政府机关食堂、企事业单位、周边学校、农家乐,来光明村的游客也可以直接到菜园里体验采买乐趣。按夏辉的话说:他的菜放心吃,他的菜不愁销。
  
  “以前,村里的青壮年几乎都外流了,就剩下老弱病残,日子过得好穷。”村支书黄铁辉介绍说。现在,村民依托大观园带来充沛的游客流,建农庄,办超市,搞特色种养殖,很多村民都发了家,致了富。“即使是留在村里打工的,收入也比此前多了不少。”黄铁辉说。
  
  村民周华国以前在远大空调做主管,新农村建设发展,让光明村的名气越来越大。2012年他毅然辞职回乡创业,通过土地合作社流转土地近100亩种植优质葡萄,现年收入近50万,成为村里的青年创业代表。黄铁辉告诉记者,去年村民人均收入由5年前的6000元提高到20000多元。
  
  据介绍,自全面启动光明大观园建设以来,片区内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共吸引40多个项目进驻片区。
  
  “项目的进驻,不仅增加村集体收入,还能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仅光明蝶谷一个项目,就解决了100多个就业岗位。”黄铁辉说,“现在村民出门在外都自豪地说自己是光明村的,很有面子,就连男青年相亲,身价也比以前增加了不知多少倍。”
  
  探索园
  
  蝴蝶振翅新农村,建设样板呼之欲出
  
  从落后乡村一跃变成标杆乡村,光明大观园是怎样做到的呢?
  
  白箬铺镇紧靠大城市,该选择什么样的城镇化路径?怎么才能让“三农”沐浴到城市的“阳光”?陈际明说,经过无数次调研和讨论,最后白箬铺镇发展定位为:坚持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打造全国最美乡村、农庄经济示范区。“数百万城镇人口的长沙,潜藏着巨大的休闲需求,绿水青山就是我们的金山银山,就是我们发展的本钱。”
  
  可是,在具体实践中,白箬铺镇该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从何处着手和着力?
  
  通过整合中央、省市区各级财政对农村的项目资金,如土地整理、农业产业化、林业绿化、乡村道路改造等,确定了“政府重基础,市场促产业”,“镇村共建、群众参与”的模式,打造一个大平台——启动了光明大观园建设,并以此来推动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
  
  光明大观园规划设计完成后,通过政府主导,白箬铺镇对五谷的主要节点景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以及周边环境进行建设和优化。陈际明介绍,接下来,通过拓展融资渠道、盘活闲置资产、开展产业招商破解要素制约,突破产品培育、质量管控、品牌铸造、文化推进四个发展阶段,最后做活这篇文章。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据统计,片区内已进驻50余个农业项目,很多都已经建成达效。
  
  “现在来看,我们成功实现了由输血变造血、由资源变效益、由田园变公园的三大转变,利用光明大观园这一平台较好地完成了最美乡村这一目标。”陈际明总结说。
  
  曾经一穷二白的小山村能发展成如今的模样,它的启发在哪里?“好比好好的一棵树,你非要把它砍了重新栽一棵,其实真不如保护好它,顺势而为。”陈际明说,“不大拆大建,遵循自然规律,尊重民俗习惯,让本地人拥有更多发展决策权、参与权,这是光明大观园给我们最大的启发。”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边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几下翅膀,就有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这被称作“蝴蝶效应”。如今,光明大观园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业产业聚群式发展探索,正如一只扇动翅膀的蝴蝶,它带来的,或将是许多观察者期待的“具有价值的,可复制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业产业聚群式发展实践风暴”。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颜家文 姚望舒 方丹

编辑:王娉娉 实习生李子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