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留给大家”
【两会闻】1月25日下午召开的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港澳委员座谈会上,十几名港澳委员争先恐后“抢话筒”发言。香港委员胡祖六就是其中的一员,可遗憾的是他一直没逮着机会。当会议进入到省委副书记孙金龙讲话环节,留意到这一情况的孙金龙说:“机会难得,把时间留给大家,让大家多说说。”并邀请胡祖六、谢吉人两位委员作了发言。“领导将时间让给委员,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湖南省委对委员参政议政的高度重视。”胡祖六说。随后,他结合自己参加达沃斯论坛的情况,就推动湖南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博得现场阵阵掌声。
【日报说】代表委员抢话筒,表明他们带着民声,有底气;“关键少数”让话筒,表明领导注重倾听民声,有胸怀。场面活跃,议论风生,建言具体、务实、深入,这样的会议定见成效。
如何“走出去”,“海派”委员来支招
【两会闻】每年省两会,台联、侨联、对外友好界别的政协委员总能吸引各界的目光,今年也不例外。长期活跃于对外交流战线的龙宇翔委员是搞文化传播的“大咖”。去年,他所在的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将湖南艺术家舒勇的作品《丝路金桥》推介到了米兰世博会。这次两会,他建议家乡多多利用国际平台传播湖南故事。生在长沙的常琪委员是阿联酋湖南商会会长,他建议必须改变“经济部门不懂侨务,侨务部门不懂经济”的状态,将境外商会纳入管理体系。手握“海归博士”名片的毛冰花委员则建议,要大力发挥侨界作用,对接“一带一路”发展,把我省制造业推广出去。
【日报说】“走出去”可是门“技术活”。“湘品”如何“出湘”?离不开代表委员的牵线搭桥,社团组织的携手行动。“出湘”后如何走远?湘企湘人的担当是支撑,实力是基石。
盲目扶贫会捆住老乡手脚
【两会闻】1月25日下午,在郴州代表团的分组讨论中,来自基层的周海燕代表抓住宝贵机会,替大山里的贫困百姓发声。周海燕说,随着扶贫的深入,眼下不少部门对贫困对象集中攻坚,项目到、人员到、资金到。有的帮扶单位甚至帮老乡买好鸡仔、猪仔,盖好饲养棚,将“饭”送至老乡嘴边。“但盲目帮扶恐怕会捆住老乡手脚”,周海燕认为,老乡期望脱贫,也期望着能根据自己的愿望,用自己的双手脱贫。
【日报说】扶贫开发,成败在于精准。周海燕代表说得贴切,其实就是希望“政府配餐”少一点,“百姓点餐”多一点。
建议和提案落地有回响
【两会闻】在委员驻地,记者发现,《万家忧乐总关情》一书很受政协委员欢迎。这是本什么书?原来是省财政厅编辑的2015年承办建议、提案的汇总。省财政厅全年共承办建议、提案640件,成为2015年省直单位中承办建议、提案数量最多的单位。并且,该厅办理建议、提案实现了5个“100%”:代表委员沟通率100%、重点建议提案见面率100%、现场办理件代表委员参与率100%、按时答复办结率100%、反馈意见满意率100%。
【日报说】建议和提案要真正发挥作用,增强其办理实效是重要一环。省财政厅用数字“说话”,用实绩“说话”,不负民意、民声,值得点赞。
值班室的临时“新闻发布会”
【两会闻】1月25日14时,代表驻地华雅华天大酒店的7楼值班室,当大多数人还在午休时,一名头发稍显花白的代表正奋笔疾书。他是来自湘阴县新泉镇的全国劳动模范、基层代表王建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上午省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觉得讲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当看到湖南日报、湖南广播电视台的几名记者也在值班室,他主动与记者聊了起来。王建民一直很关注“三农”,一聊起农业农村农民,“根本停不下来”。
【日报说】一腔热血、废寝忘食,这样的代表履职好尽责!不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得注意休息呀。
小徽章,大分量
【两会闻】两会报道节奏紧张,但细心的记者发现,代表、委员的资料袋中,除了一把雨伞,还有一枚小小的国徽。据了解,这是省两会第一次发放徽章,不少代表、委员会上会下都佩戴着这枚国徽。省人大代表、新宁县崀山管理局局长黄锡对记者说:“国徽戴在胸前,更加激发了我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日报说】相比自身的小小重量,这些徽章传递和激发出爱国热情、担当精神、责任意识,意义更为重大。方寸之间的改变,透出两会新创意。
扫一扫,手机成了“资料袋”
【两会闻】“只要扫一扫,便可查阅文献资料,把书籍装进手机,实在太方便了!”1月25日,省政协委员周志高在省文化厅和省图书馆设立在驻地宾馆的电子图书借阅机上,体验了一把扫码瘾。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台机器藏有3000余种畅销电子书刊,供代表委员“充电”。此外,省图书馆还选取十三五规划、供给侧改革、中国制造2025、农村电商等当前热点问题,汇编了两会专题文献,供代表委员履职参考。
【日报说】时间碎片化了,手机阅读、移动阅读蔚然成风。“数字化”的省两会,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效率提高了。
(湖南日报记者 欧阳金雨 何淼玲 冒蕞 沙兆华 张斌 乔伊蕾 周小雷整理报道)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王娉娉