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办教育协会领导一行在湘潭调研民办教育。(本文照片由湘潭市教育局提供)
湘潭市领导考察民办学校
湘潭市民办教育协会研究民办教育工作
曹辉 蒋睿 胡立忠
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教育撑起了“半边天”。湘潭民办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到目前已经形成了多元化、全覆盖的民办教育体系,这不仅成为了湘潭市在公办教育之外有益的补充,更是满足了一些家长对教育多元化的需求。湘潭市民办教育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受益于湘潭市委、市政府对民办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大力投入,也离不开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支持、严格监管。
初冬时节,笔者走访了多家民办教育机构。熟悉的校名,艰辛的创业,给力的政策,引发心间很多感叹和遐思!
高看一等、厚爱一层
民办教育如虎添翼
回溯历史,《湘潭教育志》上,不仅有鲜花和掌声,更承载着文化和精神。民办教育不仅是一项造福人民的大事业,更是一股迸发着勃勃生机的力量源泉。越来越多优质的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不断涌现,一幅愈加满足湘潭人民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的民办教育宏大画卷跃然纸上。
历年来,湘潭市委、市政府都对民办教育机构“高看一等、厚爱一层”,不仅把民办教育纳入全市教育的总体规划,还将增量的适度空间留给民办教育。
今年以来,湘潭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湖南软件学院、吉利汽车职院、江声中学、云龙小学等民办学校调研或现场办公,专题研究完善民办教育发展政策。近年来,湘潭市先后出台《湘潭市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决定》、《湘潭市关于集中清理整治非法办学工作实施方案》、《湘潭市促进民办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对民办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政策依据,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尤其是在简化审批流程、落实师生待遇、放宽招生政策、支持创新立项、鼓励课程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了扶持力度。
为鼓励民办教育优质发展,湘潭市在有限的财力中每年设立200万元民办教育专项奖补资金,用于民办学校升等创优、创新发展,奖励规范办学、优质办学的民办学校,各县市区也相应设立民办教育专项资金。
为了创造良好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每年市政府协调教育、发改、工商、民政、食药监、消防等有关部门加强对民办学校周边环境治理,集中开展1—2次打击清理非法办学机构的专项行动。明文规定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统一布置的检查外,各地各部门不得随意进入民办学校检查。同时要求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民办教育的正面宣传,及时推介民办教育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有利于民办教育发展的舆论环境。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民办教育快速发展
湘潭民办教育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于九十年代中后期,到现在,已形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非学历教育到学历教育的多元化、全覆盖的民办教育格局。
据统计,目前,湘潭市经由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共计662所。现有民办高等职业学院2所,中等职业学校9所,普通中小学13所,学前教育机构539所,培训学校99所。全市共有民办中小学生(幼儿)13万人,民办教育机构教职工近1万人。
民办教育快速发展,与科学的规划、独特的民办发展战略密不可分。
学前教育优质发展。在城区有小哈佛、英伦幼儿园这样与国际学前教育接轨的幼稚园,在农村有湘潭县英才、湘乡山枣龙泉这样办学规范、质量较高的幼儿园,让每个孩子都能受到科学良好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发展如火如荼,得益于湘潭市近年来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通过优化布局规划,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学前教育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市学前教育事业蓬勃优质发展。
三年来,该市共创建了29所省、市级骨干民办幼儿园,成为该市优质学前教育的示范;同时,大力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今年,该市共评选认定一、二、三类普惠园271所,占全市民办幼儿园总数的51%,普惠园在园幼儿占民办园幼儿总数的65%,有效解决了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
基础教育内涵发展。近年来,通过创新民办基础教育发展机制,合理规划民办基础教育结构布局,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引导民办中小学提升质量内涵发展取得可喜成绩。
凤凰中学成为全省唯一的民办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江声中学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着手,以新课程和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提高学校教学水平;益智中学坚持进行“幸福课堂”课题研究与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校国学社团被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优秀社团。云龙小学一直秉承“爱可以创造一切奇迹”的办学理念,十分注重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真正做到了让每一扇墙、每一棵树都能说话。
湘潭市还在全国率先建设“两型”民办学校,其中,湘潭县云龙小学编写了全国第一套《两型教育读本》,湘潭县江声中学等两所民办学校成为省级“两型”创建单位,建设成果受到了多位国家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职业教育特色发展。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湘潭市民办职业教育审时度势,瞄准市场需求、瞄准产业对接,机动灵活的调整办学思路,立足自己的优势专业,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有效地规避了专业同质化竞争。
湖南软件职业学院是全国3所IT类、建筑类人才培养的专业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013年成为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获得国家、省、市各种荣誉、奖励、项目、成果100余项。
实习实训是职业教育的重头戏,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不惜重金打造了汽车实训车间,实行“订单式”培养,培养了一大批生产一线需要的现代化人才。
培训教育规范发展。湘潭市严格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进一步完善了教育辅导培训机构注册登记备案管理制度,设立并完善了民办学校评议委员会审批制度,在审批的过程中注重统筹协调发展,科学考虑整体布局、学校门类、学段学科等综合因素。
同时,依法打击非法办学、治理违规办学行为,一直是湘潭维护民办教育合法权益、净化民办教育市场的常态化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民办教育办学环境。
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民办教育铿锵前行
2003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颁布后,湘潭市便迅速行动,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坚持以“科学规划、规范管理、优质发展”为基本思路,在全面做好民办教育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三清三严”和“两化两型”管理机制,助推民办教育规范、优质发展。“三清三严”就是做好民办教育的入口清理、过程清理和退出清理,严格审批入口、严查办学行为、严明退出程序,使民办学校在依法依规的轨道上“进得来、办得好、出得去”。“两化两型”就是要做到设置审批法制化、日常监管动态化,实现该市民办教育两个转型:即从规模发展向规范发展转型,从同质发展向优质发展转型。
根据这一发展战略,湘潭市教育部门提出了“严格标准、总量控制、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十六字方向,明确了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的准入条件,鼓励有特色、有实力的民办职业学校的发展,重点发展民办学前教育,形成了“规模适度、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管理规范”的民办教育体系。
据湘潭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利文介绍,民办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一直是湘潭重点推进的一项工作。由于民办学校涉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非学历培训等多个领域,湘潭市教育局依据相关政策法规和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年检评估细则,制定各类学校的办学标准并推出一到两所样板学校。
构想格局,谋划战略,顺势而为。
我们感慨万千,随着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的提高,随着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民办学校享受的优惠将进一步增加,民办教育的优势和活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路子将越走越宽,民办教育方兴未艾。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曹辉 蒋睿 胡立忠
编辑: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