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蔡平 潘海涛
“互联网+”风头正盛,“互联网金融”正以燎原之势进入到百姓生活当中,作为金融大家庭中重要一员的保险业,自然也不例外。
从简单将产品拿到电商平台销售,到各种新奇互联网保险层出不穷,再到转变思维创新“互联网+保险”商业模式,互联网正深深影响着保险业从产品设计、服务创新到营销模式的各个层面,“互联网+”俨然成为了当下保险业最为凸显的印记和基因。
随着互联网基因的渗透,一些保险互联网比价平台出现,市民在获得便利保险服务的同时,还能通过比价获得优惠。
【案例】
“互联网+保险”=保险超市
“市民只需要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需要的险种与相应的保费水平等信息,我们就能在数秒之内,为用户匹配最贴近需求的保险产品。”
说这话的,是欧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李文安。
李文安在和记者交流时表示,保险销售正全面互联网化,拥有互联网基因的保险产品越来越多,“欧盈也借助互联网+,集结了业内80多家保险公司,打造一个保险产品超市,市民关于财产、交通、人身安全、健康等各个领域的保险,都可以在这里一站式解决。”
李文安表示,“在欧盈的模式里,保险公司负责设计产品和理赔,欧盈负责推广和销售,节省了固定资产成本和人力成本,保险公司就能够提供更多性价比更高的保险产品,而这或许将改变未来保险的销售格局。”
【行业】
线上市场保费四年激增26倍
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日前发布的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众安保险实现保费7.51亿元。累计服务保单件数近20亿。
众安保险的蝶变,就是中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的一个缩影。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保险市场保费收入816亿元,这一收入已逼近去年互联网保险全年保费水平。
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互联网保险市场经营主体也不断增长。截至今年上半年,全行业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产寿险公司达到96家,较2014年年底新增11家。而2011年,这一数字只有28家。
而根据北京保险研究院发布的《互联网+对保险营销的新挑战》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4年间互联网渠道保费规模提升了26倍,已经成为拉动保费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行业各经营主体积极拓展互联网渠道,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和中国太平等大型保险集团公司成立了独立的电子商务公司,布局互联网专业化经营。
变化
渠道之变
产品层出不穷,投保理赔均可一键搞定
“以前对保险的印象不太好,因为投保、理赔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手续繁琐,但后来试着从互联网上买了一份保险,发现投保和理赔服务都可以快速完成。”长沙市民凌先生告诉记者,近日他在某保险的微信平台上买了一份航班延误险,后来飞机延误了两个半小时,无需申请和任何操作,凌先生就自动在微信上收到了赔款。
在李文安看来,保险销售互联网化,将是“互联网+保险”的特色之一。
步步保、航延险、轮胎意外保、小米盗刷险……确实,保险业插上互联网翅膀后,拥有互联网基因的保险产品层出不穷,而APP、微信等新技术的发展,也使投保、理赔手续更为便捷。
记者发现,现在多数保险公司都开通了微信服务。中国人寿长沙分公司产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通过微信投保,投保人输入身份证号后就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产品并进行支付,出电子保单后投保生效。”
记者获悉,纵观各家保险公司的微信公众号,多数都有设置购买保险产品等多项功能。比如,中国人寿推出的互联网服务产品“e宝账”,可实现保单借款、快速还款等功能。而安邦、平安、太保、泰康等多家保险公司都开通了车险微信自助理赔服务。
利用互联网可以无限扩展的特点,险企在微信和APP平台都做了不少延伸。寿险公司通过在平台上加入在线健康咨询等增值服务,在为客户提供更贴心服务的同时借机推动商业健康险发展。
价格之变
互联网基因加入,购买保险更实惠
互联网基因对保险业的渗透,也给保险市场带来了新的沸点。比如保险比价网、比价APP的出现,互联网公司入局,让市民购买保险更便宜。
以车险为例,车险比价网“最惠保”的创始人兼CEO陈文志曾表示,根据他们的市场调查,80%以上的车主都不知道车险存在较大的价格差。甚至连从事保险的业内人士,都不知道车险价格差距那么大。事实上,同一辆车在默认的投保套餐条件下,7家车险公司给出的报价,最低与最高的竟能相差近800元。
基于此,“最惠保”打造了车险比价平台,该平台可供查询的车险公司包括人保、平安、太保、国寿财险、大地、太平、阳光、安邦等10多家。有几家保险公司已经能进行直通支付。
而在国外市场,第三方车险比价机构已经十分成熟且非常盛行。英国就有十几家车险比价公司,在英国80%以上车主都通过比价网站选择车险。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互联网+保险”的不断成熟,未来市民在购买保险时将会有更多选择,多方比较,价格也将更实惠。
提醒
复杂险种
最好线下购买
与传统购买保险方式相比,网购保险的门槛低、手续简便、费用便宜。
随着网络普及,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在网上发起团购,开拓线上投保的渠道。记者了解到,中国平安、泰康人寿、太平洋保险、阳光保险等保险公司均已入驻淘宝,且出售的险种类型繁多,包括意外险、健康险、财产险等多个领域。
简单的背后,风险也在产生。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在互联网上购买保险,就投保人而言,风险主要体现在保费没有进入保险公司,而是被侵占、挪用,投保人收到的是假保单,出险后不能理赔;投保人受到欺骗、误导,买了自己不需要、不适合的保险;投保人以不合理的高价购买保险等。
对此,中国人寿湖南分公司相关人士建议,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电商平台或者网店进行购买,并确保对保险条款了解清楚,至于保费投入较高的分红险等复杂险种,最好还是在线下购买。
10月1日起,《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正式实施。作为国内首份针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监管文件,《办法》从经营原则、经营区域、信息披露、经营规则、监督管理等方面对互联网保险经营进行了规范,具体细则有望在年底前出台。
趋势
大数据、个性化
和定制化是方向
尽管互联网保险行业规模呈爆发性增长,但目前互联网保险的渗透率并不高。
数据显示,上半年,互联网保险占行业总保费的比例为4.7%。此外,上半年互联网保险对全行业保费增长的贡献率为14%。
广发证券研报指出,目前互联网保险最成熟的环节是对保险产品信息的线上搜索反馈,但这仅仅是网络保险的最基本服务,后续的投保、服务以及索赔环节却普遍处于起步阶段。
“互联网保险应该是有温度的保险,要真正给客户带来价值,并且要服务传统金融机构不能服务到的人群。”众安保险CEO陈劲指出,互联网保险除了“产品+”和“技术+”,还包括“服务+”。“运用互联网技术,创造新的产品,改变既有的服务形态,使互联网和保险真正发生化学反应,才能打开真正的市场。”
国金证券分析师张帅认为,未来互联网保险产品将向个性化和定制化方向发展。
渤海人寿副总经理甘树烨日前表示,互联网保险3.0时代已经临近,互联网保险的大数据属性将凸显。甘树烨解释,在3.0时代,保险公司通过与基因研究与检测公司、智能硬件设备制造公司等进行合作,获得客户数据,建立个人虚拟模型;基于虚拟模型,保险公司通过与疾病管理公司合作,对客户健康长期予以科学指导与干预,降低患病概率;对于患病客户,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进行赔付,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并提供病后康复服务。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蔡平 潘海涛
编辑:王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