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记者今年第4次踏访湘潭竹埠港,发现又有新变化。
12月18日,在竹埠港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处理中心,昔日的金环颜料厂厂房已被彻底平整,划分为污染土壤堆放区、修复区、养护区等区域。修复区内,挖掘机把调试好的药剂,与受污染土壤搅拌,达到中和重金属的目的。每天可以搅拌300至500立方米的受污染土壤,目前已处理8200立方米土壤。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化工生产,导致大量废水、废渣对竹埠港地区的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曾经的经济发展“功臣”,演变为湘江边的一颗“生态炸弹”。2013年,竹埠港被列入省政府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的重点治理区域。
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2014年9月30日,竹埠港区域内28家企业全部关停,提前完成污染企业全面退出任务。数据显示,关停后,竹埠港地区全年共减少用电量约9600万千瓦时,减少废水排放约26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约2000多吨。
“计划用3至5年时间,把治理修复后的竹埠港打造成为滨江宜居生态新城。”岳塘区区委副书记、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唐杰说。
目前,28家关停企业中的大部分已实现异地重生。它们是否将污染带到了别处?
湘潭市环保局副局长廖勇的手机移动执法平台,可以对重点监控区域进行24小时监测。打开平台,可以看到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第四季度监督性监测结果:废水方面,监测期间设备运转正常,日处理水量7680立方米;废气方面,监测期间生产正常,平均工况负荷100%……
从竹埠港退出后,湘潭电化迁至湘潭锰矿,去年12月重新投产。
“新生产基地的环保投入近5000万元。”湘潭电化副总经理成曙光介绍,公司负责组织实施锰矿地区重金属污染废水治理工程项目,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占地约54亩,日处理能力达2万立方米,配套建设2个污水提升泵站和配套管网,可对湘潭电化生产废水及区域废水进行集中收集处理。
今年来,湘潭电化废水中的锰因子较2014年削减了23.2吨左右,削减率达91%。同时,新的废水处理系统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分流收集、处理,最大程度实现循环利用,现在月用水量比原来节省一半以上。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曹娴
编辑:刘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