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引领湖南改革发展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湘舟 编辑:王娉娉 2015-12-25 09:28:1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12月16日,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湖南日报社、湖南省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和学习服务中心联合主办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引领湖南改革发展”理论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结合湖南实际,多角度、多层次地阐述了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刻认识。今天起,本报连续推出理论专版,摘要刊载其中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要注重发掘“四个全面”的思想金矿

  □李湘舟

  理论工作者要自觉当好一名“思想矿工”,努力使自己的研究成为“黎明前报晓的公鸡”,为推进“四个全面”在湖南的认识与实践作出积极贡献

  开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引领湖南改革发展”的主题研讨很有意义。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理论研讨的角度看,可以帮助人们打开认识的视野,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这个战略思想的理论创造;其二,从实践推进的角度看,可以帮助人们校正前行的航标,进一步找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这个战略布局的现实路径。正因为这样,加强“四个全面”的研讨阐释,是理论工作者应有的一种理论自觉和实践担当。

  “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布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盘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棋”。这步棋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充满了应时而动的智慧,展现了统揽全局的眼光,体现了着眼长远的谋略。今年2月,《人民日报》发表了论述“四个全面”的系列评论员文章。其中第一篇评论员文章指出:“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新创造”,一个是“新飞跃”。新创造,指的是治国方略的新创造;新飞跃,指的是思想理论的新飞跃。这就说明,“四个全面”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实践命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思想“金矿”。而发掘这座“金矿”的无穷“宝藏”,就是我们的光荣使命。一年来,广大理论工作者做了许多思想发掘工作,推出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对人们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战略方向、思想内涵和实践意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现在,我们正在从“十二五”走向“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处于冲刺期,全面深化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全面依法治国正处于快进期,全面从严治党正处于深化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科学谋划了“十三五”的发展蓝图,全会指出: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源于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今后五年要取得新成就,必须始终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会通过的建议就是根据“四个全面”来定调谱曲的。如果说“四个全面”是战略布局,“十三五”规划建议就是战役部署。进入“十三五”,许多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有待我们去研究、去解答,这就需要我们立足新的实践,聚焦新的问题,把“四个全面”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深化“四个全面”研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研究的落脚点放在湖南改革发展的现实土壤上,做到“长镜头、短聚焦”。用“四个全面”这个长镜头聚焦湖南改革发展的实际,这样才能把理论与实践对接好、把思想和行动对接好,对我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理论工作者要自觉当好一名“思想矿工”,努力使自己的研究成为“黎明前报晓的公鸡”,为推进“四个全面”在湖南的认识与实践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系省委宣传部巡视员)

  “四个全面”是走出历史周期律的现实出路

  □许志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为我们走出历史周期律找到了一把钥匙

  历史周期律,是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

  “四个全面”是现阶段我国走出历史周期律的科学战略。如何走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早在1945年7月,毛泽东同志和黄炎培先生就在延安探讨过这一问题,他们都指向了近代以来中国政治精英所追求的“民主政治”。这无疑是必要和可行的,但不能说是充分的。要走出历史周期律,还须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长期改革和建设。“四个全面”是现阶段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科学性与合理性兼备的制度设计,蕴含了走出历史周期律的深刻战略思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开了走出历史周期律的出口和通道。极端的贫富悬殊是历史周期律的推手。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独特的周期律:极端的不公导致社会的崩溃,从而达到新的相对公平,周而复始。近10年,我国基尼系数一直超过国际社会公认的社会贫富差距0.4警戒线,贫富差距较大。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富悬殊也不是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共奔富裕路”的全面小康,意味着56个民族一个都不能掉队、13多亿人一个都不能掉队、特别是贫困地区人员一个都不能掉队,为我们缩小贫富差距、填平贫困洼地、应对先富起来后的共富挑战指明了方向,打开了走出历史周期律的通道。

  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走出历史周期律的强劲动力。仔细梳理历史上的循环往复,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很多由盛及衰的过程并非不可逆转,缺少的是改革改良。站在今天的历史节点,中国要向前发展,不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不行的,更不足以成千古未有之大业。全面深化改革根本在“改革”,关键在“深化”,重点在“全面”,核心导向是“问题导向”,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些正是决定一个国家性质和竞争力的根本问题。

  全面依法治国构建了走出历史周期律的重要支撑。历朝历代之所以没能走出兴亡周期律,一个重要因素是奉行人治,这种控权模式容易滋生“独裁”与“专制”、形成兴衰治乱的不稳定格局。走出历史周期律,要站在人治的对立面法治来思考问题、寻求答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阐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刻内涵,形成了丰富的理论积累和完备的理论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让法治中国建设进入了快车道,是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伟大里程碑。法治,既是今日中国行稳致远的基石,也是掌舵民族复兴航船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撑,还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要走出历史周期律,必须坚持和落实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

  全面从严治党强化了走出历史周期律的根本保证。当今我党执政与历朝历代的根本区别在于“民主”。无论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还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抑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无不体现着“民主”二字。得民主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提出,彰显了共产党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决心和勇气,是在新形势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根本保证,是党保持长盛不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谋小康之业,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执政之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新时期完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绘就了清晰图景,为我们走出历史周期律坚定了自信、引领了道路。

  (作者系株洲市委讲师团主任)

  人民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价值取向

  □王身祥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渗透着强烈的人民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这是一个宏大的战略布局,它坚守和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人民立场,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正是这种人民性,使得这一战略布局一经提出,就迅速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支持和践行。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目的,推进这一战略布局,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要站在广大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决不能与民争利甚至损害人民利益。要积极回应人民关切。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领域、最迫切期盼解决的问题,也是最需要回应的地方。要把人民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需求作为第一选择,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矛盾着手,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从源头解决好社会矛盾和问题。要不断实现人民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拥护,就是因为改革开放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更好地实现、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动力来源于人民。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顺利推进、取得胜利的不竭动力。 要努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引导群众知晓自身利益所在,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使全党全社会形成强大合力,理解、支持、参与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试验,对于探索中的一些失误和不足,要积极加以引导,推动不断改进完善。要广泛汲取人民群众的政治智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有很多未知领域和因素,要广泛听取基层和群众意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要坚持人民群众的评判标准。最能衡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长短优劣的是人民是否满意,因此,出台各项政策、实施各项措施要充分考虑群众意见,各项工作开展要让群众真满意、而不是“被满意”。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追求在于惠及人民。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成效,最终体现在让全体人民有更多存在感、参与感和获得感。要始终着眼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纠正有违公平正义的制度机制,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个个都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要始终着眼于促进人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形分配格局,推动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要始终着眼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给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只有让人民群众有想头、有盼头、有干头,才能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作者系怀化市委讲师团主任)

  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打造湖南文化发展升级版

  □贺培育 郑自立

  要在“十三五”时期实现“打造湖南文化发展升级版”的战略目标,必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十三五”时期是湖南文化事业上档次、提品质的负重爬坡期,更是文化产业继续转型、创新升级的关键期,要实现“打造湖南文化发展升级版”的战略目标,必须认真领会、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建设文化小康。一是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建立城乡文化帮扶责任制,有效解决城乡、区域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不平衡问题;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积极作用。二是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提升文化引领效益。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开发体系,创作出一大批富有湖湘人文特色、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充分利用送图书、送科技下乡等方式,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增强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发展文化产业,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丰富文化消费样式与机会。减免文化产业相关税费,优化文化经营模式,引导和支持文化企业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文化需求;加快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文化传播体系,增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辐射力和感染力。

  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一是完善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推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推动主管主办制度与出资人制度的有效衔接;完善法律法规、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共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信息网络管理体系。二是深化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支持国有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对按规定转制的重要国有传媒企业,开展特殊管理股制度试点。三是分类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明确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分类,予以因类扶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加快形成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管理运行模式。

  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促进文化法治。一是提高文化法制意识。强化文化系统干部员工的宪法意识、依法行政意识、公民文化权益保障意识,提高学法用法能力;推动文化法规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增强全社会厉行文化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快文化立法。尽快颁布实施已纳入立法程序的相关法规,已有立法意向做好立法前的基础性工作;推进和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三是加强文化执法。进一步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与综合执法的关系,明确市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的资格与法律地位;探索制定加强文化市场领域事中事后监管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加强文化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文化市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巩固文化发展阵地。一是加强党对文化系统的正确领导。健全文化系统的党委领导机制,完善管人管事管导向的国有文化企业监管体制,建立省级文化管理职能部门党委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各级党委政府的文化绩效考评机制。二是推进文化系统党政员干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教育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政绩观、强化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注重文化系统党建工作制度建设。完善文化系统党的组织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生活制度,使每级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文化阵地;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和服务制度建设,确保进口严、出口畅、管得好、作用大。

  (作者系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博士)

  “四个全面”

  是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

  □柳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四个全面”蕴含着深层的中国复兴逻辑,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要推进中国梦、实现一个什么样的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与行动纲领。

  树立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旗帜。“四个全面”是顺应人民群众热切期待的理论自觉。它立足于我国阶段性特征,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等提升到“全面”的高度,举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鲜亮思想旗帜,具有里程碑意义。 “四个全面”是因应中国发展问题导向的理论呼唤。它由现实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倒逼而出、呼唤而来,是为了回答和解决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实现中国梦这一重大现实问题而产生,体现了我们党勇于正视问题、回应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勇气与实践自觉。

  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实现一个什么样中国梦的重大问题。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四个全面”清晰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蓝图展现在人民面前:“两个一百年”总任务就是实现中国梦的目标与注脚。其中关键一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既要在惠及对象上实现全面覆盖,又要在建设内容上深刻体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根本指向在于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将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从理想变成愿景。一方面,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目标、方向、路径和保障:全面小康的社会建设目标、全面依法治国的治理秩序,都是现代化国家和社会的标志;全面深化改革是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动力,全面从严治党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化政党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它又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引领。

  作出了中国发展决定性阶段怎样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抉择。“四个全面”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涵盖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我们要围绕战略目标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从顶层设计构成要素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协调推进就是使战略举措服从和服务于战略目标,而不能偏离或者抵触战略目标。我们要抓住“四维”纲目有效拓展“四个全面”现实路径。“四个全面”勾绘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发展之维、动力之维、法治之维、组织之维,这四个维度抓住了实现中国梦的纲目,相辅相成、相互支撑、不可分割。我们相信,只要按照“四个全面”顶层设计的大棋局、科学运筹的大思路奋勇前行,我们就一定能够达成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作者系省委讲师团科研处处长)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湘舟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