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12月21日讯(记者 陈鸿飞 通讯员 戴军 谭文武 何五一)连日来,对衡阳县溪江乡河田村年逾七旬的村民陈仁民来开心不已。日前,他家搬进了灾后重建的新居。
据了解,今年来,衡阳县连续发生较为严重的低温冷冻、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全县共有20余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2.79万亩,倒塌房屋489间、损坏1660间。
灾后,衡阳县采取措施,全力做好受灾群众安置与倒损民房等恢复重建工作。县民政部门迅速启动勘灾核灾救灾机制,收集统计上报信息,为受灾家庭送衣物、棉被、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确保第一时间救灾人员、物资、资金到位。同时,突出重灾区救灾工作,做好隐患排查,紧急调拨帐篷等送往灾区,协助乡镇转移安置受灾群众。今年头11个月,全县救济受灾群众1.56万人次,转移安置5320人,救治因灾伤病人员600余人。
为解决受灾户无房居住的现实困难,衡阳县及时制订灾后重建方案,深入各受灾户家中了解核实情况,按照自然灾害相关救助项目、对象、标准等开展救助,为需要重建家园的因灾倒房户用“一卡通”发放重建资金,有效保障全县倒房户尽快入住新居。今年头11个月,已发放自然灾害救济资金505万元,已有34户倒房户入住新居。其余因灾倒房户的新居正在抓紧建设中,力争明年春节前入住。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鸿飞 戴军 谭文武 何五一
编辑: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