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第30个国际志愿者日。让我们向“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致敬!向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志愿者们说声“谢谢!”
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风里来,雨里去。正是广大志愿者的奉献和付出,在新时代树立起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样本;让雷锋精神穿越时空,温暖你我,感动大众。
湖南,作为雷锋的故乡,志愿者队伍正在一天天壮大,“雷锋家乡学雷锋”的志愿活动品牌越擦越亮,截至目前,全省注册志愿者超过670万,志愿服务团队超过15000个,环境保护、社区服务、扶贫帮困、支教助学、抢险救灾,到处都有他们闪亮的身影。
一路走来,我们铭记了无数感人的名字:把对因公殉职女儿的小爱化作对全社会大爱、荣登“中国好人榜”的苏仙区义工协会会长首嫣嫣;义务监测水质、监督企业排污的“湘江守望者”毛建伟;15年如一日,凭借几把简陋工具修好村里近7公里砂石路的“爱心使者”赵建恒……
一路走来,我们见证了无数感人的故事: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开展的利群阳光助学行动,12年帮助1200名寒门学子跨入大学校门;中南大学关爱盲童有声读物录制暨悦音APP应用公益行动,年均志愿服务总时长达3万小时;湖南省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先后参与汶川地震、“东方之星”沉船事故等23次重大救援服务,服务近10万人次……
在志愿者身上,我们看到了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与人为善,为人之本”;“病人之病、忧人之忧”;“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等古训。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在满足物质需要之后,更注重精神上的追求。志愿者在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同时,自身能力得到了锻炼,精神得到了满足,思想得到了升华。志愿服务在他们心中,不仅是一种高尚的社会责任,而且是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一种独有的生活方式。
志愿精神,简单而又厚重。说简单,是因为志愿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说厚重,则因不求名利的行动背后,蕴含着无私奉献、成全大我的高尚品质。弘扬志愿精神,贵在“志愿”,重在“价值认同”。心动才会有行动,从内心价值认同出发,弘扬志愿精神才能持之以恒、发扬光大。
集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每个人都怀揣一颗仁爱之心、伸出一双温暖之手,志愿精神就会焕发出恒久的魅力;当无数爱心融汇成巨大暖流,我们的生活就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的社会就一定会更加和谐!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王娉娉 实习生李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