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化县奉家镇“新鲜乡俗”成亮点 已向周边乡镇流传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段云行 编辑:王娉娉 2015-11-02 09:27:33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11月1日讯(记者 段云行 通讯员 杨亲福)10月28日中午,新化县奉家镇毛坪村农民张移生家开饭了,家里来了两位客人。菜上桌,妻子习惯性地摆了两双公筷。张移生说:“用公筷有个最大的好处,不会传染疾病。我家用公筷已经成为习惯,我们夫妻两个人吃饭也用公筷的。”毛坪村主任余助坤介绍,奉家山农民用公筷已成为习俗。

  奉家镇俗称奉家山,处在雪峰山脉深处,有240多平方公里面积,两万多人口。山区的公筷习俗,起源在上团村一带。相传两百多年前,当地发生瘟疫。一位土郎中建议大家使用公筷,防止传染,很是奏效。接壤的邻村死了很多人,上团村却保证了九成多的成活率。从此,在上团及相邻的下团、卯溪、墨溪、寨园、岩板和坪溪7村,公筷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并陆续扩大到奉家山区其他村庄。目前,上团等7村公筷普及率达90%以上,其他村庄使用公筷的达70%以上。用公筷少传病,当地空气和环境又洁净,奉家长寿村庄比比皆是。坪溪村共491人,其中80岁以上的就达34人,90岁以上的8人,104岁的1人。90岁以上老人,几乎村村可见。

  用公筷,卫生又文明。旅游业兴起后,当地的公筷习俗,也成了外来游客眼中的亮点。当地不管是公、私接待还是农家乐餐馆,客人就餐前,主人都主动为其安排公筷。有些客人开始不习惯,但很快就接受了这一“新鲜乡俗”。记者在当地采访时,多次在报木、双林、坪上、月光、毛坪的农家吃过饭,无一例外地使用公筷。甚至连当地的农家酒席上,目前也“标配”了公筷和打包袋,可以打包带回剩菜。

  目前,奉家的公筷习俗已向周边乡镇流传,相邻的水车镇、天门乡举办农家乐从业人员培训班时,都大力推介了奉家农民用公筷待客的做法,都说“这是对游客的最大尊重”。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段云行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