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峰村444户1769人,散居在大山深处。精准识别后,村里有64户贫困户208名贫困人口。怎么扶贫,如何脱贫?
“自身没有‘造血’能力,想脱贫,难!”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陈诲坦言,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里没有一个种养大户。今年,省科协发挥科技优势,由湖南省农学会牵头,组织9名畜牧专家到蓉峰村现场调研,制定了“畜牧养殖富民、水产养殖强村、生态农业致富”的产业扶贫路径。
通过驻村帮扶工作队牵线,村里引进涟商回乡创办杰胜农业黑牛养殖基地,与农户合作经营。杰胜农业将一岁半上下、价值8000元左右的健康母牛委托给贫困户饲养。公司出资统一建牛舍,免费为托养母牛提供配种技术服务,并提供牧草草籽,农户只需负责饲料和人力成本即可。公司按照市场价,从贫困户手上回购托养母牛所产的牛犊,并按300元/头牛犊的标准进行奖励。“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让闲人变能人,让穷人变‘牛人’!”陈诲介绍。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柳德新 胡宇芬 朱媛
编辑:李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