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刚 图/张杨
湖南日报记者 王为薇
名片:
刘毅刚,1980年生,现任省高速公路交通警察局娄底支队新化大队大队长,人称“马路神探”、“车疯子”、“刘老师”。
故事:
4年前,记者便在央视新闻中见识过刘毅刚的“神”——背对车,凭发动机声音判断来车为何种品牌,无一错误;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任意指出一辆车,他便能准确说出厂牌型号、基本特征、鉴别要点。
参加工作10年间,刘毅刚查处盗抢车170余台,查处走私车1500余台。制造假牌照并销售走私、盗抢车辆的犯罪团伙将其列入“黑名单”,数次打恐吓电话威胁“小心点”,可直到今天,他仍坚守在交警岗位上。
刘毅刚执著地爱着这份职业,就像他下雨永远不打伞,就像他始终热爱陈奕迅、许巍的歌,就像他爱看《亮剑》,而将李云龙原型王近山的处世心得“有个性不胡来,有想法放心里,有做法不盲从”奉为信条。
不管是对交警职业的热爱,还是成为“马路神探”,皆源于刘毅刚对车的“疯魔”。5岁时,为了摸一摸父亲单位的北京吉普,大冬天穿着布鞋给人洗车;结婚仪式上,妻子谭司司笑说“不知刘毅刚爱车多一点还是爱我多一点”;微信里50%以上的内容均与车相关……
河北的同行这样点评刘毅刚:“他血管里流淌的是汽油,身体是1600兆帕的车身,心脏是一颗大功率涡轮增压发动机,开始很温顺,给了他油门就激情四射。有人说他是车迷,我以前说他是车痴,其实都不准确。他就是一辆车,全身各个部件非常和谐的一辆车。”
不疯魔,不成材。长沙岳麓区一家汽修厂的工人喊刘毅刚“车疯子”。刘毅刚不仅将工作中查获的各种假车牌、车辆照片以及网上搜索来的同款车比对信息存进一个200G的移动硬盘,一有空就拿出来研究,而且一到周末就钻进汽修厂,了解各类车辆的性能。他说: “我辨音识车、一眼识别问题车、利用一块大灯碎片就能找到肇事逃逸线索的能力,是多年一线经验积累起来的。”
走上大队长岗位,大家不叫他“刘队”,而是唤“刘老师”。何解?刘毅刚将一线的实战经验编成基层交警的业务培训教材,为全国各地的一线交警讲授车辆识别与查缉知识。他参与编写的《涉车犯罪侦查与探讨》,马上要在交警部门内部发行了。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王为薇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