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洞庭湖区成为麋鹿“安乐窝”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尚武 编辑:康晓乔 2016-01-09 09:37:11
时刻新闻
—分享—

  ●洞庭湖区麋鹿增至100头左右

  ●16头麋鹿将从江苏迁来“落户”

  麋鹿重返故土历程

  清康熙、乾隆年间

  到清康熙、乾隆年间,在北京的南苑内尚有200多头。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南苑里的麋鹿几乎被杀光。剩余的一部分被运往欧洲各地。麋鹿从此在中国消失近百年时间。

  20世纪早期

  英国人贝福特花重金把转运至欧洲各地的麋鹿,全都买下,集中养在他的庄园中繁育。

  1985年

  英国政府无偿向中国提供种群,首批22只麋鹿被放养到北京南海子麋鹿苑。

  1986年

  英国提供39只,在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养;1987年又提供18只。

  1994年

  中国政府在湖北省石首市天鹅洲成立第三个麋鹿保护区,从大丰迁来64只。

  2002年12月

  30头麋鹿从北京调运至河南省原阳县麋鹿散养场。

  湖南日报1月8日讯(记者 张尚武 通讯员 申福春)洞庭湖区成为麋鹿的“安乐窝”。自1998年发现至今,洞庭湖区麋鹿种群已壮大至100头左右。

  记者今天从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获悉,经国家林业局批准,16头麋鹿将从江苏大丰迁来“落户”洞庭湖。

  麋鹿俗称“四不像”,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鹿科,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据林业部门监测,如今栖息在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麋鹿,个体总数已达到100头左右。

  1998年大洪水后,东洞庭湖惊现麋鹿。省林业部门加强保护,湖区各地大力宣传。沅江市、岳阳县等地的老百姓由认识麋鹿,到自觉保护麋鹿,20多次救助误入深沟、池塘的麋鹿,使其免受伤害。

  原产于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的麋鹿,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洞庭湖生态保护,大力治污,退田还湖。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主任李立称,洞庭湖区的广袤洲滩,非常适合麋鹿“安营扎寨”。

  国家林业局日前批准,从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种16头麋鹿,将于今年3月3日放归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据了解,按2.2比1的雌雄比例,计划引种的16头麋鹿,其中5雄11雌。

  目前,国内有北京、江苏大丰、湖北石首、河南原阳4处麋鹿繁育基地,麋鹿总数量4000多头。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尚武

编辑:康晓乔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