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副市长向佐谊(右三)带领市直相关部门在永定区官峪莲藕基地调研。
文\图 赵前进 向延胜
长茂山蜜桃、沅古坪剁椒、茅岩莓茶、荷花娃娃鱼……上述农副产品只要任意展示一件,都是一张响当当的“永定名片”。自“十二五”以来,张家界市永定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构建特色化、品牌化、产业化和持续化发展格局,在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实现了绿色农副产品反哺市场的良好效果,形成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样本”。
果断改革,走特色发展路子
走进永定区,到处都是粮食丰产、瓜果飘香、牛羊成群、休闲农业连片的繁荣景象,成为张家界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永定区农业发展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与区委书记尚生龙、区长祝云武等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自“十二五”以来,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区农办组织以该区农业局为主体的畜牧水产、蔬菜等主管部门大力推动农业发展工作改革,着力探寻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该区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泽民带领大家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因地制宜编制了《永定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握紧拳头保发展重点,集中财力扶持特色农业。
针对改革之前全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多、规模小、分布散等不足,该区发挥张家界独特的生态和旅游资源优势,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地走农业品牌化、规模化之路,通过培育壮大娃娃鱼、高山和大棚蔬菜等特色产业,扶持扩大常规种植养殖业规模,拓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务,着力做大规模,拓展市场,创立品牌,推进集中连片发展;培育特色产业片、产业带,增强集约效应、示范效应和经济效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他们积极整合涉农资金项目,用于新建和改造灌溉、机耕道、烘干和冷链设施设备等农业基础设备设施,并出台农业奖补政策,对种养大户、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给予奖补。以蔬菜种植为例,该区五年累计投入基础设施、栽培设施、冷链配送设施及奖补1.6743亿元。
大胆创新,推动农业跨越式发展
该区大胆创新发展思路,通过全力实施农业发展“523”行动计划和开展“双院士”工程,大力构筑了张桑、张罗公路沿线蔬菜产业带,张清公路沿线休闲农业产业带,张沅公路沿线林药产业带和小温公路沿线特色种养产业带等四大特色产业带,并启动了茅溪国家级绿色蔬菜示范园建设项目。
该区全面推行生猪、蛋鸡、鲟鱼、大鲵等绿色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并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名特优水果、健康养殖、花卉苗木、林药、茶叶、烟叶、油菜等一批特色优质产业,其中发展无公害农产品18个、绿色食品认证14个、有机食品认证2个、省著名商标12个、农产品地理保护产品1个,获得省农博会、林博会、科博会、食博会金奖产品17个,注册商标农产品25个;累计创办“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4.7万亩、“部级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8个,完成超级杂交中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55万亩。
提质升级,实现农业发展华丽转身
“十二五”之初,该区确立了“旅游兴区,工业强区、农业稳区”的总体发展思路。围绕旅游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着力做好农产品生产销售、旅游商品深加工、观光休闲农业等文章。
该区立足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围绕建设世界旅游精品目标,突出“生态、文化、体验”主题,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延伸张家界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以原生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为主的特色化经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该区精心打造具有永定特色的“观光农园”、“民俗家园”、“农业公园”、“森林公园”、“科普乐园”和永定版“五朵金花”(长茂山桃花、后坪荷花、桥头金银花、罗水龙凤梯田油菜花及沙堤梨花)等旅游休闲农业,培育发展休闲农庄、农家乐,促使旅游休闲农业得到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区休闲农庄、农家乐达到510家,星级农庄有12家,每年接待游客达400万人次以上。
期间,该区依托成熟的农业发展模式,成功承办了“全国休闲农业创新精品中南赛区推荐活动”,并成功申报了“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农业发展跻身国家级之列,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旅游休闲农业的华丽转身。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赵前进 向延胜
编辑:王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