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挖掘市场潜力 补齐金融短板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朱水平 编辑:胡芳 2015-12-27 09:40:20
时刻新闻
—分享—

  最近,省委《关于制定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金融服务业列为制约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块短板之一,并强调问题是导向,差距就是潜力,短板就是重点。结合参加省委组织部在香港金融管理学院举办的培训学习体会,我认为要补齐常德金融短板,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挖掘市场潜力,激活内生动力,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1、树立正确的时空观,明确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常德金融发展,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必妄自菲薄,要认识到常德金融所处的历史背景、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制定符合常德金融发展任务包、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书,实现客观条件与主观意愿、工作思路和工作效果的有机统一。在处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上,改进需求追随模式,采用共建领先模式,实施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先于经济主体对金融产品的需求,通过改善我市的资金总量状况和资金习惯来优化实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提升全社会资源的配置效力,助推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十三五”时期金融目标是:建立多样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体系,增强金融发展的竞争力、辐射力和带动力,逐步建成立足湘西北、辐射湘鄂边的泛湘西北区域金融中心。重点指标有:全市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达到200家,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000亿元,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20家,保险深度达到3%,金融生态良好,金融业增加值和税收年均增速超过20%。

  2、突出科学的重点观,形成推动发展的方法。重点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推动发展的基本方法。一是扩大融资规模。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既要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说好“普通话”,又要结合地方实际加强投放说好“常德话”,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创新金融产品,努力盘活信贷存量、优化信贷增量,扩大信贷总量,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信贷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深度对接。要拓宽融资渠道,利用股票、债券、基金等多种融资工具,用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短融中票、公司债券、银行间私募债、保险资金等融资工具,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二是完善金融体系。采取腾笼换鸟和筑巢引凤的方式,在北部新城尽快规划建设金融街区,建设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和投融资公司总部。坚持市场化和法制化原则,推进农村信用社逾期贷款清收、资产确权、资产置换和战略投资者引进工作,确保2016年前完成组建农商行工作。坚持“招财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原则,采取主动对接、跟踪服务、政策扶持等办法,大力引进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公司落户常德。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和互联网金融。三是支持企业上市挂牌。抓住融资结构快速调整和直接融资快速扩张的机遇,建立健全“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孕育、政策扶持”工作机制,创新“企业+科技+资本”的发展方式,深化“政府+券商+企业”的合作模式,推动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提升“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市值最大化”管理水平。在操作层面,要复制益丰大药房上市经验,加大重点拟上市后备资源的培育,督促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上市。对有意在香港上市的企业,既可以借鉴惠生国际经验通过实施反向并购、返程投资、股权并购和国际发售等完成资本运作走红筹IPO模式,又可以借鉴湖南有色经验通过重组改制、国内审批、境外审批、发行及上市工作走H股IPO模式。

  3、形成鲜明的特色观,激发持续发展的动力。一个地方金融能不能持续发展,关键看这个区域发展有没有特色。有特色就有生命力,有特色就有竞争力。一是积极争取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综合平衡“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关系,通过接天线、取名份、占先机,力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金融创新试点城市,重点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和农村金融改革综合试验,推广小微企业直接融资、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贷款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等金融产品。二是通过贸易、间接融资和直接投资三条桥梁利用好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平台。在国际贸易上,常德企业和海外贸易伙伴做生意时尽量选择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简化跨境贸易手续,规避汇率风险,锁定交易成本,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在间接融资上,针对香港市场融资成本低特点,借助商业银行离岸业务优势,采取内保外贷、外保内贷等方式实现境内外有效的联动和境内外资金的共享,提高资金清算效率,降低财务成本。在直接投资上,可以吸引港商用人民币来常进行直接投资。三是充分运用香港PPP成功经验。我市已推出包括污水净化、城市供气、垃圾处理、海绵城市建设等一批PPP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将认真吸收、消化、运用香港运作经验,通过设立SPV(特殊目的公司),吸引包括香港资金在内的各类资金,创新金融服务,同时优化投资回报和投资引导机制,建立政府与社会主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

  4、建立清晰的规则观,强化促进发展的保障。规则,是行政管理、市场运行所遵循的法则,具有制约性、确定性和安全性。一是出台规范文件。市政府准备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的若干意见》,作为今后全市金融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今后金融发展目标、发展导向和扶持政策,在全市上下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氛围。二是规范政府行为。政府对金融工作坚持“指导不包办、帮忙不添乱、服务不干预”的原则,充分尊重各金融机构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价值取向,让市场经济的价格、竞争、供需三大机制更顺畅有效地发挥作用。三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政府在诚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制定总体规划部署和实施方案,强化执法监督,把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落到实处,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防止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借鉴香港民间融资管理经验,研究制定促进民间融资规范发展办法,确定民间融资监管责任,明确准入门槛、业务品种、费用标准、借约形式、违规处罚等内容,推动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

  (作者系常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朱水平

编辑:胡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