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条叉车机器人焊接柔性生产线、全国吨位最大的焊接机器人、蝶眼激光扫描、与美国亚马逊公司同类产品相媲美的AGV机器人……参观长沙华恒的车间,一个个产品介绍听起来都如雷贯耳。
华恒为何每年都有重磅产品推出?总经理邹湘衡说,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开发产品。无论智能加工机器人、智能移动机器人,还是智能仓储物流装备,都离不开“工匠”和“创新”两个关键词。华外慧中,持之以恒,这家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无止境地辟疆拓土。
“你不着急,别人就抢走了”
12月25日,当最后一块部件从华恒的装备车间运往远大集团时,洪新东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作为远大空调焊接机器人项目的负责人,他的感受与其他同事有很大不同。
洪新东是一名85后,2010年毕业于长沙大学模具设计制造专业。2011年长沙华恒成立时,在华恒昆山总部上了2个月班的洪新东,被派往浏阳,开始新的职业生涯,与长沙华恒共同成长。
4年时间,这片厂房面貌日新月异、秩序井然、产品从生产线一件件销往各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用户满意,创造一流”,厂房墙上的巨大标语,让洪新东沉浸其中,耳濡目染,由一名工人逐渐成长为工程师。
去年,公司中标远大集团的焊接机器人项目后,领导决定让洪新东带领团队负责具体执行。
洪新东向记者回忆,这个项目是他做过所有项目中难度最大的一个。该项目最突出的特点是,远大中央空调的主筒体非常庞大,“2米宽、3米高、12米长,本身有38.5吨,加上其他工装总共40吨”。
此外还有两个棘手的问题:一是空调主筒体装夹焊接机器人部件的位置已经固定,给装夹设计带来限制;二是主筒体之外还有很多小配件,要求设计方案既能焊接大部件,也能焊接小部件,“能大能小”。
要对这样的庞然大物进行整体自动焊接,难度可想而知。
洪新东说,光是前期方案交流就用了将近半年,改换了三四个版本。另外,“产品大了,运行的平稳性、安全性全部都要重新考量,设计计算量非常大。”
洪新东顶住压力,带领3名团队成员加班加点,最终按计划顺利结项。项目执行中,他还“顺带”完成了一项名为“多轮组浮动平衡机构”的技术创新,目前正在申请专利。
让员工负责项目实施,是长沙华恒的“良苦用心”。总经理邹湘衡认为,“企业真正需要有创新和执着精神的团队,要持之以恒地培养人才”。通过项目激励制度,能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责任感。
“商场如战场,要像战士一样战斗,你不着急,别人就抢走了。”经过远大空调项目的“洗礼”,洪新东对“执着”与“创新”的理解更加深刻。
办公室设在车间里
12月24日下午采访期间,三湘都市报《创周刊》记者在华恒的工厂里,发现一个“不同寻常”之处:办公室不在办公大楼,而是直接设在车间里。
沿着这个“房中房”的楼梯走上去,是副总经理吴光华的办公室。
吴光华今年48岁,一身工装服。问及缘由,他笑着说“办公室放在车间里好做事”。吴光华最早在一家军工企业“搞技术”,来华恒之后也从事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
谈及长沙华恒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吴光华神采飞扬。他清晰地记得“蝶眼激光焊缝扫描装置”的研发经历。
一直以来,国际上焊接机器人多沿用示教型编程。吴光华解释,示教编程效率低,每一种产品都要人工来寻找焊缝,然后编程;如果换一种产品,程序就要重新编一次,“耗费十几个小时,甚至两三天,扫描还不一定准确”。
面对多品种、小批量的定制化订单,示教编程的劣势就完全凸显出来。通过激光扫描来自动寻找焊缝,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吴光华透露,“以前国外也有用激光扫描的,但是价格太高,国内则基本上没有人研制成功过。”
2013年底,长沙华恒向这一技术难题发起攻坚。公司3名技术骨干与昆山总部一名博士组成研究团队,历时半年,反复试验了几个版本,于2014年5月研发成功。
经过检测,新技术的效率是示教编程的10倍,“以前要花费十几小时编程的部件,只要半个小时,扫一圈就可以开始焊接了”。
目前,激光扫描编程已在华恒自有产品及东风特种汽车制造厂、河北新宏昌工程车制造公司的机器人上顺利实施应用,并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将这一技术运用成熟的企业。
近段时间,吴光华又忙碌起来了。公司技术部的几个人也住在厂里,吴光华与他们晚上加班加点做项目研发。他爱人、岳父岳母都在昆山,两个月前,岳母中风瘫痪,因为工作忙,吴光华“两个月没回去了,有点遗憾”。
“昨天做的事情,今天才能出成果”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其著作《创新者的窘境》中曾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很多国际大企业最后都走向衰亡?
克莱顿经过研究后发现,企业如果过于注重客户当下的需求,就会导致创新能力下降,从而无法开拓新市场,常常在不经意间与宝贵的机遇失之交臂。而更灵活、更具创业精神的企业,则能立足创新,把握产业增长的下一波浪潮。
在克莱顿看来,这一类型的创新属于“破坏性创新”。
采访期间,记者在邹湘衡的办公桌上发现了克莱顿这本书。
“不破不立,舍得破才能立,然后找到发力点,把企业发展落到实处。”谈到阅读感受时,邹湘衡说。他喜欢引用一句话:昨天做的事,今天才能出成果。
从事企业生产的人知道,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约占总成本的40%。由于产品需求不断变化,订单越来越小、变更越来越频繁,用户个性化和服务价值升高等特点,传统的仓储、物流方式已无法满足上述需求。
为此,华恒开发完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传感、控制、智能移动机器人(AGV、RGV)等智能仓储物流装备,通过光、电、磁等智能引导,将物料高效、快捷、准确地输送到指定位置。
“木牛流马”是AGV的升级版,技术水平可以和美国亚马逊公司的AGV相媲美。2013年开发了1.0版“木牛流马”,现在已升级到第三代,“编好指令后,可以在车间、仓库自由穿梭”。
智能化发展无边界、无止境
自成立以来,无论是自主开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还是产学研合作、企业间技术合作,长沙华恒的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创新的重要性。他们结合昆山工程技术中心的成功经验,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和科研组织的建设。科研经费的投入,由过去占销售收入不足5%,逐年增加到现在的将近6.5%。
在公司,30%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研发队伍里,硕士、博士占比也超过30%。
截至目前,长沙华恒共申请了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开发设计出国内首创的叶片焊接机器人自动化系统、布摸划线机器人系统、叉车自动化焊接生产线、蝶眼激光焊缝扫描装置、铝摸板机器人焊接自动化生产等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科研成果所有权益的新产品。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湖南省首台套重大装备、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湖南省移动互联网发展专项等省级以上科技项目的支持。
“我们公司与同行业比可以领先三到五年。”邹湘衡自豪地总结说。
但他同时强调,智能化发展无边界、无止境。
到德国西门子公司考察之后,邹湘衡的这一认识更加深刻。“最大的刺激和痛点是,参观了西门子的生产线,我发现在细节处理方面,中国与德国还差得很远,德国的智能化领先中国几十年。”
一种行业责任感、民族使命感,流露在话语间。
邹湘衡认为,国外工业机器人行业的高精专人才,国内是缺乏的。增强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国产化,必须要培养一批真正的几十年如一日工作的专业人才;还要对产品精益求精,把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真正融入到产品的生命里面去。
“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精心锤炼出来的。”他眼神坚定地说。
■文/记者 卢小伟 实习生 刘心 李玉婷 图/记者 唐俊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卢小伟 刘心 李玉婷 唐俊
编辑:李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