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交会助力长沙制造“请进来,走出去”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张怀中 袁路华 编辑:王娉娉 实习生李子璇 2015-11-09 09:14:59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晚报记者 张怀中 通讯员 袁路华
  
  11月12日,2015年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主体活动将全面启动。长沙科交会是国家宏观布局中部,实现中部崛起和快速发展、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与交易、促进资源整合,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产学研金对接平台。
  
  从2007年开始,长沙科交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八届,累计签订了各类科技合作项目1997项,签约金额达1559.3亿元,有力推进了我市产学研金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进程。科交会已经成为全国产学研合作交易平台的知名展会,先后获得了“中国行业品牌展会金鼎奖”、“新世纪十年中国品牌展会大奖”、“中国最具影响力展览会50强”和“中国十佳品牌展览会”等殊荣。
  
  很多人都知道,与往年相比,今年长沙科交会推出了一些创新,如创新办会形式,将产学研活动跨度拓展至全年。在此之外,今年科交会还有哪些亮点?在11月6日举行的长沙科交会新闻发布会上,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赵跃驷进行了解答。
  
  整合资源 助力长沙制造引进来、走出去
  
  “拓展全球化视野,整合和借力国际资源,彰显长沙开放形象,是今年长沙科交会最大的一个亮点。”赵跃驷介绍,本届科交会集中活动期间,预计将有创纪录的100多名外籍嘉宾参加各类活动。长沙中欧B2B对接洽谈会,预计会组织50多名欧洲企业家来长对接,将为中欧企业搭建一个新颖的交流平台,也会给欧盟企业开启一扇面向中国、面向长沙的新视窗。“2015中韩食品医药品产学研合作(长沙)交流会”期间,韩国药监局、国家生命工学院将组团来长,就中韩两国传统医药领域展开深入交流,并与国内企业进行对接洽谈。
  
  “今年以来,在科交会这个交流平台之内,我们与新加坡、澳大利亚、俄罗斯有关方面举办了多场专场技术对接活动,极大开拓了长沙科技界的视野。往年的科交会,我们一般着眼于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引进科技成果,而今年的科交会更加突出了国际合作,我们要继续拓展长沙科交会的对外交流空间,将它打造成为引进国际一流专家、尖端技术,整合国际资源的高新技术交流平台。”赵跃驷介绍。
  
  “拓展全球化视野,整合和借力国际资源,将为长沙‘十三五’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将为长沙产品走出去开辟新的通道。这也是长沙科技以后的重头工作,我们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国际交流,使长沙科技发展更加面向国际、面向世界的高端科技,助力长沙制造的引进来、走出去。”赵跃驷说。
  
  科技催化 一批重大项目有望落户
  
  “项目高端化,也是今年科交会的一大亮点。在科交会这一平台的催化之下,一批重大项目有望落户。”赵跃驷表示,作为全国第6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沙成为创新发展的新高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投资者。如长沙高新区一举斩获中国通号长沙产业园、中国联通长沙云数据中心2个50亿元大单。刘业翔院士及曾涛博士团队拟投资15亿元在宁乡高新区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据不完全统计,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科技合作项目占到了本届科交会项目总数的66%以上,拟签约金额超过1亿元的科技项目超过30个。
  
  主体多样化,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也是今年科交会的一大亮点。公益事业去行政化是政府管理模式和公益事业发展的趋势。本届科交会创新办会理念,任何企业、园区、产业联盟、高校开展的产学研活动均可使用科交会品牌,既充实了科交会的内容,也充分借助了科交会这块“国字招牌”的品牌效应。如长沙市智能电力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今年就承办了长沙智能电力设备产业技术需求与成果发布会。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张怀中 袁路华

编辑:王娉娉 实习生李子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