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开福区“拆控违+”模式倍升城市品质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和平 编辑:王娉娉 实习生李子璇 2015-11-04 09:33:05
时刻新闻
—分享—

经过整治,营盘路南侧这处“围而未建”地块如今成生态停车场。

经过整治,营盘路南侧这处“围而未建”地块如今成生态停车场。

提质改造后的荷花池社区。

提质改造后的荷花池社区。

提质改造后的芙蓉北路。

提质改造后的芙蓉北路。

朝正垸片区旧景。谢长贵摄

朝正垸片区旧景。谢长贵摄

朝正垸片区拆除前(鸟瞰图)。

朝正垸片区拆除前(鸟瞰图)。

朝正垸片区拆除后(鸟瞰图)。

朝正垸片区拆除后(鸟瞰图)。

  长沙晚报记者 周和平
  
  金秋满目,硕果飘香。
  
  当这个充满收获的季节款款而来,历经“史上最大规模”拆控违行动洗礼的开福大地,正尽情分享着一场别样的秋收:楼栋间释放的空坪隙地,撒满老人和小孩的天伦之乐;新建成的一处处泊车位,绽放有车一族会心的笑容;捞刀河边整理一新的苏圫垸,洋溢着村民们幸福指数倍升的笑脸;浏阳河畔成片违建仓库倒地后的朝正垸,孕育着“世界文化名地”金鹰文化城的未来……一幅幅硕果累累的秋收画卷,在大城北悄然舒展,“品质开福”在这个秋季全新绽放。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开福区拆控违大行动已拆除4000余处、215万平方米的各类违建,提前一年多完成了“两年实现区域内208万平方米违建拆除”目标任务,在比学赶超中拼出了“两年任务一年清”的骄人业绩,推进速度居全市前列,拆违清零、拆后清场、复绿提质、项目启动实现齐头并进。
  
  如此惬意的“秋收”图景,见证着这个城区怎样的嬗变向上?以一当二的“开福速度”如何拼炼而成?拆控违给大城北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连日来,记者深入城北,走街串巷,寻找背后答案、感知开福作为。
  
  比实干 出实招 提实效
  
  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区域、高标准、强力度的拆控违大会战
  
  城市之美,美在细节。
  
  隐匿于高楼大厦后的违法建筑,作为城市的一处处细节,如果不引起关注,就会变成危害城市的“毒瘤”,小则侵占公共用地影响市容市貌,大则威胁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铲除违法建筑这一城市肌体上的毒瘤!”今年初,长沙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拆控违行动,城市品质倍升的攻坚战打响。按照“一年基本拆除、两年基本清零”的总体目标,作为违建的大区之一,开福区被要求确保年内捞刀河以南违建基本清零,捞刀河以北存量违建拆除50%,今明两年实现全区范围208万平方米违建基本清零、新增违建“零增长”的目标。
  
  呼应这一战略目标,开福区拉开了一场全区域、高标准、强力度的拆控违大会战。
  
  “把拆违控违作为中心工作、主要任务,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比实干、出实招、提实效,成片区整体推进,加快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开福。”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拆违控违工作的决策部署,开福区委书记廖建华的话,见证的是开福决心,诠释的是拆控违行动对于提升开福品质的不同寻常的意义。
  
  4月3日,开福区委、区政府就拆控违进行总动员,将拆违控违作为全区的中心工作进行专题部署,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政委、区长任组长的拆违控违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九组,负责拆违工作的日常调度和推进。
  
  结合违建分布情况和项目征收拆迁工作,开福区成立了苏圫垸、朝正垸、金霞、黄兴北路、火车北站5个片区指挥部,分别由区委常委或副区长任指挥长,负责对片区内所辖街镇拆违控违工作的统一调度。实行联点领导包干负责,根据“每个片区一名领导牵头、一个班子、一个方案、一套措施、一个进度安排”的“五个一”开展拆违控违工作。对每处违法建筑各街镇实行“五包一”,包干到户,责任到人。
  
  按照“日报送、周通报、半月调度、月讲评”工作机制,区委书记和区长每月开展一次工作讲评、两次集中调度,对拆违控违任务进行统一部署,对拆违控违难点问题集中研究处理;区拆控违办每周召开一次拆违控违协调联席会议,及时通报全区拆违控违进度情况。
  
  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特殊保障。今年,开福区新招100名特勤队员,抽调51名青年干部组建青年突击队,奔赴朝正垸拆违控违一线。在服务拆迁拆违的工作中,通过比进度、比规范、比作风等竞赛活动,最大限度地服务好群众合理合法诉求,推进项目拆迁拆违进度。
  
  与此同时,开福区还建立了拆违控违竞赛考核机制,明确各片区拆违任务时间倒排表和拆违进度表,以时间倒逼进度。将拆违控违工作纳入全区年度绩效考核,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
  
  带头拆 自觉拆 依法拆
  
  一次公职人员、党员干部身份、形象的闪亮展现
  
  “我是党员,当然要带头拆,这样村民们才会跟着自觉拆!”随着开福区大拆违行动在各片区迅速铺开,5月23日,捞刀河街道捞刀河村违建户易正伟尽管摔伤行动不便,仍拄着拐棍来到村部,在苏圫垸片区拆违控违指挥部《自愿拆除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按下了手印,他家1900多平方米违建仓库随后腾空拆除倒地。
  
  易正伟家住捞刀河村,家庭条件并不好,上有老人,下有两个女儿,妻子患有甲亢且无劳动能力,自己又下岗多年。两年前,易正伟找亲友借钱,搭建了1900多平方米仓库用来出租。“拆违是大事,当然支持,也是为了将来居住环境更好。”拆违刚动员,作为党员,易正伟当即表态带头支持拆违。
  
  “有了党员干部带头,违建户就跟着来,拆违带动效果就出来了。”捞刀河街道工委书记刘勇深有感触,此次苏圫垸片区拆违,仅捞刀河村就涉及拆违260多户,其中党员23户。经过前期大量宣传动员工作,党员率先全部达成自拆协议。
  
  正是党员干部的带头自拆示范效应,22.75平方公里的苏圫垸片区内,862处34.6万平方米违建4个多月完成拆除,实现“清零”,比全市预期拆违目标提前了整整4个月,且无一例强拆。
  
  违法违章建筑一律拆除,党员干部违章先拆、沿路沿河违章先拆、妨碍建设违章先拆、安全隐患违章先拆、顶风突击违章先拆、大型典型违章先拆。推进史上最大规模拆控违行动,开福区按照“违必拆、六先拆”原则,以“先难后易、先公后私、先礼后兵”的“三先三后”方式,做到层层宣传发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做到“一碗水”端平,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确保温情拆违,在各片区同步展开拆控违行动。对“六先拆”中的“硬骨头”,则组织城管、国土、规划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依法强制拆除一批典型违建,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达到“拆除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
  
  坚持党员干部违章先拆,开福区严格落实拆违控违“零违建”报告制度,组织全区所有机关事业单位、街镇、社区(村)、国有企业等单位工作人员、“两代表一委员”开展违法建设自查登记,按照“无违建要确认、有违建要自拆”的原则,做到“三个带头”,即属于村(社区)集体搭建的带头自拆,属于公职人员、村(社区)党员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的带头自拆,属于领导干部家属和亲戚的带头自拆。对于漏报瞒报或不自行拆除的,由区纪委给予纪律处分。
  
  “‘三个带头’既掀起了拆违控违的热潮,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带动了群众和企业自拆。”感受坚持“正人先正己”的原则,区政协副主席、开福区拆违控违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艳如是说。如浏阳河街道主动带头拆除社区自建或以社区名义搭建的双河社区、史家坡社区办公用房和门店,以及史家坡木材市场,拆除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一个个“带头”拆违行动,赢得的是“两年任务一年清”的拆控违“开福速度”。
  
  面对面 心换心 实打实
  
  一把开启智慧之门解开群众心结的金钥匙
  
  拆违与其说是拆砖墙,不如说是拆“心墙”,只要违建户的心打开了,拆违就能迎刃而解。
  
  “没想到社区和街道这么替我们着想,退还了半年租金不说,还帮我们就近物色了同样优惠的租房!”在开福区通泰街街道轩辕殿社区如意综合楼一楼,望着自己租住多年的房子被拆除,外租户刘小凤不仅没有怨言,还连连道谢。
  
  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轩辕殿社区如意综合楼,为方便居民自行车、摩托车的停放,1995年,通泰街街道在综合楼一楼搭建了一排临时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随着自行车、摩托车的减少,近年来,街道将该临时建筑以低价出租,方便辖区困难户和流动人员。
  
  “这里拆了我们到哪里租这么便宜的房子住啊?”大拆违行动开展,面对街道和社区上门做工作的负责人,外租户们有些抵触情绪。“以心换心搞好拆违。刚开始,我们就考虑了外租户的实际困难,社区向街道提出申请,退还了这些外租户半年的租金,还为大家在附近物色了低价租房,这样拆起来很顺利。”轩辕殿社区党委书记黄华如是说。
  
  以心换心、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折人,温情拆违、依法拆违展现的是开福智慧。今年的拆控违行动展开以来,开福区以人为本,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和谐拆违原则,重点把握好“制度、摸底、疏导、助困”四个环节,坚持“拆违不拆民心”的理念。
  
  为让拆违群众心服口服,开福区通过“地毯式”排查摸底,为辖区4000余处违建建档,现场勘验报告、询问调查笔录、拆除记录以及相关执法文书等均包含在内,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程序严谨,依法拆违。同时,每处违建更责任包干到人,明确拆违时间表,拆除一处销号一处。拆违进度、拆违总量、服务保障等更在每月底的考核中,成为街道、部门排名的硬指标,利益冲突大、矛盾纠纷多曾被视为“第一难”的拆违,在开福区拆出了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更拆出了齐心协力的干群关系。
  
  进入7月,开福区适时提出了“奋战100天、再拆100万”目标。截至10月10日,提前一个季度全面完成2015年167万平方米拆违任务。在各街镇开展以“比拆除进度、比拆除总量、比保障服务、比配套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无违建”创建活动,在各街镇形成了现场学方法、学经验,比进度、比干劲的拆控违氛围。
  
  天更蓝 水更清 人更爽
  
  一帧提质改造后文明幸福宜居和谐的五彩画图
  
  散散步,聊聊天,近看小区的闲适自在,远眺城市的日新月异。自今年夏天以来,在伍家岭街道浏阳河社区原石油厂宿舍,或早或晚在小区散步健身,已成为居民曹爱文每日不可或缺的“功课”,而此前要在楼下散步是种奢望。“以前楼栋间空坪隙地都搭了大大小小的棚子,有的还用来出租,还谈什么散步。”曹爱文说。浏阳河社区主任汪硕介绍,原石油厂宿舍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2002年企业改制后,5栋宿舍楼和1栋平房交由社区管理,成为纯居民小区。由于小区配套设施跟不上,小区违法搭建见缝插针,多用于杂物摆放。违建占据了楼栋间空坪隙地,导致小区内消防通道堵塞,车辆停放困难,居住环境恶化。在拆控违行动中,小区118处1838平方米违建实现“一扫光”。
  
  随后,开福区政府投入资金,原石油厂宿舍的提质改造全面开启。在施工中,宿舍区路面连同排水管网一并得到改造,新安装了路灯,增设了停车位,房屋立面粉刷一新,就连晾衣服的衣架也统一配置。“车也有地方停了,楼栋间清爽了,房屋的采光效果都好了不少,连蚊子都少了很多。”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赵美萍逢人就夸。
  
  “把拆违还路、拆违治脏、拆违改造、拆违增绿、拆违添景、项目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纵深推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开福品质,增进民生福祉。”开福区委副书记、区长沈裕谋的“拆控违+”多结合之举,贯穿开福区拆控违始终。
  
  在大拆违行动中,开福区的“拆控违+”模式坚持做到拆违与提质改造相结合、拆违与项目建设的征收相结合,拆违与产业升级相结合,通过拆违控违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城区品质,推进项目建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拆违与项目建设征收相结合,开福区采取“先拆违后拆迁”、“以拆违促拆迁”的工作方法,将拆违工作与加快城市建设、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等工作统筹,实行拆迁指挥部与拆违指挥部一套人马,统一调度指挥,加快了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征地拆迁的步伐,同时也加速了片区拆违进度。
  
  朝正垸片区涉及1.4万人、4000余亩的征地拆迁,片区内违章建筑达130余万平方米,此次以集中大规模拆违为突破口,有力带动了拆迁,加快了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进度。
  
  在金霞片区,涉及秀峰、新港、沙坪、捞刀河、青竹湖等街镇的76万余平方米违建,通过拆违与拆迁同步推进,快速顺利拆除,为高岭国际商贸城、传化一期桑达地块、星沙联络道、朝正垸城中村改造等项目用地创造条件。“以拆控违带动拆迁,完成一个项目,清零一个项目,交地一个项目”快速推进片区项目建设,开福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金霞片区拆迁指挥部指挥长杨应龙的“一条龙”服务原则一以贯之。
  
  “把拆违与提质改造相结合,统筹推进拆违控违、环线绿化提质、‘三年造绿’大行动、道路交通整治等工作。”开福区委常委、副区长邹犇淼介绍,在沙坪街道汉回村民族广场一侧,500多平方米的违建加工厂房被拆除,整理出7亩多地,沙坪街道因地制宜,发动村民成立了汉回蔬菜专业合作社,做起了种蔬菜另类复绿的结合工作。
  
  “原来咯里都是荒地,拆违整理成地块后,供大家认领种蔬菜,纯有机蔬菜,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现在有30多人来认领了,不少是来自城区的白领。”望着昔日荒地里蔬菜长势良好,汉回蔬菜专业合作社经理杨宏宇一脸成就感。
  
  记者看到,这些被精心打理的地块,种有白菜、萝卜、黄瓜等时令蔬菜,田间地头,每一块认领菜地立有认领人命名的牌子,整个菜地与周围村景相得益彰。
  
  同样在沙坪街道,沙坪社区长青路与北山路交会处,原本违建棚屋拆除后,腾空的5000平方米在街道统筹下,建成了现在的沙坪社区公园。“公园投入约80万元,有绿化和景观建设,栽种了桂花、香樟、樱花等苗木200棵,还修建了防腐休闲亭等设施,改善了附近的居住环境。”公园建设单位负责人说。
  
  沙坪街道工委书记邹畅介绍,在大拆违行动中,街道做到了“拆违与项目拆迁、拆违与造绿补绿、拆违与环境保护、拆违与安全生产、拆违与文体设施建设”的五同步。截至目前,街道在拆违地复绿16处,面积62.6亩,建成1个农民公园、1个社区公园、1个生态篮球场、1个廉政文化园、1个廉政警示园、1个生态菜地、在建足球场1个,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享受到公共资源利用带来的好处。
  
  截至目前,开福区已全面推进精美城区建设项目,优先提前建设路网、水电、学校、绿化等基础设施项目,更对拆违小区实现同步整体提质改造。目前,该区60%的已拆违地块实现平整或复绿或改造,8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启动。
  
  拆违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开福区以拆控违集中行动为契机,全部关停或拆除三环内31家混凝土搅拌场站,淘汰低小散的落后产能,改善城区生态环境。针对朝正垸、山鹰潭、苏圫垸等城乡结合部区域违章建筑多、发展潜力大的特点,将拆违控违与推动产业升级、城市化进程相结合,同步启动片区项目规划设计工作,根据该片区的地理、文化等资源优势,计划发展文化创意、影视传媒、商务会展等文化产业,打造中国云谷·金鹰文化城,确保拆违腾出的发展空间得到最大效益的开发利用。
  
  汗水落处,有兰芬芳。开福,这片历经沧桑的古城区,在史上最大规模拆控违行动的大潮中生机勃发。如今开福腾出的是巨大发展空间,倒逼的是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的是城市宜居品质,不断刷新的是“秀美开福”的大城北风貌。开福,正朝着“创新创业活力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对外开放引领区、城市品质样板区、文明幸福宜居区”快步前行。
  
  记者手记
  
  “白+黑”凝聚开福速度
  
  
长沙晚报记者 周和平
  
  “你知道今天星期几?”“我还真不知道,平时我们都是‘白+黑’、‘5+2’的工作常态,几乎没有节假日这个概念。”在开福区朝正垸拆控违的采访中,这是记者与拆违工作人员谢俊的几句简单对话。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史上最大规模拆违行动展开,作为违建大区之一,开福区被要求确保年内捞刀河以南违建基本清零,捞刀河以北存量违建拆除50%,今明两年实现全区范围208万平方米违建基本清零、新增违建“零增长”的目标。面对这一目标,该区自施压力,从此“白+黑”、“5+2”成为开福区上上下下的工作常态。
  
  “要拆人家的屋,先让人心服。”做好拆违工作,拆控违工作人员不仅要不厌其烦“磨嘴皮”做好宣传,还得牺牲大量休息时间。在朝正垸拆控违一线,每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时,朝正垸城中村改造及环境整治工程各分指挥部灯火通明,正是拆违人员走门入户的“上户”好时段。“家里有人聊,正好上门做宣传沟通工作,晚上还要回指挥部开会。”洪山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朝正垸四六期征拆分指挥部指挥长杨兴高说,洪山街道片区内318户688栋违建总面积达50.43万平方米,今年4月拆违工作启动以来,拆违工作人员经过“白+黑”、“5+2”的辛劳,得到了违建户的大力配合支持,到10月中旬,签约率超过99%,没有一户强拆,工作进展快速顺利。
  
  就在朝正垸,与青年突击队队员相比,作为团区委书记,身兼青年突击队队长的蔡哲并未“脱产”,而是朝正垸和团区委两边跑。有时,白天忙完团区委工作,晚上赶到朝正垸与队员们并肩相助,周末和假期也基本守在拆控违一线,筹备、执行突击队的各类活动。而她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一个一岁婴儿的新妈妈。为了工作,她常常数天顾不上带带孩子:早起时孩子尚未醒,晚归时孩子已睡着。她动情地说:“深夜回家,蹑手蹑脚走到孩子床边,万千爱,轻抚额前发!”
  
  正是谢俊、蔡哲等数以千计一线拆违人员“白+黑”、“5+2”的工作付出,凝聚了“两年任务一年清”拆控违开福速度。
  
  整治“围而未建”
  
  12处地块辟为停车场
  
  长沙晚报讯(记者 周和平)“原来咯一带停车很麻烦,现在有这样的露天停车场方便多了。”国庆长假期间,市民吴亮驾车从黄兴路一路往北找泊位,营盘路口全新的生态停车场让他眼前一亮,小车随即停了进去,而此前,当地是一处围挡的闲置工地。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开福区展开“围而未建”地块专项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区域内53处“围而未建”地块完成整治,其中类似营盘路口的另11处地块被辟为停车场,城北停车难的状况进一步得到缓解。
  
  金灿灿的小花沿着人行道一路延伸,在桂花树和茶花树的点缀下,由银杏树“筑”出的绿篱让这里的闹市绿意盎然,绿池内,偌大的绿色生态停车场标线整齐……这是记者近日在黄兴北路与营盘路交会处东南角看到的场景。
  
  然而,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处围墙环绕、垃圾遍地的闲置工地。据介绍,该地块属于长沙天英房地产开发公司,面积7.5亩,规划建商住楼。由于附近地块(一同开发)拆迁未启动等多方面原因,导致该地块闲置已达5年之久。随着开福区清理整治“围而未建”地块专项行动展开,今年6月,作为“围而未建”地块之一,该地块展开整治。
  
  整治中,该闲置地实体围墙被拆除,建成了宽5米的绿化带,移栽了100余株银杏树;地块上建筑垃圾清运后,硬化建成了生态停车场,新设车位120个,大大缓解了当地停车难的问题。“以前这里进出不方便,里面垃圾成堆。现在多好看,生活环境也好多了。”望着家门口的变化,居民邓秀云高兴地说。
  
  黄兴北路与营盘路交会处东南角闲置地的改造,是开福区“围而未建”地块整治工作之一。据开福区副区长李忠介绍,按照市委、市政府“围而未建”地块整治工作的统一部署,今年以来,由开福区城乡建设局牵头,区工务局、区园林局和所在地街道协同实施,对区域内“围而未建”地块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全区共有“围而未建”地块53块,总面积2794亩。
  
  在整治行动中,开福区结合全市“三年造绿”行动,对“围而未建”闲置地进行拆围复绿和亮化,将原本的城市“斑点”打造成城区新景观。通过该举措,拆除围墙4967米,增绿20万平方米;与此同时,将闲置地块利用与全市临时公共停车场建设相结合,在城市中心新建或提质改造停车场12处,设置停车位3699个。这些停车场的建成,极大地缓解了中心城区的停车难,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点赞。
  
  新增造林1.6万亩以上
  
  长沙晚报讯(记者 周和平)昨日下午,营盘路长沙市一医院门口的天桥下,不少路过市民拿出手机对着天桥拍照:“这桥(花草)真好看!”营盘路长沙市一医院门口天桥成“花桥”,得益于开福区“三年造绿”行动。记者从开福区获悉,按照“一年一变样、两年大变样、三年成榜样”,到2016年末,该区将新增造林1.6万亩以上,全面提升城乡绿化水平。
  
  据介绍,开福区实施三年造绿大行动,以“森林进城上路、园林上山下乡”为抓手,广泛动员,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努力探索城区、城郊、农村“三位一体”,林网、路网、水网“三网合一”的城乡绿化新模式,形成区、街道(镇)、村、户相互联动,点、线、面整体推进的城乡绿化一体化新格局。创建绿色示范社区9个、绿化示范村庄3个、绿色示范庭院1200户,完成“三边”造林、“四旁”植树12600亩,实现全民植树造林78万株。
  
  “单位、学校、企业、园区等实现宜绿尽绿,建设生态开福。”开福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新增规划区实施规划控制,禁止开发坡度大于25度、相对高差大于30米的山地,开发建设尽量多地保留原生山体植被和水面、湿地,禁止乱挖山填水,并对新增规划区内林地实行保留征收。同时,还将建成区新增绿地100万平方米以上,创建绿色示范社区15个。
  
  今年来,开福区投入了3.5亿元,实施了芙蓉北路、福元西路、东二环线提质改造工程,在拆除违建的片区内,全面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公共便民设施和市政环卫设施,打造以人为本的绿色景观走廊;完成了营盘路隧道东口至年嘉湖隧道西口的三座人行天桥绿化美化等,区域内绿意更浓。
  
  数说造绿
  
  到2016年末
  
  该区将新增造林1.6万亩以上,
  
  创建绿色示范社区9个、
  
  绿化示范村庄3个、
  
  绿色示范庭院1200户,
  
  完成“三边”造林、“四旁”植树12600亩,
  
  实现全民植树造林78万株。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和平

编辑:王娉娉 实习生李子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