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段涵敏 通讯员 梁国清 余希
12月6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召开的“2015中澳‘湘雅—威斯密’移植高峰论坛暨世界卫生组织——中国人体器官获取组织联盟培训会议”上传出消息:中国正式进入国际器官移植大家庭。
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表示:今年召开的全球器官捐献移植大会上,理事会全票通过决议,中国正式进入国际器官移植大家庭,结束了中国移植界长期受到排斥和孤立的历史,中国移植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进入可持续发展新的历史阶段。他呼吁将肾移植纳入大病救助和全民医保。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最有效的手段。2010年3月开始,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在天津、上海、湖南等11省正式启动;2015年1月1日起,全国169家移植医院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公民自愿捐献成为器官移植供体的唯一合法来源,标志着中国移植改革全面进入国际移植同步轨道。
自2015年1月1日全面停用死囚器官以来,截至2015年11月9日,我国公民捐献者累计达5384例,捐献各类器官共14721个。黄洁夫预计,今年捐献移植的数量(包括亲体捐献器官在内)将创历史新高,也是移植成功率及其他各项指标最好的一年。
会议透露,移植人才短缺制约我国移植事业的发展。目前,全国只有169家医院具备一项或多项移植资质。能做器官移植手术的主刀医生仅100余人,能做心脏、肺移植手术的主刀医生仅20余人,在有限的供体中,有很多心脏、肺被浪费掉了,因为没那么多有资质的医生会做手术。
湘雅三医院移植中心主任叶启发介绍,目前湖南公民器官捐献数量和医院移植技术均处于全国前列,其中,器官捐献移植总数排名全国前三。但湖南仅9家医院具有移植资质,能做移植手术的主刀医生仅30名左右。
据了解,现阶段,制约器官移植发展的除了器官供体的短缺、移植人才短缺,还有很大一部分受限于经济原因。全国每年约150万人死于器官功能衰竭,适合做器官移植手术的约30万人,而真正能有经济能力接受手术,进入医院治疗,在中国器官移植分配与共享系统里等待的患者仅2.8万人。
黄洁夫呼吁,将肾移植纳入大病救助和医保范围,让一些没钱但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得以延续生命。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段涵敏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