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晚,罕见的冬汛洪峰经过湘江衡阳段。连日来,湘中以南地区出现中到大雨,局部地区大到暴雨。 记者 曹正平 彭斌 摄
三湘都市报11月15日讯(记者 杨昱 通讯员 祝林书)今天,记者从湖南省减灾委办公室、省民政厅获悉,11月11日以来,我省湘中以南地区发生了一轮强降雨过程,湘江中上游因此发生1961年有记录以来最大冬汛。面对灾情,全省上下迅速动员,全力以赴投入抗灾救灾。据气象部门预计,15日-17日仍将有较强降雨天气过程,其中15日湘南地区暴雨,16日-17日湘西南、湘东地区暴雨,18日雨势减弱。
25.3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01亿元
截至15日8时,强降雨导致永州、郴州、衡阳、邵阳共有15个县区的25.3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09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754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9.2千公顷,绝收面积2.3千公顷,倒塌房屋68户173间,严重损房133户262间,一般损房495户1170间,直接经济损失4.01亿元。
灾害主要集中在江华、江永、祁阳、双牌、道县等地。其中,道县全县27个乡镇(街道)受到大到暴雨袭击,潇水河沿河低洼村庄、农田、商铺和民房进水,县城低洼地段进水,部分居民被困,浸泡时间长达40个小时。
江华瑶族自治县境内涔天河水库老坝遭遇洪水漫坝,城郊西佛桥遭一艘挖沙船撞击,出现险情,水口镇等多处道路出现塌方,数百亩蔬菜被洪水浸泡,多地大片农作物被淹。江永县桃川镇农贸市场、4个居委会居民房屋及锦堂等30个村庄被淹,县城新街等路段积水达0.8米深。祁阳县部分村庄、农田、菜地进水受淹,局部低洼地带形成内涝,仅潘市镇九洲村就紧急转移1200多人。
永州启动Ⅳ级应急响应,救灾人员24小时在岗
灾情发生后,永州市于13日16时启动市级Ⅳ级应急响应;祁阳县13日12时启动县级Ⅲ级应急响应,沿江学校全部停课,并转移低洼地带3000余人。与此同时,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积极应对。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灾害过程受灾严重的永州市、县两级共投入救灾应急资金66万元,发放棉衣被3500余件(床),运粮油食品、衣被、生活用品、救灾设备等物资折合人民币100余万元,累计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0900人次,救助受灾群众7500人次。
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坚持领导值班值守,救灾工作人员坚持24小时在班在岗,及时向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上报灾情,并妥善安置灾民,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时向灾情最重的地区派出救灾工作组。目前,全省救灾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 杨昱 祝林书
编辑: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