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乡美丽乡村建设掠影:一个个村庄 一道道风景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广军 张进良 编辑:王娉娉 实习生李子璇 2015-10-31 09:59:31
时刻新闻
—分享—

灰汤镇“慢生活”体验区,快乐奔跑的孩子们。

灰汤镇“慢生活”体验区,快乐奔跑的孩子们。

金洲镇关山村,采摘葡萄的国际友人。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金洲镇关山村,采摘葡萄的国际友人。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枫木桥乡新风村,辛勤劳作的农民。

枫木桥乡新风村,辛勤劳作的农民。

金洲镇坪石村。

金洲镇坪石村。

喻家坳乡南岭村。

喻家坳乡南岭村。

大美靳江。

大美靳江。

巷子口镇黄鹤村。

巷子口镇黄鹤村。

  长沙晚报记者 李广军 通讯员 张进良
  
  “干干净净、漂漂亮亮、舒舒服服”,宁乡县正在积极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得到了广大干群的热烈响应和支持,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县各个角落轰轰烈烈展开,遍地开花……
  
  宁乡是全国著名的粮猪大县,全国首批旅游强县,工业总产值近年来一直位居全省第二,2015年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跻身全国第39位。经济快速发展了,如何让占到70%的农村人口实现小康,生活质量和环境得到快速改善成为了宁乡县委、政府当前的工作重心。今年,宁乡以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掀起了“实力园区、新型城镇、美丽乡村”三大建设的热潮,在三大建设的推进中,涌现了一批“美丽乡村、美丽乡品、美丽乡韵、美丽乡贤、美丽产业”,构成了宁乡的美丽经济发展方向。
  
  美丽乡韵
  
  村子跟花园一样,生活比城里舒服
  
  漫步在大屯营镇石家湾村喻家坪组,映入眼帘的是干净平坦的沥青路面,清澈见底的靳江流水,丰收在望的金色田野,大小道路两旁,农家庭院内外,到处绿意盎然,各色鲜花点缀其中。鹅卵石路上、健身广场、草坪、凉亭中飘散着人们幸福的欢声笑语。成希三老人的家是一栋漂亮的两层小洋楼,只见庭院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到处摆满了花盆,各式鲜花争奇斗艳,年近七十的成希三老人感慨:“原来自己就喜欢种花,现在村上搞美丽乡村建设,邻居都来向我请教种花的方法,现在家家户户都种鲜花,整个村子跟个花园一样,空气好,环境好,人都长寿些呢!”
  
  花明楼镇金元村邓家巷子组有一口狭长的大池塘,池塘周围路灯耸立,青石点缀四周,岸上石板路蜿蜒盘旋,两房花木葱茏。远处群山环绕,金黄的稻田与之相连,绿树、房屋影影绰绰地浮现在水面,好一座美丽村庄!村民们说,自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城乡差距越来越小,生活过得比城里还舒服,闲暇时大家都不打麻将了,改成打篮球、跳广场舞了。
  
  民居依山傍水、错落有致,黄牛在碧波荡漾的水库边漫步,黄狗、小孩们嬉戏在健身广场……乍一看,恍惚走入世外桃源。牛山村万花塘屋场是东湖塘镇的美丽乡村示范点,这里的30户居民今年筹资31万余元,投入义务工1300多个,他们以“牛精神”为内核,勤修路、广绿化、屋前屋后遍种鲜花,同时还打造了数百亩生姜基地。
  
  美丽乡贤
  
  老人义务作画,老板捐资修路
  
  沿途格桑花和波斯菊争妍斗艳,让人眼花缭乱,置身花明楼镇毛塘大屋的村道上,仿佛来到了一片花的海洋。杨林村毛塘组村民罗碧辉的家门口前,紫色四瓣小花正精神抖擞地绽放着,庭院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种盆栽。杨林村筹资近30万元,深化抗日名将齐学启将军文化元素,建设了将军亭、将军桥以及文化墙。74岁的齐国锋老人是齐学启将军的后人,世居杨林村毛塘组,祖辈耕读传家,齐国峰是民间老漆匠、木匠,善画作。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老人顶烈日、冒酷暑,为本组文化墙义务作画近50平方米。
  
  枫木桥乡新风村是宁乡一个比较边远的村,经济也比较落后,而美丽乡村的深入推进却让新风村成了宁乡的明星村。在乡、村两级的积极引导支持下,新风村四位在外创业小有成就的村民回乡创办了四家农业企业。这四家企业流转了村上两千多亩水田和三千多亩山地,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华之源蔬菜基地、盛丰排菜基地、福华野漆树特种种植基地、沁春苗木种植基地四个基地几乎覆盖了整个村子,村里500多个村民常年在基地打工,每年付出的民工工资近600万元。村民张兰飞今年50多岁了,老公在外打工,她告诉记者,自己也想出去打工,但由于没技术加上年纪大了挣不到什么钱,一直闲在家里,平常就打打麻将。“现在村上引回了这些项目,我就有事做了,我现在在华之源蔬菜基地做事,每天可以赚到70元,一年下来,可以积攒近两万元,还可以把家里照顾好,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张兰飞高兴地说。村民收入增加了,企业也发展了,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感召下,四位老板积极捐资,将柏油路修到家家户户,为村里主干道安装了路灯,建起了村民广场,修缮了村里的骨干山塘。再加上村民们在村干部、老党员的发动组织下对自家房前屋后进行清整和垃圾分类处理,如今的新风村展现的完全是一幅现代新农村景象。新风村村支部书记谭元春告诉记者,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使村民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环境,连村上的社会风气都变好了,新风村真的呈现新风了。
  
  美丽乡品
  
  地下向地面转型,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今年国庆长假,我的‘财园’农家宾馆毛收入超过了2万元!”说起在今年国庆期间的收益,大成桥镇永盛村村民刘小平的脸上笑开了花。刘小平今年51岁,夫妇俩都在湘都生态农庄里打工,工资加起来有5000多元,现在她还把自家的两层楼房装修成农家宾馆,总共有13间房,一到周末就基本住满了。“现在要学学普通话了,因为来的客人有好多是外地人,我的宁乡塑料普通话客人有时候听不懂,好尴尬的。”刘小平说。近年来,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将美丽乡村进行项目式推进是大成桥镇永盛村的成功做法。永盛村原来因产煤而闻名,是宁乡有名的富裕村,煤矿全部关停以后,经济发展如何由“地下”向“地面”转型是大成桥镇和永盛村两级政府深入思考的问题,最终在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上找到了落脚点。目前,以餐饮为依托的湖南湘都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在这里全面铺开,一个占地两千多亩,涵盖蔬菜种植、家禽养殖、苗木种植、餐饮住宿、休闲旅游的现代农庄初具雏形。亭台水榭,柳树飘曳,水净风柔,一百多户村民就像生活在公园里。据湘都生态农庄总经理谢明介绍,农庄里的200多名员工基本上是本村的村民,工资一般都是2000到3000元。
  
  美丽产业
  
  从摆摊卖茶叶到吆喝“卖生态”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一波波来自长沙和周边城市的游客让宁乡县沩山人累并快乐着:“每天都有万名以上游客来沩山参观,我们推出的体验采茶文化和游青羊湖、品沩山毛尖活动,受到了游客的青睐。”宁乡的沩山毛尖,一直是湖南茶中极品。近年来,沩山人改变思路,从路旁摆摊卖茶叶到吆喝起“卖生态”,利用山水、茶乡、生态特色,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把游客引上沩山,找到了从单纯卖茶叶到茶旅结合卖生态环境和风景的新路径,生态和风景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来源。在沩山,漫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茶树,这里每家每户房前屋后全是茶园,沩山成了真正的“茶山茶海”;古色古香的小镇上,买茶的、做茶的、卖茶的、品茶的,络绎不绝;全乡各村基本都有自己的茶园,很多村民靠种茶、做茶盖起了别墅。如今的沩山,文化、茶叶、有机食品和生态是四大卖点。去年沩山旅游人数已超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过亿元。火热的美丽乡村建设也让沩山人尝到了越来越多的甜头。“环境卫生搞好之后,游客越来越多了,我们的收入也跟着上去了。”沩源村40多岁的村民高友之告诉记者,他已经组织村里40多户村民自发打扫卫生1年多了,不仅庭院前后更加干净整洁,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来此避暑和参加农家乐的游客。
  
  美丽乡村
  
  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和品牌乡村
  
  在中共宁乡县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确定了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重点。今年5月以来,宁乡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农村社会治理、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全域开展环境卫生、违章搭建、广告乱象整治,示范创建美丽集镇、美丽村庄、美丽屋场、美丽庭院、美丽单位、美丽公路、美丽河流,广大干群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努力为建设“宁乡山水自然和人文历史、乡土文明与城市文明高度融合的美丽画卷”献计献策、筹资投劳、出钱出力。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氛围骤然高涨,环境卫生根本好转,部分示范点初见成效。截至目前群众自投劳工30万人次日,捐资集资120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3500万元,美化庭院1200户。乡镇共开展环境整治专项行动247次,净化道路2000公里,清除道路两厢垃圾池2000个,集镇综合整治97个,拆除违章棚架1.7万平方米,整治广告招牌1500处。道林12家非煤矿山企业被叫停;黄材水库集雨区全部纳入禁养区范围,年前完成72个规模养殖场(户)的退出拆除和恢复转型。据估计,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投资将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过100亿元,为5.4万农民提供就业创业机会。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2015—2017年,围绕“打造省会次中心,构建幸福新宁乡”总体目标,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突出农村环境净化、绿化、美化、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以及乡风民风淳化等五个方面,夯实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人居环境,提升全民文明水准。三年内各乡镇将所辖集镇努力打造成环境优美、富有乡土情怀、人文气息和文化特色的风情小镇。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宁乡县委宣传部提供。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广军 张进良

编辑:王娉娉 实习生李子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