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浏阳连续3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省、市前列。今年1—11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5亿元,增长12.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1亿元,增长13.9%;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49.9亿元,增长18.5%,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较快增长。
项目建设,县域经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转型创新发展的最给力突破。浏阳重点抓好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设施项目、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项目、具有较大综合效益的民生项目。今年铺排重点项目167个,目前完成投资237.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4.9%,预计年底可超额完成全年投资计划,达到305亿元。
距长沙主城区较远,地处湘赣边,这是浏阳面临的地域情况。因此,浏阳将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放在“交通融城”上,去年以来铺排和推进了12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共投资29.2亿元。如今,被誉为“湖南最美乡村公路”的荷文公路全线拉通,西北环线拉开主城骨架让浏阳城区“长大”了一倍,连通长沙主城区与浏阳的无费快速通道——金阳大道项目正在快速推进……大瑶镇则建成了全省首条高标准乡镇环线。
“‘十二五’期间是浏阳交通发展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人民受益最多的时期。”浏阳市交通局负责人说。
如果说,“对外大开放、对内大循环”的交通格局让原本“偏居一隅”的浏阳得以全面融入省会半小时经济圈,并迅速对接湘赣边,那么一批结构优化、转型创新的产业项目则是浏阳加速度的核心动力源。
浏阳将产业项目重点放在“龙头培育”上,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派驻常驻小分队,开展精准招商。今年引进和建设了欧智通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园、利美健康产业园等一批投资过50亿元的重大项目。长沙e中心引进的基伍通讯已启动手机整机生产,填补了湖南手机整机制造的空白;欧智通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并完成一期主体工程,预计明年6月建成投产;制造产业基地的普洛斯物流园成为长沙地区最佳的工业、物流基地之一;信质电机汽车零部件制造生产项目成为国内最大、最具竞争力的定子铁芯专业电机生产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浏阳培育壮大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制造、鞭炮烟花、健康食品、生态旅游、现代服务、文化创意等八大产业集群。
一个个民生项目彰显着群众身边可感可触的直观变化,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在金刚镇,有“湖南最美古村落”之称的桃树湾屋场焕然一新,古建筑、美风光、善文化相得益彰;在高坪镇,“浏阳河第二湾”与美丽屋场结合,南车湾景区令人神往;在浏阳经开区的捞刀河滨,一座总投资3.6亿元、占地超过百亩,与百年学府长郡中学合办的长郡·浏阳实验学校今秋已迎来了近千名学子……
“开展项目观摩,目的是要真正地掀起相互比、学、赶、超的干事氛围。”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曹立军要求浏阳各乡镇和部门的负责干部积极谋事、扎实干事、努力成事,不做评论员,争当实干家。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颜开云 林湘国 叶小玲
编辑:李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