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评论员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中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以创新把握机遇的历史。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攻坚之年。站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湖南以创新思维增强改革动力、增添改革活力,至关重要。
纵观全国,改革是出给各省的一道创新题。认识、适应、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各省政治体制改革要创新,形成强大合力;市场经济改革要创新,激发内生动力;社会治理改革要创新,增强社会活力;文化体制改革同样要创新,激发创造活力。面对繁重的改革任务,湖南有自身的优势,也有相对的劣势。唯有发挥首创精神、差别化探索,才能创造一批符合自身特点、带有湖南特色、叫得响又有影响力的创新举措。
立足全省,改革是出给各地的一道创新题。同是乡镇区划调整改革,为什么龙山、溆浦、新晃、邵阳就能多合并乡镇,成为自我加压、积极作为的表率?同样是面对新形势下错综复杂的基层社会矛盾,为什么长沙就能拿下拆违这个“烫手山芋”,成为依法文明的样板?仔细探寻这些改革探索背后的奥妙,无处不体现着创新的强烈冲动,蕴含着创新的无畏勇气,闪烁着创新的思想火花。
全面深化改革各领域相互交融、各环节紧密相扣。在这么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前,如果说“必改”、“真改”考验的是党员干部的“创新情商”,那么“善改”考验的就是“创新智商”。
当前,一些改革措施指向很明、初衷很好,但落到实处却有些走形变样。城镇建设,拍脑袋决策,少产业支撑,带来环境、就业等各方面矛盾;户籍改革,一些中小城市实行“零门槛”,却因为配套不够,主动申请落户的不多。这样的举措,就如同让人如鲠在喉的“蛋糕”,跟不上群众所需、所盼、所急的节拍。反过来,最终还会侵蚀改革的本意,降低改革的认同度。
改革,既是披荆斩棘、过河架桥的开拓之路,也是认识不断深化、举措不断成熟的智慧之路。“善改”,是感情,也是能力;是认识,也是方法。
将问题为导向,才能“善改”。要始终对最突出的困难和问题,抱有一种“不依不饶”的态度;要有集成创新意识,善于到群众中寻找创新的灵感火花;要对新生事物保持高度的敏感,善于寻找新技术、新手段与老问题的对接点。
以实干为根本,才能“善改”。10多年前,我省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领域还是一个“追赶者”,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开展适应国情、路情的持续创新,如今已成为全球的“引领者”。创新改革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有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这一切都须以“实干”为先,以“实干”为基。
让“骁将”被重用,才能“善改”。对当前身处改革一线的领导干部来说,“善改”是更高要求,也是工作机遇。事实上,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的重要讲话,还是我省关于改革的具体要求,所传递的信息中都有一个明确的信号:要力挺“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骁将。在这种机遇面前,一切抱着逃避、迟疑、观望态度的人,只有退场;而矢志改革、一展身手的干部,必将受到重用。
每一场伟大的变革,都意味着艰难的利益调整和路径创新。越是困难重重,越要加快推动;越是复杂险重,越要不断完善改革方案;越是时不我待,越要把善改革的“骁将”推向广阔天地去挑大梁。善始善终、善做善成,才能凝聚起强大的“改革气场”,才能不断创造新的改革奇迹,才能以改革的“一马当先”引领各项工作的“万马奔腾”,让7300多万三湘人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