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乡全面掀起学习推介“黄鹤经验”热潮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广军 邓利良 编辑:王娉娉 实习生李子璇 2015-11-16 12:02:45
时刻新闻
—分享—

焕然一新的黄鹤小学,欢乐的孩子们。长沙晚报记者 周柏平 摄

焕然一新的黄鹤小学,欢乐的孩子们。长沙晚报记者 周柏平 摄

黄鹤村美景如画。

黄鹤村美景如画。

  编者按
  
  日前,本报以《大山深处黄鹤飞——探寻精准扶贫的“长沙样本”》为题,报道了宁乡最西部的巷子口镇黄鹤村通过建设扶贫,使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事业、农村治理显著改善,群众满意率达到100%的故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而“精准扶贫、科学扶贫、高效扶贫、全面脱贫”的“黄鹤经验”和该村“狠抓队伍建设、坚持依靠群众、注重产业发展、精准高效扶贫”的措施,也在宁乡县引发热议。
  
  目前,产生了“黄鹤经验”的楚沩大地上,各级各部门正在迅速行动,以“黄鹤经验”为指引、示范和样本,全面掀起学习推介“黄鹤经验”的热潮。
  
  长沙晚报记者 李广军 通讯员 邓利良
  
  宁乡西部,一条自西向东走向的巨大的山脉从安化奔腾而来,逶迤绵亘,因峰岭曲直有序,大体分为九段,人们叫它九折仑。巷子口镇黄鹤村就处在九折仑的半山腰上。几年前,这里还是个连“岩鹰都不生蛋”的地方,村民们过着“望山兴叹”的穷日子。如今这里却是翠绿的山,清澈的水,层层叠叠的果林菜地,精美的农家小屋,水泥公路通到了家门口。一幅秀美、富裕、和谐、幸福的新农村画卷悄然舒展开来。
  
  在建设扶贫工作中,市、县、镇、村四级联动,联手打出了一套产业发展、农村治理、组织建设的“组合拳”,唱响了一出改善道路、水利、电力、通讯、住房等基础设施条件的“重头戏”,打赢了一场精准扶贫、稳定脱贫的“攻坚战”,预计今年黄鹤村集体可创收50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13525元,比2012年增加4518元,实现全面脱贫!
  
  黄鹤之变,成为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扶贫样板之作。日前,本报以《大山深处黄鹤飞——探寻精准扶贫的“长沙样本”》为题,报道了黄鹤村通过建设扶贫,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也引来了一批又一批的贫困村的“取经者”。现在的宁乡,以“精准扶贫、科学扶贫、高效扶贫、全面脱贫”的“黄鹤经验”为指引、示范和样本,正在全面掀起学习推介“黄鹤经验”的热潮,强力推进全县32个省定贫困村的精准扶贫工作。
  
  黄鹤之路,成就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扶贫经典之路。10月20日,宁乡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宁乡县委书记谭小平就学习推介“黄鹤经验”作出明确要求,县委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等部门单位,迅速对“黄鹤经验”进行总结、挖掘、提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10月29日,宁乡县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学习推介“黄鹤经验”有关工作,并结合工作实际,对学习推介“黄鹤经验”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
  
  11月5日,宁乡召开县委工作联席会议,进一步明确开展学习“黄鹤经验”和“一进二访”活动的相关要求。谭小平表示,“黄鹤经验”出自宁乡,要近水楼台先学一步,做到率先学、带头学,做实做细各项工作,推动“黄鹤经验”在宁乡落地生根、结出硕果。宁乡县委副书记、县长周辉要求,各乡镇要以此次学习交流黄鹤村先进经验为契机,抓好建设扶贫工作,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共同把宁乡扶贫工作推进到新的高度。同一天,宁乡县学习“黄鹤经验”现场交流座谈会在黄鹤村举行。全县32个省定扶贫村所在乡镇党委书记、有关县直部门行政一把手、联点第一书记及扶贫工作队员参加会议。会上,明确了乡镇及部门单位、承担精准扶贫联村工作的部门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的考核内容、计分标准、工作要求,形成了明确的考核导向和有力的工作倒逼机制。
  
  ……
  
  黄鹤之思,打开一扇发人深思、给人启迪的扶贫启示之门。现在,宁乡正在把学习推介“黄鹤经验”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扶贫济困精准化、常态化工作机制,全面启动实施“千手爱心基金、千手爱心热线、千手爱心驿站”三个“千手爱心”举措,全力攻坚精准扶贫工作。同时,全县32个省定贫困村在扶贫工作组指导下,充分考虑本地发展基础、交通区位、发展短板、贫困人口分布等因素,制定指导性强、可行性高的扶贫工作三年规划及年度计划。把能人、好人、强人充实到村班子成员当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迅速改变路网、沟渠、塘坝、水利、通讯等落后现状,改善医疗、就学、养老等公共服务,加快实现民生保障、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倒排时间任务,将工作举措细化量化到余下的26个月,做到因地制宜,并确保严格实施。”谭小平表示,将在明年6月组织全县32个省定贫困村建设扶贫工作的现场观摩与交流,浓厚“比学赶超”的氛围,并以扶贫计划完成情况、群众满意度等为标准,对全体扶贫村进行排名定等,全面打赢扶贫攻坚战。
  
  学习“黄鹤经验”全力扶贫济困
  
  ——现场交流座谈会发言选登
  
  “建设扶贫工作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学习‘黄鹤经验’,就是要用心、用情、用力推进精准扶贫。”“我们将借鉴黄鹤经验,探索开展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式。”……近日,宁乡在巷子口镇黄鹤村组织召开全县学习“黄鹤经验”现场交流座谈会,全县32个省定扶贫村所在乡镇党委书记、有关县直部门行政一把手、联点第一书记及扶贫工作队员参加会议。
  
  大家来到黄鹤村蔬菜基地、黄桃种植基地和美丽乡村示范点等地,实地察看了黄鹤村发展情况,并详细了解了黄鹤村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和成果。乡镇、村、扶贫队员代表一一发言,谈体会、感受,谈下一步的做法,并纷纷表示,“黄鹤经验”可学可用之处很多,要学习他们自力更生的精气神、面对困难的大决心,借鉴黄鹤村基层党建、发动群众、培育产业、对接市场的好做法,活学活用、因势利导,走出一条条符合村情实际的脱贫致富之路。
  
  介绍经验
  
  群众满意率100%如何炼成
  
  市委办公厅常委办主任、驻黄鹤村工作组组长易立民:紧紧依靠群众,扶贫才无难事。在实践中,我们坚持群众路线,以群众利益为核心,以村民群众为主体,“走户子”听取群众意见、“做模子”带动群众参与、“立柱子”接受群众监督,在省委基层办组织的民意测验中,黄鹤村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强化造血功能,扶贫才有出路。脱贫的关键是强化造血功能。实践中,首先注意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发群众投资、投劳、投智、投感情,大力支持和自觉参与扶贫建设。同时注重自治建设,建立以村党总支为核心领导、村民代表大会授权的议事会为决策主体、村委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委会为监督主体、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参与的“1+3+N”村级现代治理模式。三是在产业扶持上注重自主发展,形成稳定增收机制。
  
  引入市场运作,扶贫充满活力。大力抓产业招商,带动群众致富。着力抓资本运作,有效利用村集体土地、果园、山塘等资源搞好资本运营,今年村集体可创收50万元。强力抓项目扶持,集中资金扶持四大高效种植基地、四个养殖拳头产品、三个乡村旅游项目等产业发展。预计今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3525元,比2012年增加4518元。根据省市贫困人口标准,黄鹤村已全面脱贫。
  
  巷子口镇党委书记邹志平:组织建设是建设扶贫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在黄鹤村建设扶贫中,我们始终注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支村两委一班人在工作中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成为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党员、组长等基层骨干在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中人人争先锋、事事创先进,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先锋模范作用。
  
  好的思路是建设扶贫工作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强化保障”三大重点,“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切实提升村级治理能力,切实构建多元投入、多径助推的机制和自我造血、自主发展的机制”等举措,为黄鹤村的建设扶贫工作绘就蓝图,指明了方向。
  
  人民群众是建设扶贫工作的力量源泉。我们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以群众利益为核心,以村民群众为主体,把扶贫项目与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推动群众大力支持和自觉参与建设,真正发挥了主人翁精神和主体作用。
  
  现场交流
  
  班子是取得扶贫工作成果的关键
  
  黄材镇党委书记叶辉:黄材镇烟溪村及其周边几个村处于高寒山区,交通闭塞,土地贫瘠,至今仍有部分组不通公路,水、电等生活必需条件也很难保障,精准做好这部分群众的扶贫问题,异地移民安置是最好的办法。为此,今年县委、县政府在我镇布局了异地移民扶贫安置项目,拟建设“千手大屋”安置小区,在此基础上做大高效特色农业,确保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青山桥镇党委书记彭力强:我曾经在巷子口镇工作多年,印象中的黄鹤村一穷二白。再次来到这里感触很深,这里变化太大了,农业产业规模大,村容村貌特别好,群众精神面貌也很好。
  
  黄鹤村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有一个团结务实的班子,而善作善成的班子是取得扶贫工作成果的关键;有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蓝图,为黄鹤村脱贫致富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有一种吃苦耐劳、埋头苦干的精神,这是黄鹤村人民脱贫致富的根本。
  
  宁乡县科技局纪检组长、青山桥镇永锋村第一书记邹慧明:我认为,产业扶贫是扶贫工作的最好方法,领导重视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团结高效的班子是扶贫工作的保障。
  
  下阶段,我们将对接省市科技部门,搞好产学研合作项目,力争产出3至5项专利和科研成果;以桑产业为特色,在三年内做到家家房前屋后种植桑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搞好美丽乡村建设;最近拟邀请全省户外俱乐部负责人考核村里的休闲基地,力争使永锋村成为全省休闲户外基地。
  
  宁乡县卫计局下派干部、横市镇关圣村第一书记熊正洪:我认为,摸清底子、掌握实情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带着责任、倾注感情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和重点;结合实际、创新思路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源泉和动力。
  
  要真正实现群众脱贫致富,就必须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我们将在11月中旬签订中药材种植引进项目合同,目前,投资160万元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已完成招投标程序;投资116万元的31户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主体工程已基本竣工;投资70万元修建和维护村级公路的建设项目已经启动。
  
  宁乡县交运局下派干部、沩山乡同庆村第一书记王进良:我觉得,扎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首先是建好村级队伍,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夯实队伍保障;其次是抓好基础设施,发挥职能作用,重点抓好村组公路和桥梁建设,修好致富路;三是发展好致富产业,我们将重点推进500亩茶园、100亩七星椒、200亩红薯种植,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实现脱贫。
  
  宁乡县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巷子口镇官山村第一书记成志强:听说前些天的宁乡美丽乡村经济博览会上,黄鹤村村民自产自销的产品拿到了韩国客人的订单,其他订单甚至排到了明年的五月,这方面我们非常感兴趣。官山产业发展起来以后,也会借鉴黄鹤经验,探索开展“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式,同时也期待黄鹤能在平台、资源、经验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强力推进
  
  研究提出务实举措 有效开展精准扶贫
  
  宁乡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汤智斌:建设扶贫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拉动国内消费的必然举措,是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更是我县当前加快三大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需要,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扶贫工作的意义、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下阶段,各乡镇党委、县直各单位党组织和驻村工作队员要认认真真、实实在在、有声有色地学习借鉴黄鹤村经验做法,对目前推进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系统梳理,深入查找困难问题,研究提出务实举措,列出时间表、画好路线图、明确责任人,以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抓推进,为全县扶贫济困精准化常态化工作作示范、出样本。
  
  宁乡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湘云:学习“黄鹤经验”,不是到黄鹤村走走看看就行了,而是要借鉴学习黄鹤村的精神、黄鹤村的思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利用好的政策发动群众,做群众关心的事、满意的事。
  
  我们学习“黄鹤经验”,就是要宣传推介“黄鹤经验”中所包含的民生情怀、负责精神、有效举措和推进效果,要通过学习推介“黄鹤经验”来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把全县的建设扶贫工作迅速有效地开展和推进。
  
  宁乡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彭韬:认真学习“黄鹤经验”,关键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学活用透,各乡镇、各村、各驻村工作组都要立即行动起来,迅速摸清摸实情况,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量力而行绘蓝图、因地制宜制规划,使各项目标举措契合各村发展阶段和水平,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长沙晚报记者 李广军 整理)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广军 邓利良

编辑:王娉娉 实习生李子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